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育部审定201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2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画一画,从一点出发可以画多少条射线?

2.按要求画一画,你发现了什么?请在小组里说一说。 ①经过任意一点画直线。 ②经过任意两点画直线。 3.填空

①射线有( )个端点,线段有( )个端点。 ②一个完整的角是由一个( )和两条( )组成。 ③完成44页第1题。 四、自我小结

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你还有什么经验想给大家说说吗?不妨大胆的说说吧。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角的度量

学习内容:

教材第40~41页角的度量及做一做练习。 学习目标:

1.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

2.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学习重难点:

会用量角器正确的度量角的读数。 学具准备:

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角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说说什么叫角?

2.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 3.说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4.出示角1和角2,看看那个角大。说说自己比较的方法。 二、合作探究 ㈠认识量角器

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⑴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

⑵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观察量角器)

⑶从0开始到180为止。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说明: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度的角。也就是说,计量角的单位是“度”。(板书:度)写“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此为“1度”,我们这样写。(板书:)领学生读“1?。

⑷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1?的角有多大?指出:计量角的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2.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1)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这样的10份所对的角是10度的角,这样的60份所对的角是60度的角,这样的90份所对的角是90度的角。

(2)量角器上这个小圆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量角器上有几圈刻度?外圈的刻度0~180?是按怎样排列的?内圈呢?

⑶探究两角器内、外刻度线的使用方法 3.实践

- 26 -

⑴内刻度:找到55、70、130、180的角。 ⑵外刻度:找到80、15、180度的角。 ㈡教学角的量法

1.自学课本。说说量角要分几步,哪几步?

2.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

两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一看数: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3.根据量角的方法进行量角练习。 出示小黑板上的角进行。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量角的练习

学习内容:教材第44、45页内容 学习目标:

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度量不同方位的角的度数。 学具准备:投影仪,量角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角的量法。

度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板书:两重合一看数) 2.量出下面角的度数。(用投影仪)

3.下面的图形都是角吗?为什么? (用投影仪) 二、量角练习

1.量出下面角的大小练习七第2题。投影出示:

强调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与一条边重合,再让学生读出角的大小的刻度。 在学生读刻度时,要求学生搞清楚从量角器哪一边起,看哪一圈的度数。

量角的度数,还是要按照“两重合,一看数”的方法来量角。在看刻度数时要特别注意,先弄清要看哪一圈的刻度,再读出是多少度。

2.练习七第3题。想一想。

①每个角的度数要从量角器哪一边看起,看哪一圈的,再告诉大家,每个角是多少度。 ②用量角器量角时,量角器的半圆是对着角的哪个方向的?

指出:在把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时,量角器的半圆要对着角的“开口”。

3.练习七第4题。

(1)现在请按上面的方法,自己来量下面第4题里的角。量角器按书上的位置放,注意半圆对着角的“开口”。量出度数后,写在角的下面。

(2)这几个角是怎样量的呢?再量一遍,看自己量得对不对。 用投影仪投影出第4题,逐个量角,得出每个角的度数。 4、练习七第10题。 5、练习七第13题。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练习了什么内容?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按照这样的方法量角,还要注意哪两个问题?(半圆对着“开口”,读数看清是哪一圈。)

教学反思:

- 27 -

第四课时:角的分类和画法

学习内容:教材第42—43页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能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能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投影出示)

2.上面哪个角是90?哪个角小于90?哪个角大于90?

3.角是有大有小的。那么,根据角的大小能不能把它们分成几类呢? 4.可以不可以根据角的大小把它画出来呢? 今天我们学习角的分类和画法。(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㈠自学课本内容

1.认识直角的度数。直角=( )度

2.认识平角。平角=( ) 1平角=( )直角 3.认识锐角和钝角。

(1) 按照上学期学习的内容,怎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 (2)锐角、钝角各是怎样的一个角呢?说说看。 4.认识周角。

教师演示并指出周角=360度 5.组织练习。

“做一做”第1题。请同学们说一说第1题里每个角各是什么角,为什么。 三、学习角的画法

1.自学画角的步骤。我们已经能根据角的度数判断它是什么角了。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请同学们看书第43页上的内容。看完后告诉老师,画角要分几步?哪几步?

2.提问:画角要分几步?哪三步?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先画射线;(2)两个重合,对准点点;(3)再画射线。 3.画角。

提问:例3的要求是什么?画65 的角要怎样画?(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按步骤画出65 的角) 小结画指定度数角的步骤。 4.组织练习。

(1)“做一做”第2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画在练习本上。 用量角器检查板演画出的角是否正确。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角的分类和画法

学习内容:有关角的分类和画法练习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

- 28 -

学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间观念。

2.熟练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能很快的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学习重点:能准确判断角的类型,学会画角。

学习难点:能很快的用量角器或者不用量角器画出指定的角。 教具学具:小黑板 投影仪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回答问题并完成各题:

⑴什么是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他们各有什么特征? ⑵指出下列角各是什么角?(小黑板出示。)

⑶分别画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各两个。

⑷看看三角板上各角的度数。 ⑸两条直线相交,形成了几个角?试一试。

二、自我检测

1.量出下列各角的度数(投影出示。)

2.用量角器画出下列各角,能说说他们都是什么角吗?

45度 165度 93度 120度 35度 158度 95度 3.小亮没有量角器,能画出一个角吗?

4.你能不用量角器画出下列各角吗?试一试。

45度 60度 90度 120度 135度 5.下列图中各有几个角?(小黑板出示) 三、自我小结

你能说说你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知识吗?你满意吗?还有什么意见?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单价、总价、数量 。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一课时(一)因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的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笔算乘法(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 29 -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152×2= 231×4= 321×2= 415×3= 298×3= 2、笔算24×12= 44×59= 63×52=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

145×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怎么计算出准确的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这道题,自己试一试。

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最后算什么? 145×12=1740 145 × 12 ------- 290

1 45 ------- 1 740

问:如何检验自己的运算结果?

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练习:

1、书后做一做 134×12= 176×47 = 425×36 = 237×82= 2、练习八的1、2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因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的笔算乘法练习

教学内容:综合应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形成计算的技能。

3、使学生经历巩固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 3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育部审定201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6)在线全文阅读。

教育部审定201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8979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