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
收批,不足400立方米或600吨时按一批进行取样,一验收批取样一组数量为22kg,取样方法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达到相等的试样8份(11kg以上)搅拌均匀后用四分法缩分至22kg组成一组试样。
⑶ 砼取样及养护:
同一工作班、同一配合比砼每100m3为一取样单位,每次浇筑量超过1000m3,按200m3为一取样单位;每一取样单位留置试块四组,一组为28天标准试块,一组为同条件试块,另两组为拆模试块和备用试块。
砼试块制作:
砼试块制作时采用振动台振捣密实成型后,按养护条件的不同放置,对于同条件试块,必须在现场制作,同条件养护。现场搅拌的砼应随即抽查砼的坍落度,确保达到使用要求。保证砼质量达到规定技术指标。
砼试块养护条件:
施工现场设置标准养护室,控制标准养护室温度在20±3度,相对湿度控制在90%以上,同条件养护即采用取样结构相同的条件进行养护,拟在施工现场选择合适的区域放置同条件试块。
⑷ 钢筋原材取样:
由项目工程师及项目专职试验工程师监控,先进行外观检查,根据物资部提供的材质证明,钢筋同炉号按同一规格、同一进场批次、符合组批规定的、每60吨为一批进行原材试验取样,不足60吨亦为一批进行取样试验,填写好正式试验委托单,送指定的试验室做原材试验;选择钢材的取样方式,每组试件取每个规格的钢筋,取拉伸和冷弯试件各2个(端头去掉500mm)。
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
第 11 页 共 11 页
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
⑸ 砂浆:
砂浆的原材料检验与砼基本一样,制作试块时填写砂浆试块制作记录,并在养护室标养;送检时填写试验委托单送样。
⑹ 回填土:
回填土试样由试验员用环刀法在现场每15—20cm厚取一次,并将试样送到试验室做土壤干密度试验和土壤击实试验。
1.3.1.4 计量控制
由项目工程师领导日常的计量管理,按照公司的工程计量工作程序的有关规定进行控制。
计量检测设备在使用前,应检查其状态标识,状态标识不清或到期的设备,应及时送检,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所用的经纬仪、水准仪测量仪器,必须有足够的测量精度,经专门的计量部门检定,以保证施工测量放线的准确度。
施工所用卷尺必须经过检定,测定出消除误差的标准,作为施工长度的测量的标准尺,并与其他测量仪器保持测量精度的统一。
用于控制材料和施工质量的卡尺、角尺、水平尺等,必须按规定定期送检,防止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并做到正确使用。
施工中的各种材料重量、流量计量和电气参数等检测的计量器具、仪表必须保证相应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并加强使用管理。
1.3.2 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严格依据《测量规范》GB50026—2001标准执行。施工测量放线工作是联系设计与施工的纽带,准确的施工测量控制网、可靠的施工测
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
第 12 页 共 12 页
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
量是正确实现设计意图的前提,也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工期的首要条件。施工测量必须紧密配合施工,并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测量工作包括轴线投测、标高传递、垂直度控制、水准测量、建筑物本身的变形、沉降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该工程施工完全符合设计意图及规范要求,确保工程质量优质,防止因测量放线的差错造成损失,我方认为测量放线时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3.2.1 测量准备工作
⑴ 测量人员:本项目配备2名专职测量人员,持证上岗。
⑵ 本工程投入的测量仪器在使用前均送计量器具检测部门进行检测,以确保测设精度。
1.3.2.2 施工平面控制网
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规划放线桩、水准点以及总平面图,用经纬仪建立该工程施工定位测量控制网,在测设工作中严格进行小三角闭合差调整。
根据定位控制网,在距基础外轴线2米范围外设平行于建筑物、水平的龙门桩,标志建筑物各大角的轴线引桩,并用经过尺长和温度改正的钢尺划分各轴线的控制点。按顺序做好建筑物的主要轴线定位线的控制。
1.3.2.3 标高传递
标高传递主要采用钢尺(经温度、尺长改正)沿结构外墙、大角向上竖直引测。在引测时,运用标准水准点(甲方提供),测出±0.000位置,标高传递用钢尺(经尺长和温度改正后)沿铅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画出水平线。引测点由三处分别向上传递,当三个点的标高差值小于3mm时,应取平均值,否则应重测。
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
第 13 页 共 13 页
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
1.3.2.4变形观测
因本工程为人工挖孔桩基础。为明确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和竣工后建筑物各部位的变形以及在施工时周围原有建筑是否发生变形(是否发生开裂、倾斜、位移和不均匀沉降等)必须做好变形观测,并详细记录。为保证变形观测成果的精度,测量时重点放在:
⑴ 完成到±0.000后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⑵ 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每完成一层结构进行一次沉降观测,装饰阶段观测周期为一个月一次。若建筑物沉降趋于稳定且无不均匀沉降,则观测周期可适当延长。每次观测均应做好观测记录,竣工后同资料一起移交给业主。不得漏测或补测。
⑶ 变形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变形观测点,其点位必须稳定。
⑷ 测量时做到四定:定人、定仪器、定水准点、定测量方法和路线。 1.3.2.5 整理测量资料
⑴ 画好建筑物施工平面图,在图上标好观测位置及编号。所有的测量过程都以测量记录的形式进行标识,记录并有质量员、技术员复测签字。
⑵ 测量员填写工程定位记录、水准测量成果记录,沉降观测记录及汇总表及时分发给技术、质量部门作为通知复测文件。
1.3.2.6 测量的纠正
⑴ 建立复测制度,当技术员和质量员复测成果与现场测量成果不一致时,重新进行测量、复测,并检查测量仪器是否正常,必须做到成果一致。
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
第 14 页 共 14 页
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
⑵ 测量时应进行放线、水准闭合调整,纠正人为的误差。 1.3.3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 1.3.3.1 施工程序: 1.3.3.2 放线定桩位及设置水准点:
根据施工平面图及总平面图、现场坐标点用经纬仪与钢卷尺确定二条横向控制线、两条纵向控制线。根据控制线依次放出所有桩位,钉上木桩,并以木桩上的铁钉作为标记,用砼固定木桩。以桩身半径加护壁厚度为半径画出上部的圆周。撒石线作为桩孔开挖尺寸线。桩位线定好之后,经有关单位共同检查验收,合格后再行施工。标高由甲方指定基准高程用水准仪引测至施工现场,做一永久性水准点,并用砼加以保护。
1.3.3.3工艺流程:
放线定位及设置水准点→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护壁模板、放附加
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
第 15 页 共 15 页
挖孔降水 成孔深度超过10m,设通风装臵,加强安全检查 桩 定 位 桩顶护壁 桩标 心于 控护 制壁 线顶 人计工每成节孔深至度设 检查成孔尺寸 检查垂直度 砼 护 壁 重复 钢筋笼制作 挖至设计深度检查土质 扩孔并检查 立即浇封底砼 吊入桩钢筋笼 浇灌桩身砼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