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优网
www.jyeoo.com 12.(3分)2009年我省GDP突破万亿达到10052.9亿元,这意味着安徽已经成为全国GDP万亿俱乐部的第14个成员,10052.9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元. 121212 A.B. C. D.1 .00529×1012 1.00×10 1.005×10 1.01×10 考点: 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先把10052.9亿元整理为用元表示的数,进而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即整理为a是1.00529,10的指数为整数数位减1的形式,把a保留3个有效数字即可. 解答: 解:10052.9亿元=10052.9×108元=1.00529×104×108=1.00529×1012元≈1.01×1012. 故选C. n点评: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大的数,一般形式为a×10,其中1≤|a|<10,n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 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开始数起,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注意后面的单位不算入有效数字;去掉“亿”字相当于把原数扩大了10倍. 13.(3分)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4|+|a﹣11|化简后为( )
7 A. 8B. ﹣7 C. 2a﹣15 D. 无法确定 考点: 实数与数轴. 专题: 数形结合. 分析: 判断出绝对值里面的数的符号,进而去掉绝对值化简即可. 解答: 解:∵5<a<10, ∴a﹣4>0,a﹣11<0, ∴|a﹣4|+|a﹣11|=a﹣4+11﹣a=7. 故选A. 点评: 考查绝对值的化简问题;判断出绝对值里面的式子的符号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用到的知识点为: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14.(3分)甲仓库与乙仓库共存粮450 吨、现从甲仓库运出存粮的60%.从乙仓库运出存粮的40%.结果乙仓库所余的粮食比甲仓库所余的粮食多30 吨.若设甲仓库原来存粮x吨,则有( ) A.(1﹣60%)x﹣(1﹣40%)(450﹣x)=30 B. 60%x﹣40%?(450﹣x)=30 (1﹣40%)C.(450﹣x)﹣(1﹣60%)x=30 D. 40%?(450﹣x)﹣60%?x=30 考点: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 要求甲,乙仓库原来存粮分别为多少,就要先设出未知数,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题中的等量关系为:从甲仓库运出存粮的60%,从乙仓库运出存粮的40%.结果乙仓库所余的粮食比甲仓库所余的粮食30吨. 解答: 解:设甲仓库原来存粮x吨,根据题意得出: (1﹣40%)(450﹣x)﹣(1﹣60%)x=30;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干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本题的等量关系是:从甲仓库运出存粮的60%,从乙仓库运出存粮的40%.结果乙仓库所余的粮食比甲仓库所余的粮食30吨. 15.(3分)如图,点E在CD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 )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1=∠2 ∠5=∠B ∠B+∠BDC=180° A.C. D. 考点: 平行线的判定.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直接判定. 解答: 解:选项B中,∵∠3=∠4,∴AB∥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正确; 选项C中,∵∠5=∠B,∴AB∥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正确; 选项D中,∵∠B+∠BDC=180°,∴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所以正确; 而选项A中,∠1与∠2是直线AC、BD被AD所截形成的内错角,因为∠1=∠2,所以应是AC∥BD,故A错误. 故选A. 点评: 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不能遇到相等或互补关系的角就误认为具有平行关系,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 16.(3分)(2011?连云港)小华在电话中问小明:“已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4,9,12,如何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明提示说:“可通过作最长边上的高来求解.”小华根据小明的提示作出的图形正确的是( ) A.B. C. D. ∠3=∠4 B. 考点: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的面积. 分析: 由三角形的三边为4,9,12,可知该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其最长边上的高在三角形内部,即过最长边所对的角的顶点,作对边的垂线,垂足在最长边上. 解答: 解:∵42+92=97<122, ∴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 ∴最长边上的高是过最长边所对的角的顶点,作对边的垂线,垂足在最长边上.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高的画法.当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时,三条高在三角形内部;当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两条高是三角形的直角边,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当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时,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一条高在内部. 17.(3分)在一条直线上顺次取A、B、C三点,已知AB=5cm,点O是线段AC的中点,且OB=1.5cm,则BC的长是( )cm. 6 8 A.B. C. 2或6 D. 2或8 考点: 两点间的距离. 专题: 分类讨论. 分析: 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根据已知条件得出OA的值,再根据点O是线段AC的中点,求出OC的值,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 解:根据题意如图得: ∵AB=5cm, OB=1.5cm, ∴OA=AB+OB=6.5cm.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O是AC的中点, ∴OC=OA=6.5cm, ∴BC=OB+OC=8cm; 如图: ∵AB=5cm, OB=1.5cm, ∴OA=AB﹣OB=3.5cm. ∵O是AC的中点, ∴OC=OA=3.5cm, ∴BC=OC﹣OB=2cm; 故选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点间距离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线段之间的关系,通过画图可以比较直观形象的看出各线段之间的关系. 18.(3分)(2007?无锡)任何一个正整数n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分解:n=s×t(s,t是正整数,且s≤t),如果p×q在n的所有这种分解中两因数之差的绝对值最小,我们就称p×q是n的最佳分解,并规定:F(n)=.例如18可以分解成1×18,2×9,3×6这三种,这时就有F(18)==.给出下列关于F(n)的说法:(1)F(2)=;(2)F(24)=;(3)F(27)=3;(4)若n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则F(n)=1.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
1 2 3 4 A.B. C. D. 考点: 因式分解的应用. 专题: 新定义. 分析: 把2,24,27,n分解为两个正整数的积的形式,找到相差最少的两个数,让较小的数除以较大的数,看结果是否与所给结果相同. 解答: 解:∵2=1×2, ∴F(2)=是正确的; ∵24=1×24=2×12=3×8=4×6,这几种分解中4和6的差的绝对值最小, ∴F(24)==,故(2)是错误的; ∵27=1×27=3×9,其中3和9的绝对值较小,又3<9, ∴F(27)=,故(3)是错误的; ∵n是一个完全平方数, ∴n能分解成两个相等的数,则F(n)=1,故(4)是正确的. ∴正确的有(1),(4).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题目信息获取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此题的定义:所有这种分解中两因数之差的绝对值最小,F(n)=(p≤q). 三、解答题(共66分)
19.(7分)(1)计算:2×(﹣5)+2﹣3÷
3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2)解方程:
.
考点: 解一元一次方程;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分析: (1)利用实数混合运算的法则求解即可求得答案,注意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乘除,最后是加减; (2)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先去分母,再去括号,最后移项,化系数为1,从而可得到方程的解. 解答: (1)解:原式=﹣10+8﹣6=﹣8. (2)解:去分母得:2(1﹣m)﹣(3﹣3m)=4, 去括号得:2﹣2m﹣3+3m=4, 移项合并得:m=4+1, 即:m=5. 点评: 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与实数的混合运算.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实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20.(9分)填空:如图,作∠ACF使∠ACF+∠A=180° 则 CF ∥ AB
∵∠A+∠ACD+∠D=360°(已知) 即∠A+∠ACF+∠ FCD +∠D=360° ∴∠ FCD +∠D=180° ∴ CF ∥ DE
∴ AB ∥ DE .
考点: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 推理填空题.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结合图形填空即可. 解答: 解:如图,作∠ACF使∠ACF+∠A=180°, 则CF∥AB, ∵∠A+∠ACD+∠D=360°(已知), 即∠A+∠ACF+∠FCD+∠D=360°, ∴∠FCD+∠D=180°, ∴CF∥DE, ∴AB∥DE. 故答案为:CF,AB,FCD,FCD,CF,DE,AB,DE.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性质并准确识图,认准同旁内角是解题的关键,是基础题. 21.(7分)若(3xy+2)+|7﹣x﹣y|=0,求代数式(5xy+10y)﹣[﹣5x﹣(4xy﹣2y+3x)]的值. 考点: 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xy及x+y的值,再把原式进行化简,把xy及x+y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 解:∵(3xy+2)2+|7﹣x﹣y|=0, 2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 解得, ∵原式=5xy+10y﹣(﹣5x﹣4xy+2y﹣3x)=5xy+10y﹣(﹣8x﹣4xy+2y) =5xy+10y+8x+4xy﹣2y =9xy+8(x+y) ∴原式=9×(﹣)+8×7 =﹣6+56 =50.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整式的化简求值及非负数的性质,根据题意求出xy及x+y的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7分)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OE⊥CD于点O,OD平分角∠BOF,∠BOE=50°,求∠AOC,∠AOF,∠EOF的度数.
考点: 垂线;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邻补角. 分析: 根据题意即可推出∠EOD=90°,∠BOD=40°,既而得,∠AOC=40°,∠BOF=80°,得:∠EOF=130°,∠AOF=100°. 解答: 解:∵OE⊥CD于点O, ∴∠EOD=90°, ∵∠BOE=50°, ∴∠BOD=40°, ∴∠AOC=40°, ∵OD平分角∠BOF, ∴∠BOF=80°, ∴∠AOF=100°, ∴∠EOF=∠EOB+∠BOF=130°. 答:∠AOC=40°,∠AOF=100°,∠EOF=130°.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垂线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的性质、邻补角的性质,关键在于熟练运用各性质定理,推出相关角的度数. 23.(7分)如图,∠1=127°,∠D=53°,∠2=53°. 试判断图中哪些直线互相平行?请说明理由.
?2010-2013 菁优网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1-2012学年湖北省黄冈市启黄中学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