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育部审定201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2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教具准备:算盘、计算器。 教学过程:

课前参与: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准备一下,把你所认识的计算工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一、计算工具的历史

(一)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学生发言。

(二)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计算工具的源头可以上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算盘,并一直沿用至今。许多人认为算盘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而珠算口诀则是最早的体系化的算法。

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从冈特开始,人们发明了多种类型的计算尺。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从17世纪到1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相继进行了机械式计算机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莱布尼茨和巴贝奇。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 最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

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计算的时候摆成纵式和横式两种数字,按照纵横相间的原则表示任何自然数,从而进行加、减、乘、除、开方以及其它的代数计算。负数出现后,算筹分红黑两种,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这种运算工具和运算方法,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人发明算盘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在求解一些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算筹显得越来越不方便了。于是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算盘,它结合了十进制计数法和一整套计算口诀并一直沿用至今,被许多人看作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

一般的算盘大都是木制的,算珠也是木制的。后来发展到用铜等金属制作算盘。高档的算盘用玉制作。算珠除了圆柱形的算珠,也有截面为菱形的算珠。最大的算盘有几米长,最小的只有几厘米。 算盘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各种运算。时至今日,用算盘计算加减法的速度毫不逊色于计算器。

算盘上粒粒算珠的上下左右移动,可以使计算者直观的看到加减乘除的运算过程。算珠互相碰撞及算珠与横档的碰撞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形成一首美妙的“计算进行曲”。计算者从声音中体会到计算的愉快。这些愉快的感觉反映到俗语中,“三下五去二”、“管它三七二十一”,“劈里拍拉的算账”。 利用算盘进行计算时,不仅要用手指不断的拨动算珠,还要用眼睛看数,同时要不停的动脑筋。这是非常典型的手脑并用,对提高智力,开发右脑是一种好方法。有学者指出,学珠算练手指是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

由于用算盘计算有这么多的优点,所以这个在中国已使用了二千多年的计算工具,现在在世界各地仍得到广泛应用。在受中国文化影响比较深的日本、韩国、东南亚,珠算技术的传授及普及教育一直受到重视。日本的小学生把读书、写字、打算盘列为三大基本功,日本的珠算教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全国的算盘学校高达35,000所。韩国的珠算教育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即使远在南美洲的巴西,也成立了珠算联盟,每年进行4次珠算考核和二次珠算大赛。北美洲的墨西哥有全国珠算支部,美国有珠算教育中心,有1,000多所学校接受珠算教育,算盘正成为美国的一种数学教学工具。 计算机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更新。目前,速度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十万亿次。计算机的大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大约有一间房间那么大,现在有台式电脑、

- 16 -

笔记本电脑,还有掌上电脑。 计算机发展史:

1946年发生了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人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

以使用电子管为特点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在20世纪40年末和50年代初获得重大发展。 第二代电计算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间问世以晶体管代替电子管并增加浮点运算。 1964年IBM360系统问世它成为使用集成电路的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著名代表。 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四代计算机。 第五代电子计算机被称为智能计算机。

模仿人类大脑功能的神经计算机已经开发成功它标志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进入第六代。 二、算盘和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1.算盘。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计算工具,其中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现在在许多地方还能见到。你认识算盘吗?对算盘有哪些了解? (1)算盘各部分名称

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 拨出一个数,说一说这表示多少? (2)两种不同的算盘:

出示两种不同的算盘(书23页图): 观察有什么不同。

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

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

原因是:原来是中国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 (3)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 2.计算器。

(1)计算器的使用非常的广泛,你认识计算器吗? 出示一个计算器,你能说说每个键的功能吗?

显示屏、时间键、日期键、清除键、开关及清除屏键、存储运算键、括号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等。

(2)让学生看课本自学,边看自己的计算器边看书,然后小组交流。 (3)计算器的使用与算盘相比有什么优势? (4)全班看计算器,师生对口令。 三、总结

计算器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通过使用计算器,你觉得计算器如果具备哪些功能就更好了?不妨我们去找一找是否有具备这种功能的计算器,该如何使用,更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出更好的计算工具。 四、作业:

1.继续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如果能根据计算工具的发展史将其罗列就更好了。) 2.了解计算器的其他功能。

第十二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页例1例2,做一做。

- 17 -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利用计算器计算: 386+179=

说说你是怎样使用的。 (先按“386”,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179”,屏幕显示179,按“=”,显示结果565。)

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清除) 自己试试看:

26×39= 312÷8=

l.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看清数,别摁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0。 2.计算。

54+46= 60×2= 198÷49= 50+30= 38×79= 201+99=

计算后说一说你怎么算的这么快?(并不是任何时候用计算器计算都是最好的,像可以直接口算的、能简算的题目,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 3.做一做练习。

让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然后同桌做一做。 二、观察发现

1.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说说你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

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 生畅所欲言。

师:根据你们的发现大胆猜测,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吗? 9999×5= 9999×7= 9999×9=

师总结:碰到9999乘9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最高位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 三、练习

做一做。练习四。

第11题用比赛的方式进行,以巩固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 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 18 -

第十四课时:整理和复习(一)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复习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

2.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比较大小,省略亿、万后面的数。 3.结合练 习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省略亿、万后面的数。 教学关键:以练习的方式来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位顺序表

1.让学生回忆一下亿以内数的数位,并指名同学背诵。 2.在黑板上挂数位顺序表,问:你们还记得如何分级吗? 生:从个位到千位为个级,万位到千万位为万级。

3.师:个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万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亿级表示有几个什么? 4.师:我们还知道每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5.讲评练习有关这方面的练习。 二、复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法,那么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

生:第一步要分级,用逗号或虚线隔开,从高位往低位读起。 2.亿级、万级和个级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如:4005 2136(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

1084 3005 2019(一千零八十四亿三千零五万两千零一十九) 师:亿级多了一个亿字,万级多了一个万字。 3.复习中间和末尾有零的读法。 ①每一级的末尾有零。

如:789 0000 读作:七百八十九万 45 0000 0000 读作:四十五亿 师: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②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情况。

如:4005 2136 读作: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

1435 0871 0532 一千四百三十五亿零八百七十一万零五百三十二 师:零放在什么位置要读?

生:每一级前面和中间的零都要读。 师:中间两个零或多个零要怎样读呢? 生:都只读一个零。

4.请同学把读法的法则在总结一遍,然后全班读一遍加深印象。 三、复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的写法,那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

生:第一步要判断最高位是那一位,从最高位写到最低位。 七千万零五百(7000 0500)

2.师: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该怎么办?谁举一个例子。

生: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应该用零占位。如:五百二十一万(521 0000) 3.师:是不是读零的地方都写一个零?七千万零五十。(7000 0050)

生:要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往下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六百万八千(600 8000) 4.请同学总结写法,个别请,这里比较简单,可以请中等的学生回答。 四、比较大小

- 19 -

师:在比较大小的时候,我门应该怎么做?第一步?有几种情况? 生:第一步分级。

师:如果数位相同和不同怎么办? 看题目:20 8090>20 0809

生:数位相同时,要从最高位比较,如果最高位相同,就一步一步的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生肯定,如果学生回答不完整,可以请同学补充。 如:1900<2万

师:如果碰到这样的数时,应该怎么办? 生:可以先把2万化成阿拉伯数字。 师:然后在按照比较的方法。 如:3458<123456

生:数位不同,只要看数位多的数,那个数就大。 五、省略“亿”“万”后面的尾数 1.整亿整万的数。

如:470 0000=470万 127 0000 0000=127亿 师:这样的数要怎样省略?

生:整万的数要省略四个零,后面加一个万字,整亿的数要省略亿后面的八个零,加一个亿字。 2.求近似数

如:1292 4800≈1292万 2 7200 0000≈3亿 35 0720 0000≈35亿 师:求近似数要怎么求?

生: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万字。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亿字。 在这里要重点强调整数和近似数是不同的,要注意符号。 六、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回去好好复习。

第十五课时 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难点: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关键: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数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第一关:明辨概念。(以抢答形式出现,师给予点评) 一、填空。

⑴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 ⑵从个位起,第五位是(万位),计数单位是(万),第九位是(亿位),计数单位是(亿),第十二位是(千亿位),计数单位是(千亿)。

⑶1702030009是(10)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十亿位)。

- 2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育部审定201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4)在线全文阅读。

教育部审定201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8979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