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2005 房建实务 I-21) 为防止钢筋混凝土梁的斜截面破坏,可
采取的措施有 ( 。)
A. 限制最小截面尺寸 B. 配置弯起钢筋 C. 配置箍筋
D. 增大主筋截面 E. 做成双筋梁
答案
( ABC )
试题(2011 建筑实务 II-1)
影响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破坏形式的因素中,影响相对较大的因素是( 。)A.截面尺寸 B.混凝土强度等级 C.配箍率 D.弯起钢筋含量
答案 (C)
试题(2006 房建实务 II-6)
钢筋混凝土雨蓬板,其受力主筋配置于板的( ) A.两侧 B.中间 C.下边 D.上边
答案 ( D )
试题(2010 建筑实务 II-2)
在钢筋混凝土梁中,箍筋的主要作用是( )。 A.承受由于弯矩作用而产生的拉力 B.承受由于弯矩作用而产生的压力 C.承受剪力 D.承受因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产生的压力 答
案 ( C )
4. 砌体结构构造要求
(1) 砌体结构特点:就地取材、较好的耐久性及耐火性、隔热和节能性能好、方便
简单、具有承重与围护功能。
(2) 影响砖砌体抗压强度的因素:砖的强度等级、砂浆的强度等级及厚度、砌筑质
量(饱满度、砖的含水率、技术水平)等。
(3) 房屋的结构静力计算方案:刚性、刚弹性、弹性。 高厚比(高度/厚度)的影响
因素:砂浆强度、构件类型、砌体种类、是否自承 重、支承约束条件、截面形式、墙体开洞情况等。
(4) 对于跨度>6m 的屋架和跨度>4.8m 的梁,其支撑面下为砖砌体时,应设置混凝
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
(5) 砌体结构的主要构造措施:伸缩缝、沉降缝和圈梁。
· 伸缩缝:设在温度变化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产生裂缝的地方。伸
缩缝两侧宜设承重墙体,基础可不断开。
· 沉降缝:基础须分开。
· 圈梁:抵抗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拉应力,增强整体性。宜连续设在同一水
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
(6)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
· 构造柱最小截面:240mm×180mm。 · 构造柱须与圈梁连接。
· 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
7
2012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二级)
(7) 小砌块房屋的构造柱最小截面:190mm×190mm。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
牙槎。相邻的孔洞,6 度时宜填实或采用加强拉结筋构造;7 度时应填实;8、9 度时应填实并插筋,水平通长设拉结钢筋网片。
(8) 抗震设防的基本思想和原则,三个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抗震设计根据功能的重要性分为四个类别:甲、乙、丙、丁。
试题(2006 房建实务 II-11)
某刚性方案砌体结构房屋。柱截面为 360mm×480mm,柱的计算高度为 3.6m,则其高 厚比为( 。)
A. 9
B. 10 C. 11 D. 12
答案 ( B )
试题(2004 房建实务 I-2)
有一墙体为刚性方案,墙高 H=2.4m, 墙的截面为 800mm×400mm,则该墙体的高厚 比为( 。)
A. 3
B. 8
C. 6
D. 4.5
答案 ( C )
试题(2004 房建实务 I-21)
砌体结构中影响墙、柱高厚比计算的因素有( 。)A. 墙、柱计算高度 B. 承重墙与非承重墙 C. 砂浆强度等级 D. 有、无门、窗、洞口 E. 砌块强度等级
答案
( ABCD )
试题(2010 建筑实务 II-6)
砌体结构墙、柱高厚比验算,是为了保证墙,柱满足( A.受压承载力 B.受剪承载力 C.局部受压承载力
)要求。 D.稳定性
答案
( D )
5. 民用建筑构造要求
(1) 住宅:低层(1~3)、多层(4~6)、中高层(7~9),高层(≥10) 民用建
筑:单层和多层(≤24m)、高层(>24m)、超高层(>100m)
(2) 建筑高度 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室外地面
至最高点。
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室外地面至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平屋顶);室外地 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坡屋顶)。
(3) 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底面高度≥2.0m。
(4) 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 (5) 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 300mm,高度不宜大于 150mm,并不宜
小于 100mm。
(6) 梯段的踏步 3~18 级。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 15m 时,宜设休息平台。 (7) 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 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 2.2m。
8
(8) 临空高度<24m 时,栏杆高度≥1.05m;临空高度≥24m 时,栏杆高度≥1.10m。 (9) 各类屋面均应采用不燃烧体材料。屋面排水优先采用外排水;高层建筑、多跨
及集水面积较大的屋面因采用内排水。
(10) 与水平面夹角<75°的屋面玻璃,须使用安全玻璃。当屋面玻璃最到店离地面>5m
时,室内一侧须使用夹层玻璃;两边支承的屋面玻璃,应支撑在玻璃的长边。
(11) 砌体墙应在室外地面以上,室内地面垫层处设置连续的水平防潮层;室内相邻
地面有高差时,高差处应加设垂直防潮层。
试题(2010 建筑实务 II-3)
某住宅建筑,地上层数为八层,建筑高度为 24.300m,该住宅属( ) 。A.低层住宅 B.多层住宅 C.中高层住宅 D.高层住宅
答案 ( C )
试题(2010 建筑实务 II-4)
某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房层,室外地面标高为-0.300m,屋面面层标高为 18.00m,女 儿墙顶点标高为 19.100m,突出屋面的水箱间顶面为该建筑的最高点,其标高为 21.300m, 该房屋的建筑高度是( )m。
A.18.300 B.19.100 C.19.400 D.21.600
答案 ( D )
试题(2005 房建实务 I-6)
楼梯平台处的净空高度最低不应小于(
A. 1.8
B. 2.0
C. 2.2
)m。 D. 2.5
答案 ( B )
试题(2006 房建实务 I-8)
依据规范规定,一般民用建筑楼梯的梯段净高不宜小于(
A. 1.8
B. 2.2
C. 2.4
D. 2.8
)m。
答案 ( B )
试题(2007 建筑实务 II-27)
室内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
A.150
B.200
C.250
)m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 150mm。
D.300
答案 (D )
试题(2010 建筑实务 II-21)
装饰装修细部工程中的护栏和扶手制作和安装中,护栏高度,栏杆间距,安装位置必须 符合规范要求,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幼儿园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 0.11m B.中小学室外楼梯及水平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小于 1.10m C.多层住宅室内楼梯扶手高度不应小于 0.80m D.当护栏一侧距楼地面高度为 10m 及上时,护栏玻璃应使用钢化玻璃 E.幼儿园阳台的护栏净高不应小于 1.20m
答案 (ABE)
9
2012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二级)
6. 建筑物理环境技术要求
(1) 光环境
公共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外窗总面积的 30%; 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屋顶总面积的 20%。
· 热辐射光源(白炽灯、卤钨灯)缺点:散热量大、发光效率低、寿命短。 · 气体放电光源 缺点:频闪、镇流噪声、开关次数频繁影响灯的寿命。 光源的选择:
· 开关频繁、瞬时启动、连续调光:白炽灯、卤钨灯 · 高大空间场所:高光强气体放电灯 · 应急照明:瞬时启动的光源 (2) 声环境 音频范围:20~20000Hz。低频(<300Hz)、中频(500~1000Hz)、高频
(≥2000Hz)建筑材料吸声种类: 。
· 多孔吸声材料:中高频
· 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共振频率附近 · 薄膜吸声结构: 共振频率中低频 · 薄板吸声结构:共振频率低频
· 帘幕:多孔材料吸声特性 噪声控制:采用不连续的结构形式,结构连接处加设弹性阻尼垫层;布置墙吸 声材料。
试题(2006 装饰实务 I-16)可降低噪声,用于有消声要求的建筑平吊顶饰面板材 :
是( )五类。
A. 铝塑复合板 B. 雕花玻璃板 C. 三聚氰胺装饰板 D. 铝合金穿孔板
答案 ( D )
试题(2006 装饰实务 I-13)室内装修中固定在框架上的胶合板,连同板后的封闭空气层构 :
成振动系统,可作为 ( )吸声结构。
A. 高频 B. 中高频 C. 中频 D. 低频
答案 ( D )
(3) 热工环
境
· 体型系数: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 · 平面形式为圆形时体型系数最小。耗热量与体形系数成正比。 · 严寒、寒冷地区的公共建筑的体型系数应≤0.40
· 围护结构的热阻与其厚度成正比,与围护结构的材料的导热吸声成反比。 · 间隙空调的房间宜采用内保温;连续空调的房间宜采用外保温。旧房改造, 外保温的效果最好。
(4) 围护结构和地面的保温设计:
· 控制窗墙比(公共建筑≤0.70)
· 提高窗框的保温性能,采用塑料构件或断桥处理;
10
· 采用双层或中空玻璃; · 热桥部位保温。
(5) 地面对人体舒适及健康影响最大的是:导热系数、比热系数和重度。 (6) 防结露:地板架空、通风、导热系数小的材料。 隔热:外表面浅
色、遮阳及绿化、设通风间层,内设铝箔隔热层。
试题(2011 建筑实务 II-2) 建筑物高度相同、面积相等时,耗热量比值最小
的平面形式是( 。)A.正方形 B.长方形 C.圆形 D.I 型
答案 ( C )
1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历年二建建筑工程实务真题解析(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