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清文章结构:老鹰和小鹰之间发生了几次对话,分别在哪些自然段,作上记号。 ↓
逐步学文:自由读,读懂课文意思;主动摆,检验对课文的理解;深入读,感受人物心情。(教具:图片等。) ↓
延伸:续编故事。渗透学无止境的道理,受到虚心好学,不断进取的教育。 ↓
学习生字:展示自己收集、制作的生字卡片,提醒大家要注意的问题。(教具: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 结 束
3、分析下列案例,说明该案例中是如何运用教学方法的?
《我最喜欢》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能用“满”“这里”“哪里”“真比……还多”自由拓展说话; (3) 能创造性的识记“满”字;
(4) 对大自然中繁多美的景物有美感体验,有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 理解“满”“这里”“那里”“真比……还多”的意思,理解全诗内容; (2) 练习用“满”“这里”“那里”“真比……还多”说话; 教学难点:
理解“比……还多”的句子;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观察大自然中具有繁多美的景物;
2、生字卡、帮助理解诗句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揭题
师: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你有没有发现这些美好的事物(播放配有音乐的课件),看:蓝天白云、落日飞虹、山川河流、怪石奇峰、花草树木、鸟兽鱼虫……世界这么丰富多彩,你最喜欢什么呀?
生答……
师:看来孩子们各有所爱。今天教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位名叫小芳的新姑娘(出示课件),想知道她最喜欢什么吗?
师:那我们就来学习她写的这首诗吧(出示课题),她在诗中会告诉我们的。 二、初读感知
师:赶快翻到90页,边读边找答案吧!首先要读准生字的音,读顺每句诗,开始吧!(生自由读书,老师检查自读情况)
师:知道“我”最喜欢什么吗? 生:“我”喜欢鲜花和星星。 师:有问题要问吗?
生:为什么“我”最喜欢鲜花和星星呢?
师:问得好!这就是我们学这首诗要重点讨论的问题。 三、导读感悟
(播放音乐、课件出示第一节诗,生不由自主地读了起来。) 师:“我”为什么喜欢鲜花? 生:因为鲜花很漂亮,很多。
师:诗中没有“漂亮”、“多”这些词儿啦? 生:诗里有“满地”这个词,满地就是多。
师:你太能干了,(给“满地”打上重音号)知道“满地”就是多的意思(板书:满地多)
师:谁来读读,可以加上动作表达你对“满地”的理解。 师:小诗人还用了什么词句来具体写花儿满地,花儿特别多?
生:可从“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看出花很多。(师给“这里、那里”加重音号) 师:不就是两朵吗?
生:不是,这里有花,那里也有花,到处都是花,数都数不清。 师:“这里、那里”也说明花儿满地,花儿多。还有吗?
生:“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也可以看得出花多。因为天上的星星已经很多很多了,地上的花儿比星星还多,当然就非常多了。(师给“比、星星、还多”加重音号)
师:你们能用朗读来表达满地都是鲜花,这里、那里都是鲜花,鲜花比星星还多吗? 师:花儿果真如此多吗?让我们亲自去看看夏天那满地的鲜花吧!(课件演示:旷野满地鲜花,师给画面配音读第一节诗,生感受到花儿的多,花儿的美,不断地发出赞叹声……)
师:大家都被花儿吸引住了。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点什么?或者对满地的鲜花说点什么?
生:我好象闻到了鲜花淡淡的清香,我很想到画中去闻一闻。 师:能加上“满”这个词来说吗?
生:满地的鲜花五颜六色:有红的、有白的、有紫色的、还有蓝的。 师:你能用感情朗读来表达自己的喜爱吗? 生读……
师:这么美的诗,能把它记下来吗?你可以闭上眼睛轻轻的诵读,也可以欣赏着画面美美的背,还可以大大方方的表演着背,怎样背着有滋味、速度快就怎样背。
师:(指板书)精彩的朗读让老师感受到夏天满地的鲜花真美,怪不得小芳最喜欢它! 师:白天,花儿开得热热闹闹;可是到了晚上——鸟儿倦了,蛐蛐困了,花儿睡了,小芳最喜欢什么呢?为什么喜欢呢?下面就请同桌合作学习第二节诗。学习步骤:读懂(带着问题读,不能解决的问题跟同桌讨论)——读熟——背诵,相信每一桌孩子都能在合作中取得成功!(生合作学习三分钟左右)
师:你读懂了这节诗吗?
生:我读懂了,知道小芳最喜欢晚上满天的星星,这里一颗,那里一颗,很美; ……
师:夜晚的星星同满地的鲜花一样,数不胜数,满天都是,所以小芳喜欢,对吗?(板书:满天)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第一节说鲜花比星星多,这一节又说星星比花儿多呢? 师:你真聪明,还发现了问题,是啊,究竟什么多呢?这不矛盾吗? 生:我认为星星多,星星在宇宙中,花儿在地球上,所以星星多。
生:不对,花儿和星星一样是数不清的,都那么多。(还有许多孩子想发言,有的甚至站起来)
师:(课件演示画面:满地的鲜花和满天的星星)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画;夏天满地的花儿能数清吗?夏天满天的星星呢?它们都多得数不清,小芳才用这样的说法来表达。
师:谁来有体会地读读? 生读……
师:语调:轻柔;语速:缓慢;动作:优美;感情:喜欢。让咱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吧!
生读。(有的闭眼吟诵,有的欣赏画面读,还有的边读边表演)
师:在你们的有滋有味的朗读中,我体会到夏夜那繁星满天的景色特别美,怪不得小芳最喜欢满天的星星!
师:这么美的诗,咱们把它记下来吧! 生:自由背诵。 四、拓展延伸
师:满地的花儿美;满天的星星也美。同学们,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因为数量多而美的事物。老师让大家课前进行了观察,现在咱们交流一下,好吗?
生:大自然中的树木又多又美; 生:天上的白云、鸟儿又多又美;
师:(出示课件)满海的鱼,漫山遍野的花草树木,满街的彩灯……你能尝试着用上“满”、“这里”、“那里”、“真比……还多”这些词句来表达吗?
生:满海的鱼儿,这儿一条,那儿一条,真比岸上的树叶还多。 生:满天的云彩,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地上的羊群还多。 师:你能把“满”字用到句子的后面,用得很灵活吗?
生:森林里满地的蘑菇真多,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街上的伞花还多。
生:树上的苹果真多,这里一个,那里一个,真比小朋友的酒窝还多。(还有许多孩子想说)
师:大家说的很精彩,有的同学还没来得及交流,怎么办?想记下来吗? 生:想!
师:练习六指出学习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咱们先来识记我们刚才在交流中用的最多的这个“满”字,好吗?
师:(课件演示):能看懂意思,有创意地记一记吗? 生:“满”可以这样记:两棵草浇了水,就长成了满地的草 师:你真聪明,怎样才能把“满”字写得漂亮呢? (指导书写)
师:通过学习。大家知道了小芳最喜欢的是——满地的鲜花和满天的星星,这些景物都因为多而美。在我们的生活中,因为多而美特点的事物无处不在,常常激起我们的喜爱之情。孩子们,用你明亮的眼睛去观察,并把自己独持的感受记下来,好吗?
生:好!
(0281)《教学论》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教学
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教材为中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中,通过沟通、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与自我发展的活动。 2、范例教学
通过典型事例和教材中的关键性问题的教授和探索,促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带动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性和普遍性的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 3、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就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领悟等),发现并获得学习的知识内容的过程。 4、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可观测的行为的形式来陈述的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活动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5、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而成的课程。 6、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
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7、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指没有明确计划的、广泛存在的、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的课程。 8、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是指那些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共同学习内容,它被置于整个课程的核心。 9、微型课程
微型课程是一种容量很小的课程,它一般是作为短期的选修课程,是建立在教师和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强调深度而不强调广度的课程。 10、长期课程
长期课程即容量较大的、常规的、一般持续较长时间(如一学期或一学年以上)的课程。 11、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又称“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学校课程”,它是由实施课程的学校自己决策、自己设计的课程。 12、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就是以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行的,以教科书为主要认识对象的,实现教学、发展和教育三大功能和谐统一的特殊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 13、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组合的结构形式。(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14、个别化教学
个别化教学是为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而设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15、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 16、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围绕某一教学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和活动程序。 17、自学辅导模式
自学辅导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模式。 18、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上的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19、信度
信度表示测验成绩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它是表明考试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20、效度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够正确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21、难度
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是试题对学生知识、能力水平适合程度的指标。 22、区分度
区分度是指试题对学生成绩的区分程度,即试题对不同学生成绩的鉴别程度。 23、档案袋评价法
档案袋评价法是指学生把自己有代表性的作品汇集起来,以展示自己的学习和进步的状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0281)教学论复习思考题(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