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高,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解决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经营风险,增加职工收入。具体讲:就是必须坚持深化改革不动摇,进一步深化制度创新,从政策上保证团场职工增加收入。当前则必须毫不动摇地全面落实以“土地承包经营,产权明晰到户,农资集中采供,产品订单收购”为主要内容的团场基本经营制度。
一要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所有权,稳定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制度。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建立土地流转市场,使土地逐渐步向种田能手适度集中,实行规模化经营。这完全符合兵团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要在坚持团场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互利、有偿的原则,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适度流转,引导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通过结构调整、管理创新,不断增强团场发展活力。要尽快实现由行政及生产型管理向经营型管理的转变,搞活动团场经营,拓宽团场收入渠道,有效维护职工和团场两个经营主体的利益。
二要健全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新机制,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必须明析产权,产权关系不明析,利益关系不直接。改革30年的基本经验告诉我们,“产权制度不落实,职工当家不作主,党的好政策难落实,团场盈亏不负责。”因此,通过“产权明晰户”,允许职工以土地为股份进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16
并可以脱离农业,转向其他产业。要健全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要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点是建立健全产品订单收购、承包家庭信贷服务体系和劳动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五户联保”的信贷形式,通过劳动力市场解决劳力紧张的问题。要尽快按市场化规范化要求建立健全产业化协会,充分发挥产业协会在农业生产中连接专业公司、龙头企业与职工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扶持和培育一批为农业服务的经纪人队伍。要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建立经营机制灵活的农产品经营公司等,依法、科学、民主管理大宗农产品,包括畜牧产品、瓜果、蔬菜、工业原料等,要通过对这些产品进行加工、包装、储藏、流通等,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每一个环节的附加值,增加团场经营收入,增加团场履行公共服务职工的能力,扩大就业,激活团场经济。
四要理顺分配关系,减轻职工负担。职工负担重是团场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为减轻职工负担:一是合理确定规范承包职工上交费用。二是在制度上通过巩固团场机构改革的成果,真正实现精简机构减员增效降低管理费。三是在生产环节上通过实施精量播种、节水滴灌、测土配方精量施肥和复式机械作业等有效措施减少种子、肥料、浇水和机力成本。四是在流通环节上减少中间环节,实现“农资集中采
17
供”,一票到户,打破行政、行业、兵地、区域和所有制限制,引入竞争机制,形成买方市场。同时坚决制止生产资料随意加价的行为,五是领导干部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严禁乱上既然没有效益又超过职工承受力和团场财力的形象工程,关键是要完善干部考核体系,引入社会指标,如:职工增收、生态环保、综合治理和职工培训等指标。六是实事求是地清理职工的历年挂帐,根据不同情况,合理制定减免缓政策,充分调动职工承包土地的积极性。
(二)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产业升级,增加农业职工收入。
随着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在农牧团场职工收入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国内外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从产业和产品层次来说,越是初级产业和产品其社会需求和价格弹性往往也就越低。而提高产业和产品层次不仅可以使附加值增多,而且能扩大市场需求。因此,在我国农产品总量平衡并有结构性过剩的条件下,要增加团场职工收入必须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团场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要在保证粮棉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稳定的基础上,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农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不断开拓农业增效增收的空间。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经济资
18
源。要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加工、贮藏、保鲜等技术,特别是“种子工程”和抗旱作物节水农业技术,为团场职工增收提供技术支持。农业内部产业要从产中向产前和产后延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具体来讲:第一,要调整优化产品结构。种植业要形成“粮、经、草”三元结构,同时要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和果蔬园艺业,形成“三足鼎立”格局,要不断优化粮棉产品,朝着优质高产的方向发展,扩大经济作物面积。不断优化牲畜品种,突出抓好超细毛羊、肉毛兼用型细毛羊的产业化工程。大力发展优势特色瓜果、经济作物和农产品的生产以及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第二,调整团场就业结构。大力发展团场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推动职工向二、三产和小城镇转移,扩大职工就业和收入空间。第三,调整农业布局结构。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结合现代家庭农牧场和大农业基地建设,促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第四,做大做强庭院经济,增加职工收入渠道。要全面落实兵团党委关于发展庭院经济的政策,划好地、划近地、划足用好自用地,让职工充分发展庭院经济,宅基地和自用地没有连在一起的,可在危旧房改造时一起考虑,当前,在庭院经济发展过程中关键是突出特色,避免产品与大田雷同,使庭院经济和自营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化经营。
19
这里,笔者要强调的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以农产品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为历史背景的,所以其调整的首要内容应是从农业质的提高上寻求新的发展。所谓质的提高,是指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扩大优质产品在整个农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实现农产品生产由以大路货产品为主逐步转向以优质产品为主。一句话,就是着力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具体来说是:⑴通过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缓解农产品阶段性供大于求的矛盾。在目前农产品普遍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我们不应采取单纯压缩农产品生产等消极的办法,而应当采取积极的调整办法,即利用优质农产品和低质农产品在产量上的差异,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争取一举两得的效果。由于我们过去长期偏重于追求产量,培育的品种基本上属于高产型的,优质型的品种往往产量较低。因此,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往往意味着产量的相应下降。优质农产品发展越多产量下降就越明显,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实现农产品质的提高,也有利于缓解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的矛盾,不失为当前一种切合实际的选择。⑵通过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扩大名优农产品的市场份额。现在,团场农业职工对于农产品的品牌意识还相当淡薄,不能充分认识品牌对收入可能产生的种种有利效益,这是导致优质农产品发展滞缓的原因之一。应当明确,优质与品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优质的产品需要借助于良好的品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兵团农牧团场职工收入现状分析1(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