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1年北京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实验题汇编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实验题

海淀区 32.(6分)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可以发生化学反应,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

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止水夹a和c,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稀盐酸至 时停止。 (2)当观察到烧杯中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时,说明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

进行的操作是 ,关闭活塞b,轻轻振荡集气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 ,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红认为仅做上述实验有不足之处,应利用上图装置做一个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

只需将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 即可。

(4)为了保证实验的成功,应在实验前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验(不另加仪器),方法

为 。

33.(8分)小军家的下水管道堵了。爸爸买回一种“管道通”,

使用后堵塞的管道畅通无阻了。小军对此很好奇,于是想探究“管道通”中的物质成分。

【提出问题】“管道通”中的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主要内容如下。

(1)下水管里的淤积物主要为油污、食物残渣、毛发等。

(2)氢氧化钠是强碱,能去除油污,腐蚀毛发一类的东西。常用于疏通管道。 (3)铝粉为银灰色固体。铝与酸、碱溶液都能反应放出氢气,反应时放出大量热。 ①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Al+2NaOH + ==2NaAlO2 +3H2↑

【猜想与验证】小军打开一盒“管道通”,内有一袋白色固体颗粒和一袋银灰色粉末。 (1)猜想: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实验操作 ①将几粒白色固体颗粒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②将几粒白色固体颗粒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③向步骤②得到的溶液中放入一段羊毛 。 。 羊毛线逐渐消失。 实验现象 大理石

澄清石灰水

a b NaOH溶液

c

线,加热一段时间。 结论: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2)猜想: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实验操作 ①按照下图安装两套仪器。 实验现象 ②两套仪器中分别依次加入银灰色粉末都产生大量无色气体,试管外壁温度明显升高。 和稀盐酸;银灰色粉末和 。 ③待导管口有气泡均匀持续冒出时,收集1试管气体,验纯。(两套仪器操作相同) ④在导管口点燃气体。(两套仪器操作相同) 结论: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应用】使用管道通时,先将其中银灰色粉状固体添加于被堵塞的管道中,然后再加入

白色固体颗粒,倒入一杯水,堵上管道口。一会儿,管道内发生化学反应。根据题目信息,推测管道内的反应现象是 。

【反思】①老师告诉小军,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的性质非常相似。要确认猜想(1)是否

正确,还需要学习如何检验钠元素的存在。

②根据本实验分析,使用“管道通”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填一条即可) 。 32.(共6分)

(1)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下(液封) ????????????1分 (2)关闭止水夹,打开活塞b(止水夹、活塞不写给分),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NaOH.....a.......

溶液 ????????????????????1分 烧杯中的混浊液体从导管倒吸入集气瓶中 ????????????1分 CO2 + 2NaOH == Na2CO3 + H2O ????????????1分 (3)水 ????????????????????1分 (4)打开止水夹(关闭活塞b和止水夹c),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水至长颈漏斗.....a....

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下,继续加水,此时长颈漏斗中有一段水柱高于锥形瓶内液面,.......................放置一段时间,液面不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建议同时答出取样、操作、现象和.......结论;结论必须为气密性良好) ????????1分

33.(8分)

验纯时的操作和现象:(两套仪器相同) 。 都产生淡蓝色火焰。

【查阅资料】(3)① 2Al + 6HCl == 2AlCl3 + 3H2↑ ????????1分 ②2H2O ????????????????????1分 【猜想与验证】(1)①白色固体颗粒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答潮解给分) ???1分 ②试管外壁温度明显升高(答放热给分) ???????????1分 (2)②氢氧化钠溶液 ????????????????1分 ③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声音很小(或有噗的一声) ????????????????????1分 【应用】放出大量热,管道内温度明显升高(有水蒸气冒出、听到水沸腾的声音等温度.....

明显升高的现象都给分),同时产生大量气体 ???????1分 ......

【反思】②注意防止液体喷出,防止管道通和皮肤接触,防止烫伤,不要有明火等(基

于本实验中信息的合理答案均给分) ???????1分

朝阳区

32.(5分)化学兴趣小组用右图装置进行以下实验。 (1)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 试液润湿的试纸发生的变化是 , 小明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 使石蕊变色,因此他认为以上实验现象验证的 二氧化碳的性质依次是 。

(2)小刚认为此装置还可以验证以下实验结论,请将实验操作填入下表:

实验结论 ①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3)小红用此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来验证分子的运动。

分液漏斗中加入浓氨水,用无色酚酞试液润湿的试纸缠绕在小试管外壁,带孔的小试管中放入氢氧化钠固体,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试纸很快变红色,请用初中化学知识分析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 。

33、(8分)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因其低毒、含氮量高,俗称“蛋白精”。不法分子为了提高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而加入三聚氰胺,导致发生婴幼儿泌尿

实验操作

结石病例。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三聚氰胺的制取原理: 【查阅资料】

(1)化工企业常用尿素合成法制取三聚氰胺。即以尿素[化学式CO(NH2)2]为反应物,硅胶为催化剂,在380℃至400℃的温度下,沸腾反应、冷凝得到三聚氰胺,同时产生两种无色气体,其中一种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2)NO是无色气体,不溶于水,在空气中能迅速氧化为棕色NO2气体。 【提出问题】反应生成的两种气体是什么?

【假设猜想】根据资料及反应物判断,生成的两种气体可能是:

①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②二氧化碳和氨气(NH3) ③二氧化碳和氮气 ④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

提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

你认为合理的猜想是(填序号) ,理由是 。

【设计实验】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模拟制取三聚氰胺,并验证猜想。

【实验现象和分析】

(1)A装置的作用是 。

(2)实验时观察到B中棉花变红,证明生成了 ,同时看到D中 现象,说明还生成了二氧化碳。

(3)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实验结论】根据资料和实验现象分析可知,用尿素分解制取三聚氰胺的化学方程式为 。 32、(5分)

(1)试纸由下至上依次变红 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

(2) 实验结论 实验操作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支管口,木条熄灭。 .....将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入锥形瓶中..(或支管口)。(合理给分)

(3)氢氧化钠固体遇水放热可以加快氨水的挥发(或加快氨分子运动的速率)。 ........33、(8分)【假设猜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合理给分)

② 只有②中气体符合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实验现象与分析】(1)冷凝得到三聚氰胺

(2)氨气(或碱性气体)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吸收氨气

【实验结论】6CO(NH2)2 ======== C3H6N6 + 6NH3↑ + 3CO2↑ 通州区

丰台区

32. (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了以下实验。 (1)先打开K1,关闭K2和K3,从长颈漏斗 向A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此时装置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打开K1的目的是——————

(2)然后关闭 K1和 K3,打开K2,将胶头

滴管中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挤入锥形瓶中。 稍后打开 K3,此时装置C和D中的现 象分别是——————、——————

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在(2)实验过程中没有关闭K1,其它操作相同,则装置B的现象不同点是———

催化剂 380℃~400℃

———————————

33. (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产生了兴趣。同学们决定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该混合气体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查阅资料】a.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b.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c.氢气、一氧化碳均能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部分夹持仪器 己略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1年北京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实验题汇编在线全文阅读。

2011年北京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实验题汇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9165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