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现实篇讲座--为什么欧洲最早进入近代社会(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一个工厂可能办得很好,另一个则有可能倒闭。过去只说生产

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实际上,生产关系的改善也能提高生产力。

欧洲向近代过渡的时候还是小作坊,还没有进行大机器生产。但是,欧洲却成功地向大

机器生产过渡了,整个过渡靠的是调整和理顺各种制度、各种关系,结果,却把欧洲向

近代推动了。另外,这种过渡是群众参与的,走的是自下而上的道路。过去讲欧洲的过

渡总是强调自上而下的过渡,就是讲王朝战争,讲市民阶级给了国王金钱,国王就把诸

侯消灭了,于是建成统一的国家,就是近代了。

现在,我们不这么讲,我们把市民阶级当作主要的社会改革动力,因为,自上而下

的道路只会产生新君主制,这是后来走向专制君主的前身。还有一条道路是自下而上

的、由人民推动的道路,这是近代政治的主要基础。欧洲向近代社会过渡,是自上而下

的道路和自下而上的道路两股力量推动而成的,不能只讲一条,而忽略了市民阶级、农 民阶级的改革和革命。自下而上的改革才是真正的力量,它比王朝战争更重要,它是政 治上推动欧洲向近代过渡的主要途径。

如果比较一下中古制度和近代制度,就会非常清楚什么是过渡了。中世纪制度的

特点是领主附庸制、农奴制度、骑士制度、庄园制度、信仰时代、宗教社会、分散主义、部 落习惯、自然经济。但是到了近代,就出现了很多个不一样。第一个不一样就是建立了 政府和人民的关系,国家和臣民的关系,国家是主权国家,国王上面没有教皇,没有联 合体。在过去,教皇就是一个联合体,可以随意分享一个非主权国家的财富和政权。主 权国的另一个含义是在它之下没有可以与中央政府抗衡的地方势力,不管是来自诸 侯,还是来自教会,这就叫主权国家,而且还是文化上有凝聚力的民族国家。对民族国 家的含义有很多种理解,但都认为民族国家并不是指以一个民族为主的国家,而是指 能把各个不同的民族都团结在一个国家里面的国家。从经济上看,近代社会实行的是 交换经济,不是中世纪的自然经济。此外,宗教改革运动以后,政治和宗教就分开了,不 再是政教合一。

图2中世纪欧洲社会等级示意图

上图形象地描绘出了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等级。图上有一棵大树,可以隐隐约约地

看到树根是些农民,他们都已经化成了肥料,被那棵树上的其他部分吸吮着营养。树根 之上的人是些市民,市民的地位不是很高,他们过着贫穷的日子,但是要比农奴好得 多。这就是普通人的阶层,英文叫Com

mmon Man,在城市是指有工作的人,在农村是指

有地的自耕农。在这上面的是骑士阶层,骑士高高在上,靠打仗过日子。在它上面就是 国王、贵族阶层。最上面的那些人是些僧侣阶层。从这样的一个中世纪的社会结构来 看,农民被压迫在最底层,市民的日子也不好过,但是这里有个区别,农民是躺着的,市 民是坐着的。市民之上的那些人是站着的。最上面的僧侣是躺在沙发上的。中世纪欧 洲的等级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要比中国更加明显。中国当然也很明显,不同层次 的人用什么车,穿什么服饰都不一样,但是,中国还是一个自由民为主的国家,没有欧 洲这样严酷的社会等级观念。

欧洲向近代的过渡,有三个150年。第一个阶段,从1350到150 00年,是危机和驯服危 机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从150

00到1650年,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内容是摧毁封建主义, 建立近代体制。“早期革命”这一说法,马克思、恩格斯都提过,但是我们国家对此重视 不够,总是认为它是初级的、不重要的革命。实际上,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非常重要,它改 变了一个社会制度,建立了近代政治。马克思、恩格斯说16世纪欧洲就是资产阶级社 会、近代社会。中国的历史书则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开端,比马克思 说的要晚,那是17世纪中叶的事情。现在,更有些人在说18世纪甚至是19世纪初才是 资本主义近代社会。为什么我们要强调16世纪就已经是近代社会?因为,经过早期资产 阶级革命,实际上已经变换了体制,政治上不再是封建国家,已经变成主权国家。文化 上文艺复兴新文化取代了经院哲学,不再是神学的一统天下。宗教上是政教分离的新 教教派,不再是政教合一或者宗教构成对政府反动的局面。道德上是崇尚文明,讲道 德,讲伦理;经济上是资本主义经济。艺术上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强调形象,强调色 彩。所以,我们说,真正的制度转变是在第二个阶段,就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完成 的,早期革命非常重要,不容忽视。

第三个阶段,从1650到180

00年,实际上是民权与专制的斗争,完成了在政治制度上

的近代转型。君主专制制度被废除了,宪法的作用增加了,资本主义制度真正确立了, 所以,欧洲真正实现了过渡。英国革命、法国革命实际上都是近代革命,内容是要民权、 反专制,这种斗争一直延续到19世纪。

总而言之,欧洲最早向近代过渡的原因有四:第一个原因,欧洲是世界上过渡阻力

最小的地区。第二个原因,有个成熟的市民阶级。第三个原因,过渡时期策略比较灵活。 第四个原因,根据社会需要分阶段地来进行过渡,过渡的进程比较符合民意。

那么,欧洲为什么过渡阻力最小?第一个情况,是它出现了一种结构危机,表明中 古制度已经走到尽头。就像把一个破产的工厂关闭,很少有人会反对一样,因为工厂本

来就破产了,当时欧洲各国的贵族、骑士,包括农民、市民都很不舒服,把中古制度取 消,较少有人试图执意反对。这样过渡的阻力就小,为社会改革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第二个情况,在第一个阶段即危机和驯服危机的时期,出现过一个为驯服危机而

结成的统一战线。因为黑死病以后,整个社会乱了套,所以市民阶级提出要拯救社会, 提出市民和王权结盟。实际上,结盟说只是说明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事实上,市民阶级 不仅和王权结盟,还和农民结盟,还和其他的下层民众结盟。这样,就形成了一条为振 兴欧洲、为驯服危机而建立起来的统一战线。这个阵营的形成当然获得了民心,减少了 过渡的阻力。

第三个情况,是过渡直接带来经济效益。欧洲人和世界各地的人都一样,看重新的 一套制度能不能带来现实的效益。欧洲向近代社会过渡有个资金不足、生产落后的问 题,但是1450到15 550年这10

00年的发展却是极快的,种子和产量之比是1:7、1:8,工厂恢

复了,还搞了原工业化。原工业化就是城里的一些人到乡村去搞乡镇企业,搞劳务承 包,一下子商品经济、市场经济都活跃起来了,那就把经济搞活了。1450到15 550年10 00年

间欧洲发展很快,到十七八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资产阶级已经很强大了。因为经过早 期革命以后建立起来的新体制,是一种远比军事封建主义要来得先进的生产方式。产 权明确,投资积极,劳动者有生产积极性,再加上市场经济,商品生产,国际贸易,规模 经济,当然解决了过渡的资源问题,这才使欧洲的进一步过渡成为可能。

资源的问题在这里是指综合国力。更为重要的是,不在于看多寡强弱,还要看资源 是掌握在谁的手里。中国这么强大,连德国人弗兰克都说中国的经济是世界上最先进 的,为什么不能过渡呢?实际上有个资源分配问题,资源假如是掌握在市民手里,它能 用来发展新经济、新文化;资源掌握在慈禧太后手里,她就用来建颐和园。所以,我们不 但要看资源的绝对发展,还要看资源是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还是用来作为巩固 旧有体制的基础。所以,从理论上说,我们不能只看生产出多少东西,更要看这个东西 是在给谁用。如果资源掌握在旧阶层那里,那么,就会用来巩固自己的旧制度,那样的 话,将使过渡变得很困难。

阻力较小的过渡是符合民意的。资产阶级和市民阶级是有区别的。当时的市民阶 级还是可以代表民意的。马克思、恩格斯都说市民阶级代表民意,民意掌握在他们手 里。为什么?举一些日常的例子就可以说明。比如说有个乡镇企业家,他看到自己家乡 非常穷,他说我们来办企业,老百姓很同意,因为办厂可以使大家富裕,过上好日子。那 个时候,他是能代表民意的。等到后来他的企业变成了企业集团,他变成了资本家,这 时,就有可能和企业里的职工产生对立。欧洲过渡时期的情况很特殊。因为那个时候资

本主义还没有真正兴起,处在一个必须和底层人民合作的时期,所以市民阶层在一定 的时期可以代表他们的意愿。那时,贵族也已经衰落了,也会听市民们的一些意见。所 以,那些新的市民精英、人文主义者,他们在各地都能搞统战。他们可以对贵族说,你有 那么多钱,放在家里有什么用,拿来投资吧,我保证给你们更多的回报。那么,贵族说, 好啊。他们对农民说,办企业吧,我们在你村上办厂,帮我们干吧,农民说,好啊。然后他 说,现在欧洲太落后了,我们想改造欧洲。知识分子说,好啊。结果他们到处受欢迎。 这种情况导致阻力比较小。还有一个情况,市民阶级手中有钱,是带着资本去改造欧洲 的。这个情况也使得过渡比较容易。再有一个情况,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封建主义的 生产方式终究都是剥削阶级的生产方式,两者之间有相同之处,所以也比较容易过渡。

为什么欧洲的市民能担当起领导职责?因为欧洲的市民阶级是有独特性的。首先, 欧洲的市民知识分子有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也就是后来法国大革命时候提出的自

由、民主、平等、博爱的观念。这些观念产生于市民们的独立性上。市民文化是一个与市 场、与民间文化很接近的文化,但是人文主义者所倡导的又不完全是大众文化。他们是 一种市民文化。这种情况比较特殊,首先他们独立于封建政府,不像中世纪中国的知识 分子通过科举当官,和朝廷的关系很密切。欧洲的知识分子直接来自民间,受市场经济 和民间文化的影响。这些人为地方服务,不注重语法,只注重语言,然后收实效。这使得 他们和民间文化息息相关。所以,文艺复兴运动实际上就是把民间文化拿去改造精英 文化的一种做法。在英国有一个大文学家、大学者,研究大众文化的名人叫彼得·伯克, 写过一本书叫《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这是一本经典名著。书中提出一个观点,认为上 层文化能进入下层文化,下层文化进入不了精英文化。意思就是,上层的文化可以影响 到下层文化,下层文化影响不了上层文化。但是,这个理论与欧洲过渡的实际情况有些 出入。因为,在上层文化出现总体崩溃的时候,下层文化、民间文化是能进入上层文化, 并进而改造上层文化,或者本身成为上层文化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分子写了很多书,最著名的书叫《君主论》。但《君主论》不只 一本。马基雅弗利、伊拉斯谟都写过《君主论》,书中教君主怎么当明君。他们也写过怎 么当大臣的书,如有一本书叫做《廷臣论》。也写过应当怎么当妻子,怎么当骑士,怎么 当仆人,怎么当医生的书。在这些著作里面,反映出市民的观念,即如何用市民文化去 影响社会,改变文化的各个方面。

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例如意大利文艺复兴鼎盛时期拉斐尔的画,都是大红大绿的, 颜色用得非常艳丽。这样用色是深受民间文化影响的,不像中世纪的贵族文化。中世纪 文化强调禁欲,强调建造拉丁十字形教堂,绝对单调无味。民间文化与之相反,大红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现实篇讲座--为什么欧洲最早进入近代社会(4)在线全文阅读。

现实篇讲座--为什么欧洲最早进入近代社会(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575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