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施工现场夜间临时照明电线及灯具,高度应不低于2.5m。易燃、易爆场所应使用防爆灯具。室内照明灯具不应低于2.5m,低于2.5m采用安全电压。 (12)固定闸箱的下底距地应在1.3m~1.5m之间,流动闸箱不得直接放在地面上,应有牢固支架竖直架设,箱底距地面在O.6m~1.5m之间。电闸箱周围及下部不能有杂物,周围空间可供2人同时工作,与被控制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大于3m。
(13)在建工程及脚手架与外电线路要保持最小安全距离,1kV以下为4m,1~10kV为6m,达不到最小距离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并悬挂标志牌和警示灯。 (14)照明开关、灯口及插座等正确接入火线及零线。 2)、气焊工施工技术操作规程
(1)施焊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
(2)必须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施焊时,应经有关部门检试许可后,方可进行。
(3)氧气瓶、乙炔瓶内的氧气不准用尽,应保留O.1Mpa以上的余压,以防其它气体倒流瓶内。
(4)氧气瓶、氧气表及焊割工具上,严禁沾染油脂。氧气瓶、乙炔瓶不应受到创击,运输时要用专用小车直立运输。
(5)冬季使用氧气瓶如遇瓶阀或减压器冻结现象,可用蒸气或热水解冻,若乙炔瓶冻结应用40摄氏度以下的温水解冻,不准用热水浇烫。两种气瓶均禁止用明火烘烤。
(6)夏季露天作业时应防止曝晒。
(7)乙炔瓶不得放臵在电线的正下方,与氧气瓶不得同放一处,应距离5m以上,距易燃易爆物品和明火的距离,不得少于10m。检验是否漏气,要用肥皂水,严禁用明火。
(8)点火时焊枪口不准对人,正在燃烧的焊枪不得放在工件或地在上。 (9)不得手持连接胶管的焊枪爬梯、登高。
(10)严禁在带压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带电设备应先切断电源。
(11)在贮存过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时,应先清除干净,并将所有的孔、口打开。
31
(12)乙炔瓶不应可靠绝缘应可靠接地,防止产生静电发生危险。
(13)工作完毕,应将氧气瓶、乙炔瓶气阀关好,拧上安全罩,检查操作场地,确认无着火危险,方准离开。 3)、电焊工施工技术操作规程
(1)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被焊设备的保护接地(接零)必须暂时拆除,其电源的装拆应由电工进行。
(2)电焊机要设单独的封闭电源开关,开关应放在防雨的闸箱内,拉合时应带手套侧向操作。
(3)焊钳的绝缘要良好,与电缆要连接牢固,电缆线要符合安全要求良好无破损,若有接头要连接可靠,接头表面要有良好的绝缘,一次线不能超过2m。更换焊条应戴手套。在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
(4)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先切断电源,再行施焊。
(5)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必须清除干净,并将所有孔口打开。
(6)在密闭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应有人监护。严禁向容器内输入氧气。
(7)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更不得用钢丝绳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所用地线接头,必须连接牢固。
(8)施焊时应戴面罩,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9)雷雨时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
(10)施焊场地周围10m内不准存放易燃易爆物及其它危险物品。
(11)必须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施焊时,应经有关部门检试许可后,方可施焊。
(12)工作结束,应切断焊机电源,并检查操作地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五)、施工人员(工人)素质要求
1、为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除依靠自有队伍控制重点关键部位以外,选用与我方多年合作,技术成熟管理严格的民工队伍作为土建施工的主要劳动力。
32
2、专业分包队伍必须有国家认证的相应资质,特殊工种上岗必须有上岗证。 3、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入场质量、安全教育,使操作人员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服从项目经理部的统一指挥,协同施工。
4、操作人员上岗必须进行技术交底,施工工长应写出书面材料,操作人员进行签字,方可施工。
5、工艺操作执行样板领路制度,每道工序必须做出样板经业主监理确认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六)、保证劳动力供应的措施 1、编制劳动力需用量计划:
施工前根据施工进度、施工段划分、专业需要、劳动定额编制切实可行的劳动力需用量计划,并根据工程实际进展情况,由主管生产的副经理负责对各分包单位进入或退出项目施工的劳动力构成、数量及时间提出指导性计划,及时调整,避免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2、在施工队进场前,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制度教育,进一步提高
业务技术水平和思想素质,认识该工程的重要性。
3、加强质量意识教育,组织学习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规程及地方有关规定。
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总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该工程的特点,以熟练规范的操
作,高质量地完成额定任务,确保计划用量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4、对劳动力进行必要的调节,实行动态管理,使之合理流动,达到最佳劳动效率。
5、根据本工程的特殊要求,做好现场岗位技术培训,提高劳动技能。 6、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2 劳动力投入计划 2.1 劳动力组织方案
施工劳务层是在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操作人员,是施工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的最直接的保证者。为了保证工程优质、安全、快速地完成施工生产任务,我单位在选择劳务层操作人员时的原则为:1、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意
33
识;2、具有较高的技术等级水平;3、具有类似于本工程施工经验的人员。
我单位从事施工生产多年,有大量的人员稳定、技术素质高的施工队伍和管理人员,以及实力雄厚的专业队伍和供应商,能够有效快速地组织劳动力资源进场,在接到业主进场通知后,施工管理人员将及时就位,而施工操作人员将根据现场需要分批按时进场,并在项目内部备足各类专业的施工操作人员。
劳务层的划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为专业化强的技术工种,其中包括机操工、机修工、维修电工、焊工、起重工等,这些人员均为我单位曾经参与过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丰富的经验,持有相应之上岗操作证的人员。
第二类为普通技术工种,包括木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瓦工、粉刷工、电工、管工、通风工等,并以施工过类似工程的施工人员为主进行组建。
第三类为非技术工种,此类人员的来源为长期与我单位合作的成建制施工劳务队伍,进场人员具有一定的素质。
劳务层组织由人力资源部根据项目每月提供的劳动力计划,在全单位进行平衡调配,同时保证进场人员的各项素质达到项目要求,并以不影响施工为最基本原则。
2.2 劳动力投入计划
根据图纸工程量测算,根据施工计划安排,同时考虑现场环境、技术间歇、天气等各种因素,并根据以往工程施工经验和工程进度安排情况,高峰期我单位投入的劳动力为138人。
2.3 劳动力组织投入保证措施
施工中人的因素是关键。无论从管理层到劳务层,人的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根据项目的情况,我们拟采取以下保证措施:
1、为了保证进场工人做到人尽其才提高劳动生产力,在劳动力管理上,我们采取区域管理与综合管理相结合,岗前、岗中、岗后三位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2、做好宣传工作,使全体施工人员牢固树立起“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意识,确保工程质量创优目标的实现。
34
3、选派优秀的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实施和管理本工程。
4、选派技术精良的专业施工班组,配备先进的施工机具和检测设备,进场施工。
5、建立完善的质量负责制,使每位参与本项目施工的人员都明确自己的质量目标和责任,使工作有的放矢。
6、进场前,对工人进行各种必要的培训,特殊、关键的岗位必须持有效的上岗证书才能上岗。
7、对施工班组进行优化组合,竞争上岗,使工人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上进心。
8、认真做好班前交底,让工人了解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文明施工要求等。
9、按劳动力定额组织生产,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现场人员进行劳动定员,使工人岗位明确,职责明确,防止人浮于事、发生窝工等消极现象。
10、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使员工的劳动与效益挂钩。
11、加强劳动纪律管理,施工过程中如有违纪屡教不改者、工作不称职者将撤职并调离工地,立即组织同等级技工进场,进行人员补充。
12、建立激励机制,奖罚分明,及时兑现,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13、本工程施工工期紧张,在重要节假日、春节等情况下,要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与各班组签订春节期间坚持施工承诺书,严格遵守劳动法关于节假日加班的规定并适当给予一定的奖励,保证劳动力稳定,使工人在春节期间和重要节假日正常上班。
14、施工中,根据业主的具体要求调配劳动力进场及施工时间的安排,完全可达到加班施工的要求。
15、做好职工的后勤保障工作,尤其在大批人员进场之后,责成有关职能部门的有关人员做好后勤工作的安排,主要解决职工的衣、食、住、行等问题。确保职工无后顾之忧,安心现场工作。
3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小区改造)(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