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键入文字]

(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 其他小组的补充。 (3)统计降水量的小组:出现了哪些类型的降水?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其他小组的补充。 三.综合分析 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能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吗? 这段时间里的这些天气现象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 四、教学反思: 以《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一课结束了四年级第一单元的教学,教学效果是一个班比一个班好些。

上午,四(3)班的课上得很不理想。究其原因,其一没能及时督促孩子记录天气日历;其二急着处理两件临时冒出来的小事而忘记了在课前去了解学生整体对于天气日历的记录情况。

上完了《天气日历》后,我让每位学生按照课堂指导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将数据记录在书本上“我的天气”的表格中。我只是在每次上科学课的时候才想起问他们的记录情况,平时我几乎没有去过班级过问,我似乎也忘记了这件事。

上课了,我努力平静了自己的情绪,展示给学生最阳光的一面。孩子们的记录很糟糕,一个班级只有三个孩子和我一样记录了从9月14日到今天的天气日历。我请三个完成任务的孩子分别给大家说说记录天气日历半个月以来的天气状况,和我的记录基本一致。

由于多数孩子不能亲见记录符号与数据,仅凭听很难记住这么多的天气情况,很难归纳出半个月的天气变化,只能给出他们一些记录状况。

最后利用PPT课件,将天气日历的几个内容进行一下总结吧。下午吸取了经验与教训,又通过一个中午的自我调整,重新设计了课堂PPT。

为了避免学生无从下手的局面,我将自己记录天气日历以图片的形式在PPT中展示,方便学生能直观地看到了半个月的天气信息。

PPT的展示,学生能很快从气温、云量、降雨量、风速等几个方面对天气进行总结分析,认识到我们本地区9月下旬的天气变化情况,气温较稳定,高温基本维持在30℃左右,低温一般保持在22℃,最高一天是9月20日达到34℃,多云天气为主。孩子们能一目了然地找到半个月来的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17℃。9月22日起,开始降温,降温幅度比较大。还清楚地了解到了风向和风速及其他一些天气信息情况。

21

[键入文字]

课上,还指导他们根据5天的降雨量绘制柱状图。 下午的2节课,上得比较顺利。

吸取经验教训:像本单元这样布置学生中长期记录的任务,作为教师一定要及时督促,否则只是一句空话,流于了形式,直接影响后面的教学活动。

二、溶解

一、教材简析:

⒈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本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是溶解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溶解。这一课的学习,为后面研究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等知识提供感性和理性的基础。本课教材呈现了三个活动:活动(一),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不同,认识溶解这一概念。活动(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通过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加深对溶解和不溶解的理解。活动(三),通过学习使用过滤的方法,理解溶解的本质。

二、教学背景: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如把少量的糖或盐放在水里,就会慢慢化掉,类似这样的现象学生们都见过,甚至亲手做过。部分学生也听说过溶解一词,甚至已经在生活中使用它,但还不能准确地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也还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溶解。本课从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到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中去。通过观察、比较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三、教学设计: (一)科学概念: 知道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不容易溶解的教 学 目 标 物质可用过滤的方法把它从水中分离出来。 科学词汇:溶解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水中混合物。 科学方法:观察描述 过滤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探究溶解问题的乐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实验。 22

[键入文字]

核心价值观:探究的兴趣 细致观察的习惯 教 学重 难点 教 具 泡好的糖水、过滤装教 学置。 学 具 说明与提醒 重点:观察、比较、描述食盐、沙和面粉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与不溶解。 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有哪些异同。 玻璃杯6个、水、沙、1.泡好的糖水要卫生,并保证一次食盐、面粉、滤纸3张、漏斗1只、筷子性,让一名同学尝。 2.在学生操作实验习惯较好的情况准 备 3根、铁架台1个。 下,可以用玻璃棒代替筷子。 3.沙要事先清洗干净。 教 学 流 程 情景导入 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用过滤的方法加深认识 唤起原认知别 活 动 过 程 基 础 设 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带了杯糖水,指名尝一尝,并说说尝到的味道。 2、师:水怎么变甜了呢?(加糖)怎么没看到水中的糖呢?(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可能说化了,也可能说溶解了,这时教师可告诉学生糖在水中化了,也就是糖在水中溶解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溶解。 板书:溶解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实验、观察、比较食盐、沙在水中的变化。 (1)教师提出实验方法、要求。 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装水的玻璃杯里,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会儿用筷子轻轻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静静观察一会儿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溶解需要一定的过程。) (2)学生小组动手操作实验并观察。 (3)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23

初步认识新概念 加深理解新概念 理解溶解和不溶解的本质区个 性 设 计 [键入文字]

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是怎样的?(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4)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判断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哪些现象使我们判断沙在水中没有溶解?(板书 “现象”、“结论”的具体内容) (5)小结:物质在水中溶解有哪些特点? 2、观察面粉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1)教师讲解:通过刚才的观察和比较,同学们知道了像食盐这样放在水里经过搅拌看不见了,就是溶解。像沙在水里经过搅拌还能看见颗粒就是没有溶解。那么面粉在水里又会怎样呢?猜猜看。 (2)引导学生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 (3)小组实验验证: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有较多水的玻璃杯里,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中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4)汇报交流。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是怎样的?在水中的变化到底是接近于食盐还是沙?(学生可能会有争议) (5)教师:要判断面粉在水中溶解了没有,它在水中的变化到底是接近于食盐还是沙,我们不必着急。请两组同学的面粉混合物放到讲台来,我们待会儿再观察。 3、用过滤的办法分离三种在水中的物质。 (1)引导语:为了进一步观察、判断,实验室里采用了一种更科学的办法——过滤。老师这里有一种纸,叫滤纸(出示滤纸),我们将食盐、沙、面粉与水的混合物,用过滤的方法进行过滤,然后观察比较食盐、沙和面粉是否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2)教师演示 教师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两低两碰”:“两低”滤纸的边缘应比漏斗口低;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两碰”漏斗下端碰烧杯内壁;玻璃棒指向三层滤纸那边。并讲明注意事项: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为节省时间,只要到满一次就够了。 (3)学生实验,教师个别指导。 (4)汇报交流实验观察到的结果。 着重观察和比较两处:一是滤纸上有没有留下什么?(面粉和沙的颗粒,食盐却没有留下颗粒。)二是流到了下面杯子里的液体(面粉和沙与水的混合物中流下的十分接近于水,而食盐和24

[键入文字]

水的混合物中流下的却是盐水)。 (5)小结:通过过滤的方法,我们知道在水中溶解的物质不会和水分离开来,在水中不能溶解的物质会和水分离开来。面粉在水中更接近于沙,不会溶解于水。(填入表中“不会溶解”) (6)观察放置在讲台上的食盐、沙、面粉与水的三杯混合物,问: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这样?说明了什么? 三、归纳整理,课外延伸。 1、通过今天的实验研究,你们学到了什么? 板书: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回家调查一下,家里的哪些东西会溶解在水里?哪些不会溶解? 板 书 设 计 现象 食盐化了,看不见了 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沙在水中没有化,水变混了,面粉最还能看见 沙在水中不会溶解 后沉到水底了 面粉在水中不会溶解 溶 解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食盐放入水中 沙放入水中 面粉放入水中 结论 课外1.用学过的方法判别,生活中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里。 活动 2.仔细观察物质是怎样溶解在水里的。 1. 学生可能对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现象进行观察描述时抓不住关键地方说,教师应突出对生成比中观察。 预见 2. 每组都完成三种物质的过滤实验可能时间不够,可以让临近组分工完成。明显看出沙不能溶解于水的,也可不过滤。 课堂1.学生能否在比较观察中正确描述三种物质在水中的异同。 评估 2.学生能否明白做过滤实验是为了帮助我们进一步判别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四、教学反思: 溶解看似比较简单的一个生活现象,学生在生活中也有一些生活经验,如看到糖和食盐等“化”到水里的情形,但要真正弄清楚溶解的概念也并不简单。所以在设计这堂课时要注意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建立溶解的念。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5)在线全文阅读。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5137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