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育部审定201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2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⑷十万十万地数,数100次是(一千万)。

⑸一个数是由7个十万、6个万和3个十组成的,这个数写做(76?0030)。

⑹一个数千万位上是8,万位上是5,其它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8005?0000)。 ⑺1个百万是(10)个十万,1个千万是(10)个百万,(100)个百万是一亿。 ⑻在4和6之间填上(5)个0,这个数就万为四百万零六。 ⑼30300030最高位上的3表示(3个千万),中间的3表示(3个十万),最后的3表示(3个十)。 ⑽一个六位数,最低位上是1,任意两个相邻数位上数字的和都是6,这个数写作(515151)。 ⑾591000是由(59)个(万)和(1000)个(一)组成。 二、判断对错

⑴读数和写数都要从最高位读起或写起。 ⑵4321>4320万

⑶9□000≈9万,□里最小填0。 ⑷四万零五百写作:40000500 ⑸404040读作四十万四千四十。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⑴13500000元=( )。

A、135元 B、1350元 C、1350万 D、1350万元 ⑵读5000505这个数时,要读( )个零。 A、1 B、2 C、3 D、4

⑶一个数最高位是( )位,这个数是八位数。 A、百万 B、十万 C、千万 D、亿

⑷有一个数,万级是207,个级是375,这个数是( )。 A、207375 B、2070375 C、2073750 ⑸下面各数中,最接近20000的数是( )。 A、19998 B、20003 C、21000

第二关:细答基本(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一、在〇里填上“>”、“<”或“=”。 567765〇576756 3560000〇356万 二、按要求写数。

90000000000吨=900亿吨 810000千克=81万千克 三、求近似数。

74380≈74万(四舍五入到万位)。 1309998572≈13亿(四舍五入到亿位)。

第三关:勇闯万难(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讲评) 一、根据数的组成填写下面各题。

(500000000)+(2000000)+(700000)=502700000 (3000000)+(800000)+(9)=3800009

二、用2、7、0、3、1这五个数组成一个五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是(73210),最小的数是(10237),约等于7万的最小的数是(70123),约等于3万的最大的数是(32710)。 三、用5、4、7和2个0组成五位数,使这个数:

⑴只读一个零:50047,50074,40057,40075,70045,70054 ⑵读两个零:50407,40507,70405,50704,40705,70504 ⑶一个零也不读:54700,45700,75400,57400,47500,74500 作业:认真复习,明天检测。 教学反思:

- 21 -

第十六课时:1亿有多大(活动课)

教学内容:第33页~34页的内容。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活动重点: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从而能主动总结研究方法。 活动难点:形成1亿有多大的空间观念。 活动准备:纸张、书、大米、黄豆等。 活动过程:

包括四个阶段:设计方案──动手实际──获得结论──表达交流 阶段一:确立问题 设计方案 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述。 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2.确立研究的问题。 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

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 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 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

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 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 一亿滴水有多少?

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 3.制定活动方案。 (1)活动步骤。

(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

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 阶段二:动手实践

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 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 阶段三:获得结论

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 阶段四:表达交流

1.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 2.活动小结。

A 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 B 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 22 -

第二单元 公顷、平方千米

第一课时 公顷

教学 内容 :教材第34页例1 教材 分析 :

教材通过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占地面积,让学生感受比较大的面积,引出土地面积单位“公顷”。接着以“边长100米的正方形”来表征面积单位“1公顷”,帮助学生建立“公顷”与“平方米”的联系。

教 学 目 标 :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会进行 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相关面积公式和面积单位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

认识公顷的含义,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具 学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1、同学们能估计一下我们教室的占地面积有多大吗?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2、引入: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一组图片。(先后呈现南京明孝陵、北京中华世纪坛、鸟巢和我国大片森林的画面以及相应的文字说明。)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公顷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板书:认识公顷)

活动二、自主探索,认识公顷。 学生估计学校的占地面积有多大?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猜一猜,1公顷有多大?

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 自学:1公顷的含义。

把学生带到操场,让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 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的这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

1、认识1公顷的含义。 指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就是1公顷。

2、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出示“试一试” 分小组合作测量长和宽,并计算出面积,再推算出大约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地面的面积是1公顷。

提问:你能计算这块平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吗?用计算器算一算。

小结:把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为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

3、尝试单位换算。 4、完成“做一做”。

活动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指导完成练习六第1题。 2、指导完成练习六第2题。 3、指导完成练习六第3题。 4、指导完成练习六第4题。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教学反思:

- 23 -

第二课时 认识平方千米

教学 内容 :教材第35页例2 教材 分析:

教材设计了3种方式来认识“1平方千米”:一是以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来表征;二是沟通1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之间的关系;三是借助天安门广场和“鸟巢”的占地面积,间接的帮助学生建构1平方千米的表象。即有数理层面的联结,又有直观形象的支撑。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知道平方千米,知道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相关面积公式和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主动探索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 :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活动一、情境引入。

在填写单位时,要先想象它的实际面积以什么为单位最合适。 1、用合适的面积单位填空。

(一块橡皮)上面的面积大约是12 ( ) (一张课桌)上面的面积大约是36( ) (一块黑板) 上面的面积大约是4( ) (校园)占地面积大约是1( ) 2、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公顷一般表示较大的面积,那还有没有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呢? 出示例2的题图。提问:你从图中了解了什么内容?指出:今天我们共同认识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单位。 板书课题:认识平方千米

活动二、合作探究。

1、认识1平方千米的含义

我们在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时,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平方千米也可以用符号“k㎡ ”表示。 板书:k㎡

师问:你们知道我们国家领土总面积是多大吗?指出:我国领土总面积居世界第3位。 请大家猜一猜: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2、体会1平方千米的含义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1公顷是多大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能想象一下1平方千米有多大吗?小组中算一算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3、尝试单位换算 4、“试一试”教学 5、完成“做一做”

活动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完成练习六第5题 2、完成练习六第6题

除了平方米和公顷之间进率是10000,其余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指名说说是怎样换算的? 在小组中交流换算方法

3、指导完成练习六第7题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作业,集体评价纠错 学生在小组中估算, 教学反思:

- 24 -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教材分析:

1.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 2.从比较角的大小引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3.认识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 4.画指定度数的角 学习目标:

1.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学习重难点:

注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通过画射线、直线,测量角,操作活动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第一课时:直线、射线和角

学习内容:P38、39页内容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的和别。 2.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关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建立射线的概念。

学习难点:使学生理解角的边是两条射线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线段有什么特征? 2.线段要怎样画?

3.画线段时,开始和结束都要注意什么?

4.你能画一个角吗?角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叫什么? 二、合作探究

㈠自学课本内容P38页内容,认识: 1.什么是射线?

2.射线与线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点?

3.想一想:射线怎样画?自己画几条射线。 4.射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

5.认识什么是直线?直线有哪些特点?

6.把直线和线段、射线的特点比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7.用直尺或三角尺怎样画直线?要不要点上点?为什么?直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 8.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几条直线。

9.射线、直线是怎样得到的?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你能从延长线段得出直线这样的过程说一说,线段和直线什么关系吗?直线和线段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10.做“练—练”第1题。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判断,要求说明理由。 二、自学课本内容P39页内容,认识: 1.角是怎样组成的?

2.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请你分别填在书上的括号里。 3.角用什么符号表示?怎样读?

3.做“练—练”第2题。同桌互相交流练习。 三、自我检测

- 2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育部审定201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5)在线全文阅读。

教育部审定201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8979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