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入文字]
相应的日期栏内。 出示“温度记录表”,指导学生用填充图(描竖条)的方法记录当天的气温。 告诉学生,从今天开始,每天都要把天气现象像这样记录下来。然后讨论怎样分配每天的记录任务,根据学生的讨论明确分配任务的方案。统一确定每天在什么时间观察天气。 三、教学反思: 我们的生活与天气息息相关,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相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但是他们还不清楚天气的基本特征,不知从那些方面描述天气,当问及“今天天气怎么样?”的时候,他们往往回答“今天真热,我都冒汗了”“风把树枝吹得直晃”等。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用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描述天气,并且意识到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由此展开“天气日历”的学习,使得他们的兴趣更加浓厚。 通过天气符号的认识和学习,让学生具体去制作天气日历表。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东南风、西北风等术语及天气符号反映在天气日历表中,并根据日历表统计一季度、一个月、一周的天气情况,以后分析“天气日历表”上搜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让学生了解天气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哪些影响,我们该如何去做,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⒊温度与气温
一、教材简析:
气温对天气的影响很大,并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学生每天测量到的气温,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气温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在本课中,教材通过“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气温的测量”两部分来开展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在同一时间里,室内和室外的温度不同,室外不同地方的温度也不同;同一地点,一天中的温度也在不断变化。要研究气温的变化,首先要明确平时所说的气温是在什么环境下测定的等。
二、教学背景: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掌握了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在本单元的第1课和第2课中,学生开始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在本课将进一步巩固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技能。为了提高学生们测量温度的准确性,教师有必要对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进行指导:1、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尤其是一小格代表多少摄氏度。测量时需将温度过计放置在测量环境一段时间,待液
6
[键入文字]
柱不再上升或降低时再读数。3、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三、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难点 教 学 准 备 课件 教具 学具 1、课前布置任务,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2、每组1支温度计 3、每组1张温度填充图 教 学 流 程 复习温度计 → 室内外温度 → 比较室外不同 → 分析比较一天 使用 测量与比较 地点的温度 中的气温 活 动 过 程 基 础 设 计 (一)导入 1.出示冬天和夏天两张不同的图片,让学生体会温度的不同对我们的影响, 师: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题:今天我们就要共同来研究如何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 (二)巩固温度计的使用 1.师:气温可用温度计来测量。出示课件:(图)温度计 师:还记得怎样使用温度计吗?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要注意什么?请生说说,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说明。 (安全问题、温度计的拿法、怎样读数、刻度含义) 7
(一)科学概念: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二)过程与方法: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重点:通过比较,能选择合适的测量气温的地点。 难点: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说明与提醒 1、各组的温度计最好选择同一类型,且保证它们的初始温度均一样。 2、各温度计对温度的敏感度要一致,可先将它们放到同一杯热水中,检查上升速度及最终温度是否一致。 个性设计 [键入文字]
2.出示课件:各种温度的温度计 师:你能读出它的温度吗?请生读一读,进一步了解温度计刻度。 3.现在我们用手握住温度计的液泡,待液柱不再上升时,读出温度。 各组取温度计,实测。 师:刚才测的是什么温度?液柱变化有什么特点? (液柱先上升,再稳定,说明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需要有个变化过程,在实测时,约需等待2分钟后再读数) (三)探究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师:你们认为今天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气温一样吗?哪个会高一点?请生回答,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2.师:我们可用什么方法来验证? (分别测量室内外温度,再比较数据。) 3.师:现在我们先来测一下室内温度。生实测。 4.交流室内温度数据,简析数据略有不同原因。 5.师:室外我们可选择什么地方来测气温?确定测温地点、分组,并强调安全问题 6.小组选择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记录所测温度。 7.汇报数据,并分析 师:室内外的温度相同吗?哪儿的温度高(低)?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 (室外) 师:室外背阴处与向阳处的温度一样吗?哪个地点温度高(低)?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 8.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四)分析比较一天中的气温 1.师:同一时间里,室内和室外的温度是不同的,室外不同地方的温度也是不同的。那么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气温一样吗? 2.请小组拿出事先测量好的一天中的气温统计表 师:一天中的气温什么时候最高?什么时候最低? 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3.小组汇报交流。 4.师: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测量气温?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 早晨 上午 中午 下午 傍晚 早上到校后 大课间后 中饭后 两节课后 放学后 8
[键入文字]
7:30 9:10 12:00 14:10 16:10 (五)课外延伸 不同的天气,同一时间天气的变化规律都一样吗?怎样验证?请各组分别测量晴天、多云天、阴天、雨天等情况下一天中各时间段的气温,并记录。这单元结束时,我们来分享研究成果。 温度和气温 板书设计 大气的温度:室外阴凉、通风处 ......同一时间 室内室外温度不同 同一时间,室外不同地点温度不同 同一地点,一天中气温也不同 课外1.课前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活动 2.课后测量晴天、多云天、阴天、雨天等情况下一天中各时间段的气温,并记录。 1、学生对气温为什么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处,理解时会有所困难,教师可结合当生成预见 天的气象预报来让学生认识到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接近当天的温度。 2、温度计温度稳定后才可读数,这一点需让学生认识到等待的必要性。 3、由于前一天布置的一天中的气温测量记录前还未讲过气温测量的地点的同一性,气温的变化规律可能会跟预见有出入,建议课前任务时可约定一下。 课堂1.学生是否会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评估 2.理解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能选择并测出室外不同地方的气温。 四、教学反思: 在这一课的准备阶段,我产生出太多的疑问:
首先,对于课题的理解——《温度与气温》。如果仅仅从课题上来看,这一课在科学概
念方面应该让学生明确“温度”、“气温”这样两个概念。但是,在我们的教师参考书以及教材中,对于此一问题都未加以明确。
其次,对于教学仪器的选用。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在测量气温时,我们应该选择——气温计。普通温度计和气温计是有细微差别的。这一点在我们的教学参考书中也没有加以明确。
再次,关于气温的变化的记录,教科书及参考资料把每天气温的变化用\柱状图\来表示,但是到初中、高中及大学气温的变化都是用平滑的曲线来表示的,这样学生将来的衔接会不会让学生觉得学错了、教师教错了或者其它方面的原因;就和婴儿学儿语然后长大了再改正常语言一样增加学生的负担,其实平滑的曲线并不见得比柱状图难理解。
还有“气温的测量”这一教学环节中,“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这一活动的安排。在教师教学中建议:“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我认为并不可取。因为学生只有通过本课的学习才能明确认识到“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即通过对测量的温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如果在课前进行布置,就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
因有着上述疑问,在实际教学中我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
9
[键入文字]
首先,对教科书的引语简单调整:“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气温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然后,回顾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在此基础上,出示气温计,让学生观察气温计,交流使用气温计应该注意的事项。继而,进行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通过对测量的温度进行比较和分析,引导学生明确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的气温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其中,教科书安排的“气温的测量”这一环节中的第一部分,移至“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环节中段。“气温的测量”的第二部分,改为拓展活动,另找时间总结。
⒋风向与风速
一、教材简析:
风的观测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我们无法看到风,只能借助其他事物来感受风的变化。
第一部分:风向和风向标。对有些学生来说,确定风向是困难的事,他们不清楚该是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向,还是把风吹去的方向确定为风向。教科书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指导。需要指导学生明确: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描述。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第二部分:风速和风速等级与怎样描述风速。风的速度是以每秒风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它有3~4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上,辐条在风吹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风的速度。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蒲福风力等级”。
二、教学背景:
天放风筝的时候我们能感受到风的大小和风往哪个方向刮,这与气象学上的风速和风向类似。本课中,学生是通过观察风吹动小风旗的状况,确定风速的三个等级,并用这种方法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风的观察和记录。
三、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一)科学概念: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二)过程与方法: 自制建议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