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计算机教室管理软件要提供教室管理系统功能,教师机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对各终端的实时监控、管理、屏幕广播、师生互动交流等;
5. 数字化语音产品要具备高音质、低噪音、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语音清晰自然,无延迟、断裂现象;
6. 每个计算机终端的上网速度要满足正常教学需要; 7. 计算机教室的施工、布线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8. 要有专人负责计算机教室的管理和维护,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十四) 教师备课室
教师备课室是教师进行电子教案编写、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资源搜索、程序开发、电子阅览、观看课例等活动的信息化环境,建设要求如下:
1. 教师备课室的建设数量应以满足学校教师备课的实际需要为基本要求;
2. 教师备课室内的计算机数量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和应用需求选择性配备;
3. 每台计算机上需要安装常用的课件制作软件,实现电子备课功能;
4. 教师备课室内电子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实际备课需求,属于同类产品的主流配臵,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
5. 教师备课室的施工、布线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6. 要有专人负责教师备课室的管理和维护,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十五) 录播教室
录播教室是增加录制和播出设备的多媒体教室或计算机教室,建设要求如下:
1. 录播教室录制的课堂教学,应支持视频流媒体和三分屏格式;
2. 录播教室要能支持网络实时直播及录像存储; 3. 录播教室录制的课程,要画面清晰、流畅;
4. 录播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远程教学和微格教学的实际需求,属于同类产品的主流配臵,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
5. 录播教室的施工、布线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6. 要有专人负责录播教室的管理和维护,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十六) 其他数字化环境
其他数字化环境是指除了学校经常用到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教师备课室、录播教室等以外的各种信息化环境。这些数字化环境不一定都要单独建设专用场所或教室,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在已有的教室内通过增添设备或软件,实现其应有的功能,建设要求如下:
1. 建设校园数字广播系统,及时传播校园资讯; 2. 建设数字化校园电视台,丰富和传播校园文化; 3. 建设数字校园安全防护系统,保障师生人身和校园财产的安全;
4. 建设数字化阅览室,方便师生随时随地阅读;
5. 建设数字探究实验室,鼓励学生开展科学探究,体验探究过程;
6. 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便利广大师生的校园生活。
八、 保障机制
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持续推进和创新发展离不开相关机制的保障。本指南从组织架构、信息化领导力建设、资金投入、人员培训、制度建设等方面对保障机制进行规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建设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完善。
(一) 组织架构
1.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数字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加强对数字校园建设工作的领导;
2. 设立学校信息化主管职务,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教师队伍;
3. 地方电教机构参与数字校园建设的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保障数字校园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十七) 信息化领导力建设
1. 学校领导应具备很强的信息化意识,把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当作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2. 学校领导应具备良好的信息化决策与规划的能力,能结合学校的特点与条件、根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提出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与主要内容;
3. 学校领导应具备良好的信息化组织与管理能力,为教师和学生创设有利于信息化应用和发展的条件和氛围,制定有效推进数字校园建设的保障制度;
4. 学校领导应具备良好的学校信息化评价能力,能使用多种方法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方面(基础实施、学习资源、应用系统、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学生信息化学习水平等)进行评价。
(十八) 资金投入
1. 数字校园建设与运维的经费应列为区域教育事业专项资金,形成制度化的可持续的经费投入机制;
2. 硬件、软件(含资源)和运维(含培训)的经费投入比例合理,不能过于关注硬件投入,要加大应用和培训方面的经费投入;
3. 经费预算中应包括每年必要的运维经费。
(十九) 人员培训
1. 凡符合条件的在任教师全部参加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并达到合格要求;
2. 积极参加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培训服务;
3. 学校积极开展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各种培训,提高教职员工的教育技术与信息化素养。
(二十) 制度建设
1. 建立完备的数字校园管理规章,包括校园网络管理、多媒体教室管理、校园电视与广播管理、教师培训管理、经费管理等;
2. 制定鼓励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的激励政策,落实信息化教学的常规化;
3. 建立学校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和制度,鼓励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携手共建优质的、个性化的校本资源库。
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参考指标(征求意见稿)
为推进数字校园示范校的建设和应用,依据《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特制定《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参考指标》,从师生发展、应用服务、数字资源、基础设施等四方面对数字校园建设内容的具体指标进行规定,供各示范校在建设数字校园过程中参考。
一、 师生发展
表1 师生发展参考指标
建设内容
指标描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数字化校园国家标准(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