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杭州市第二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报告书(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DN400、DN300两管道外排城市污水管道;正常季节全部自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

管理生活区位于青龙坞口,建有环境监测站、办公楼、机修间、职工食堂、材料库等,建筑面积约1600m2,为填埋场的有效运转提供保障。

填埋场区内现有三条生产运输主要道路,三条公路中既有进场公路又有场内运输专用路,可满足第一填埋场生产、管理需求。经垃圾运输专用路可分别抵达第一填埋场的65m、77.5m、90m、102.5m、127.5m、140m、152.5m和165m等标高处设置的倾卸平台。

(4)环境监测

填埋场设有专门的环境监测站,负责监视填埋场运行对周围地下水、地表水、空气环境的污染动态,同时对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质进行管理监测,以调控污水厂处理效果。每年4~10月对场区及周围环境苍蝇密度进行监测,以指导灭蝇工作,保证环境卫生。

2.2.2 主要污染控制措施及环境影响回顾调查

2.2.2.1主要污染控制措施

杭州市第一垃圾填埋场主要污染控制措施有:

(1)填埋场截污坝采用帷幕灌浆防渗系统防止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并设有污水处理厂,采用两段式活性污泥法对渗滤液进行生物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2)垃圾填埋作业严格执行作业单元逐日覆土填埋,有效控制恶臭物质的扩散。

(3)填埋场建有完整的排气导渗系统,为使填埋气体资源化,填埋场建立了填埋气体发电厂,有效的减少了填埋气体进入大气量。 2.2.2.2污染控制措施及环境影响回顾调查

(1)渗滤液处理设施

渗滤液是城市垃圾填埋场最主要的污染源,其产生量受垃圾本身含水量、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填埋方式等诸多因素影响,降雨是影响渗滤液产生量的直接因素。据第一填埋场多年运行记录,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为38.91万m3/a,平均为1066m3/d。

垃圾渗滤液组分十分复杂,且随填埋年限的增长,各污染因子浓度也是较大幅度的动态变化。据第一填埋场渗滤液历年常规监测结果,进污水处理站渗滤液主要水质指标为表2-1。

表2-1 第一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主要水质指标

单位:mg/L 项目名称 pH CODCr BOD5 SS TN TP 浓度范围 6.7~8.2 240~30300 28.9~8390 4~660 55~1493 0.37~20.32 平均值 7.7 3059 1217 260 1180 6.84 第一填埋场建有日处理能力为300 m3的渗滤液处理站,采用二段法生物处理工艺,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2-1。

图2-1 第一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流程图

由于渗滤液组分负责,污染物浓度高,处理难度较大。据2000年4月11~12日,对污水处理站运行效果进行了跟踪监测,得到污水处理站进出水质情况见表2-2。

表2-2 垃圾渗滤液处理站进出水质及统计结果一览表 序号 进水 出水 进水 出水 进水 出水 进水 出水 进水 出水 进水 出水 进水 出水 pH 7.98 7.22 8.08 7.42 8.01 7.59 8.05 7.89 8.03 7.90 8.05 8.03 8.03 7.22 / / / CODCr (mg/L) 3300 1370 3390 1360 3450 1340 2050 1290 2070 1360 2030 1240 2715 1370 49.54 300 1000 SS (mg/L) 120 84 220 68 160 57 440 185 390 165 260 110 265 84 68.3 / / NH3-N (mg/L) 1150 664 1110 425 1170 415 1260 481 1210 476 1200 481 1183.3 664 43.9 25 / 总大肠菌群数 (个/升) ≥23800 23800 ≥23800 23800 ≥23800 2300 ≥23800 23800 ≥23800 23800 ≥23800 2300 ≥23800 23800 / *10-1~10-2 / 1 2 3 4 5 6 平均水质 平均去除率(%) GB16889-1997 二级 GB16889-1997 三级 *GB16889-1997二级标准控制指标为大肠菌值。

由表可见,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效果不佳,处理出水无法达到相应排放标准要求,该实测结果与第一填埋场日常监测结果基本相一致,这说明对污水处理站的改造和完善已成为极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此外,据日常统计,由于污水处理站能力偏小,在全年产生的38.91万m3渗滤液总量中,仅有约11万m3经过了处理,约有27.91万m3渗滤液未经处理直接排放(2001年3月前直接排入沿山河,2001年3月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综上所述,现有第一填埋场渗滤液发生、处理、排放源强见表2-3。

表2-3 第一填埋场渗滤液发生、处理、排放源强表 项目 发生量 处理削减量 排放量 水量 (万m3/a) 38.91 11 38.91 CODcr (t/a) 1190.3 193.0 997.3 BOD5 (t/a) 473.5 126.2 347.2 SS (t/a) 101.2 19.4 81.8 NH3-N (t/a) 459.1 57.2 401.9 (2)填埋场排渗系统和帷幕灌浆防渗措施

为防止渗滤液对场区地下水的污染影响,第一填埋场设计采用了排渗(导气)系统和帷幕灌浆防渗设施。其中排渗(导气)系统有横贯库区底部敷设的两条主盲沟、排水井—排水管及若干条次盲沟和竖向排渗导气井组成,另外竖向每25m高程加设水平向盲沟与坝外坡排水沟连接,以保证在垃圾层产生的渗滤液顺利排至污水调蓄池,尽可能减少渗滤液在库区的滞留时间,避免对地下水的不利影响。此外,第一垃圾填埋场还设置了垂直防渗系统,即在库区下游的截污坝设有帷幕灌浆系统,以防止渗滤液对库区下游地下水体的不利影响。

在第一填埋场截污坝下游20m与60m处布设1#、2#两个地下水常规监测井,据近10年观察显示,地下水没有明显的污染影响。

(3)填埋气体收集处理系统

填埋垃圾中的动植物易腐组分,由于微生物的厌氧分解作用而产生大量的填埋气体,其主要成分为CH4和CO2,还含有少量的H2S、NH3等恶臭物质。但不同填埋场因垃圾组分、环境湿度、填埋时间、填埋场容积等因素,填埋气体组分有较大差异。

由于填埋气体的排放会引发诸多环境问题,如其中CH4气体既是爆炸风险源(与空气混合爆炸限为5~15%范围),又是引起全球趋热的温室气体;其中H2S、NH3气体则为恶臭物质,排入空气后,将使作业场所的周围环境变劣,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为控制填埋气体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最低限度的回收资源,自1994年开

始,由加拿大环境技术公司与第一填埋场合作,进行了填埋气体利用的研究。据现场试验测试结果,第一填埋场单位垃圾最大产生填埋气体量为125.6m3/t,填埋气体中CH4和CO2组分约占总量的99.5~99.9%,而H2S和NH3约占0.2~0.4%,见表2-4。

表2-4 第一填埋场填埋气体组分分析结果 组分 体积(%) CH4 63 CO2 36.7 H2S 0.1 NH3 0.1 O2 <0.1 1998年10月,中加合作的填埋气体发电厂正式投入运行。电厂安装2台美国卡特波律公司的G3516LE低热值燃气发电机组,每台额定出力970KW。填埋气体通过在填埋区平台钻挖的29眼气井,经DN300HPDE管道输送至发电厂。据运行实践评估,由于现有填埋场表层覆土密封性不佳,导致部分垃圾层形成好氧环境,再加雨水淋溶后,大量有机物随渗滤液带走,因此使填埋场实际产气量偏低,经实测目前第一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发生量约3.3万m3/d(1350~1400m3/h),其中收集发电系统采气利用率约达70%。据此,现有第一填埋场填埋气体污染物发生量、处理去除量和外排量情况列表2-5。

表2-5 第一填埋场填埋气体污染物发生量、处理去除量和外排量情况表 项目 发生量 处理去除量 外排量 CH4(m3/d) 20790 14553 6237 H2S(m3/d) 33 23.1 9.9 NH3(m3/d) 33 23.1 9.9 为观察与评估填埋场作业对环境空气的影响,第一填埋场在生活区和作业区设有恶臭污染物和TSP质量监测站,据1992~2000年间监测得到数据可知,生活区NH3和H2S浓度除1994年以前出现相对较高外,1994年至2000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且基本控制在前苏联居民区中有害物质最大允许浓度范围之内;而TSP浓度各年基本维持在相同水平,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超标范围为2~3倍。 作业区H2S、NH3和TSP浓度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杭州市第二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报告书(5)在线全文阅读。

杭州市第二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报告书(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7373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