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支撑工程:高度≥5m,跨度≥10m,施工总荷载 10kN/m2,集中线荷载 15 kN/m. 高度 大于支撑水平投影跨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 钢结构安装满堂支撑体系。
(3)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及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 的起重吊装工程。
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及起重机械自身的安、拆。
(4)脚手架:高度≥24m 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其他:附着式、分片提升、悬
挑式、吊篮、自制卸料及移动操作平台。 (5)拆除、爆破工程。
(6)其他:幕墙、钢结构、网架、索膜、人工挖孔桩、暗挖、顶管、水下、预应力、四新 及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工程。
8. 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总包(或专业分包商)施工前编制。审核: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 审核,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报监理单位,由项目总监审核签字。 9. 专家论证:更危险。由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1)≥5m 的基坑(槽)的开挖、支护和降水。(或不超过 5m 但地质条件及环境复杂) (2)工具式模板工程、滑、爬、飞模。 模板支撑工程:高度≥8m,跨度≥18m,施工总荷载 15kN/m2,集中线荷载 20 kN/m. 高 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跨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 钢结构安
装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
(3)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及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 的起重吊装工程。 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起重量≥300kN),内爬起重设备的拆除(高度≥200m) 。
(4)脚手架:高度≥50m 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其他:附着式及分片提升(≥150m)、悬挑式(≥20m) 。
(5)爆破拆除、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影响安全、文物保护及历史建筑控制范围内。 (6)其他:幕墙(≥50m)、钢结构(≥36m)、网架及索膜(≥60m)、人工挖孔桩(≥16m)暗挖、顶 、管、水下、四新及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工程。
10. 专家论证会人员:专家组成员、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含 企业和项目)、勘察设计单位。
专家组成员:≥5 人(不含本项目参建各方)。 专家论证的内容:方案、技术书和验算依据、施工条件。 专家组提交论证报告,并签字,作为指导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11. 施工平面图
(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图内容:已建、拟建建筑物、构筑物;堆场、制作、加 工场地、用房;临时道路;临时水电;起重机(塔吊);轴线及定位标志. (2) 施工平面布置要求
· 水泥、砂石堆料场尽量靠近搅拌站布置;
· 模板和钢筋加工区要布置在塔吊的起吊范围之内,减少运输距离; · 生活行政办公区要远离塔吊服务区;
· 塔吊布置不要出现“死角”,同时要尽量覆盖料场; · 乙炔和油料库房要远离锅炉房(≥25m);
· 施工道路布置:应满足运输要求;应满足消防要求;环行路,否则路端设置倒车场
27
2012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二级)
地;尽量利用已有道路或永久性道路;避开拟建工程和地下管道; · 消防通道宽度≥4m;
· 房建:消火栓间距≤120m(装饰装修≤50m),距离拟建房屋 5~25m,距离路边≤2m。 (3)塔吊 布置方式:沿建筑物长向布置,有单侧布置、双侧布置、跨内布置。 起吊高度的确定:
H=H1+H2+H3+H4
H-塔吊所需最小的起吊高度 H1-建筑物总高度 H2-建筑物顶层人员安全所需高度 H3-构件高度 H4-吊索高度
布置塔吊时考虑:(1)塔吊与拟建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以便搭设拟建建筑物外墙防 护安全网。(2)高空有高压线通过时,高压线必须高出塔吊,并留有安全距离。否则, 高压线要搬迁或重新选择塔吊布置位置,或采取安全措施,如搭设隔离防护竹、木排架。 (4)施工平面图设计步骤:
确定起重机的位置→确定仓库、堆场、加工场地的位置→布置运输道路→布置临时房屋 →布置水电管线→计算技术经济指标。
Page 111 案例 2A320016-1,方案比较和优先 (费用角度)。
试题(2009 建筑实务 II-26) 针对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案,施工企业
需进行论证审查的有( ) 。A. 高度超过 8m B. 跨度超过 18m C. 施工总荷载大于 10kN/m2 D. 集中线荷载大于 12kN/m E. 均布面荷载大于 8 kN/m2
答案 (ABC)
试题(2011 建筑实务 II-25)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通常按( )划分阶段进行检查。 A.地基基础 B.主体结构 C.二次结构 D.装饰装修 E.竣工交付
答案 (ABD)
试题(2011 建筑实务 II-26) 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
[2009]87 号),不得作为专家论 证会专家组成员的有( 。)A.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B.总监理工程师 C.项目设计技术负责人 D.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E.与项目无关的某大学相关专业教授
答案 (ABCD)
试题(2011 建筑实务 II-27)
影响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因素有( 。)A. 不同施工阶段 B.周边环境变化 C.行业协会文件 D.建设单位指令 E.当地政府部门要求
28
答案 (BE)
2A320020 施工进度控制
重点内容:
· 流水施工参数计算
· 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 · 关键线路的判断
基本知识:
1.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步骤:
划分施工过程→计算工程量→确定劳动量和机械台班数量→确定各施工过程的持续时 间→编制施工进度初始方案→检查和调整施工方案
施工进度计划的表达形式:横道图和网络图
2. 流水施工
参数:工艺参数:施工过程数 N 空间参数:施工段 M
时间参数:流水节拍 t,流水步距 K,工期 Tp(计算工期、流水工期) 流水施工类型:等节奏、异节奏、无节奏 工期=流水步距之和+最后一个施工过程的持续时间
T=∑K+Tn
(1)等节奏 (全等节拍流水、等节拍专业流水、固定节拍流水)
T=(M+N-1)t-C+Z+G
某等节奏流水作业图
8 10 12 2 1 3
2
进度(d)
4 1 6 14 16 18 A 4 3
20 22
24 26 28
30 32
B 2 1 4 3 3
C 2 1 2 4 4 2 3 4
D E 1
技术间隙 搭接时间 T=(4+5-1)×4+4- 4=32 在没有技术间隙和插入时间的情况下,流水步距与流水节拍相等。 T=(M+N-1)t (2)异节奏(流水步距相等,流水节拍不等) 特例:成倍节拍流水(异节拍专业流水) 确定施工队数目
29
2012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二级)
(3)无节奏(分别流水施工法) 确定流水步距:
· 累加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 · 相邻施工过程错位相减
· 取差数最大者为该两个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
试题(1998 造-计量 41)
流水节拍是指一个施工队( ) 。A. 整个工作的持续时间 B. 在一个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 C. 最短的持续时间 D. 规定的持续时间
答案 (B)
试题(2000 造-计量 42)
以下关于“流水节拍”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专业队的作业时间 B. 一个施工段的持续时间 C. 一个专业队在某施工段上的作业时间 D. 一个专业队的流水时间
答案 (C)
试题(2004 造-计量 39)
对确定流水步距没有影响的是( ) 。
A. 技术间隙 B. 组织间隙 C. 流水节拍 D. 施工过程数
答案 (D)
试题(2004 造-计量 40)
某分部工程有甲、乙、丙三个施工过程,分 4 段施工,甲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是 3 周、 5 周、2 周、4 周,乙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是 4 周、3 周、3 周、3 周,丙施工过程的流 水节拍是 5 周、2 周、4 周、2 周,为了实现连续施工,乙、丙两施工过程间的流水步距应 是( ) 。A. 3 周 B. 4 周 C. 5 周 D. 6 周
答案 (B)
试题(2004 造-计量 39)
某项工程的流水节拍见下表,其计算工期是( ) 。 施工过程 甲 乙 丙 丁
流水节拍 施工段 一 3 2 4 5 施工段 二 3 2 4 2 C. 25d
D. 18d
施工段 三 3 2 4 4 A. 20d B.23d
答案 (B)
30
试题(2002 造-计量 44)
某工程分四段,按甲、乙、丙、丁 4 个施工过程进行施工,有关施工参数见下表所列, 则该工程施工的总工期是( ) 。
施工过程 一 甲 乙 丙 丁
流水节拍 二 3 2 4 3 C. 24d
三 4 3 2 2 D. 48d
四 4 4 4 2 2 3 2 4 B.23d
A. 18d
答案 (B)
试题(2004 造-计量 40)
某项目组成甲、乙、丙、丁共 4 各专业队在 5 个段上进行无节奏流水施工,各队的流水 节拍分别是:甲队为 3、5、3、2、2 周,乙队为 2、3、1、4、5 周,丙队为 4、1、3、2、5 周,丁队为 5、3、4、2、1 周,该项目总工期为( )周。
A. 31
B. 30
C. 26
D. 24
答案 (A)
3. 网络计划
逻辑关系、工艺关系(不能违背-先)、组织关系(可以优化-后) 时间参数计算:时间参数
? 最早开始时间ES 最早完成时间EF ? 最迟开始时间LS 最迟完成时间LF
? 计划工期 T
? 总时差TF 自由时差FF
不影响总工期
不影响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建设部规程规定 ES 国际标准 ES
LS LF TF FF EF LF TF FF EF
LS
3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历年二建建筑工程实务真题解析(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