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1)《教学论》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题
1、教学 2、范例教学 3、发现学习 4、行为目标 5、学科课程 6、活动课程 7、隐性课程 8、核心课程 9、微型课程 10、长期课程 11、校本课程 12、教学过程 13、教学组织形式 14、个别化教学 15、教学设计 16、教学模式 17、自学辅导模式 18、教学评价 19、信度 20、效度 21、难度 22、区分度
23、档案袋评价法 24、导生制 25、形成性目标 26、形成性评价 27、总结性评价 28、表现性评价 29、课程评价
二、简答题
1、什么是道尔顿制?
2、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其基本做法是怎样的? 3、什么叫开放课堂?
4、程序教学的原则要求是怎样的? 5、教学的物理环境指的是什么? 6、教学的心理环境指的是什么? 7、教学环境的特点是什么? 8、教学设计的程序有哪些?
9、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当包含哪些要素?
10、课的基本操作程序是怎样的? 11、课堂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 12、教学模式的要素包括哪些? 13、教学模式的功能是什么? 14、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有哪些?
15、教师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16、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法
17、教师教学工作包括哪几种形式?
三、判断说理题
1、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观是指学生生命的成长与发展。 2、研究性学习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3、课堂教学活动中知识生成的特征,应该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本质性特征。 4、教育目标即教学目标。
5、教学目标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功能。
6、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应该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来源之一。 7、学科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一种主要的课程类型。 8、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是主辅关系。 9、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内容的手段。
10、直到目前,班级教学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11、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就是对学习需要的分析。
12、以某项测验应达到的目标为参照点的评价,是常模参照评价。 13、在教学评价中,要注意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14、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很低,教学评价应以教师的外部评价为主。
四、论述题
1、实现师生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前提和保证是什么? 2、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3、行为目标、形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优缺点。 4、教学目标确定的一般程序。
5、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6、综合课程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7、教学内容的微观组织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8、校本课程的设计。
9、为什么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不能由教师教的活动所取代的认知活动。 10、为什么“教”和“学”矛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 11、为什么说学生的学是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12、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什么? 13、教学过程的功能有哪些?
14、比较接受式教学和发现式教学的优缺点。 15、为什么说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16、贯彻与实施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7、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8、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9、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20、什么叫班级教学?班级教学有哪些不足? 21、分组教学的优点与缺点。 22、教学环境具有哪些功能? 23、传统座位模式的优点和缺点。 24、如何创设与优化课堂气氛? 25、如何优化师生人际关系? 26、教学设计的意义及特点。 27、比较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 28、上好一节课有哪些基本要求?
29、课堂纪律与问题行为常采取哪些管理策略? 30、如何为学生布置合理的作业?
31、学习任务的安排与管理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2、合作性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33、分层次教学模式的优点是什么? 34、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 35、教学艺术的个性特点有哪些?
36、制约教师教学艺术发展的内在因素有哪些? 37、制约教师教学艺术发展的外在因素有哪些?
38、教师教学艺术发展的创造性阶段有哪些主要特点? 39、当前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五、案例分析题
1、运用有关教学原理,对以下教学案例作出评析。
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8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笔画“ ”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国哺育我们成长,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看懂图意,并结合彩图理解字词 教学难点:体会诗的第二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
1、蓝天、白云、树林、小鱼、泥土、种了的道具。 2、课件。
3、生字卡片、录音机、古筝磁带。 4、中国地图。
5、其它动物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略)
第2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祖国哺育我们成长,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看懂图意,并结合图理解字词。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第二句包含的意思。 教学准备:
体会诗的第二句包含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你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 二、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分小组读,开火车读。 2、抽读词语卡片
蓝天 白云 家 树林 小鸟 泥土 种子 小河 鱼儿 我们 祖国 花朵 3、抽生读文 4、齐读课文
过渡:字会读了,词也会读了,课文也读通顺了,我们能把课文读得更好吗? 三、指导细读课文
(一) 1、抽读第一行,多抽几名学生读,选出读得好的介绍经验。 2、相机指导 (1) 边读边想;(2) 有停顿;(3) 有轻重缓急 蓝天/是/白云的家, ..
3、总结方法,让学生练习读二、三、四行。 树林/是/小鸟的家, ..
小河/是/鱼儿的家, ..
泥土/是/种子的家。 ..
4、抽生读,尽量多让学生展示
5、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为什么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河……泥土…… (1) 白云在蓝天上;(2) 小鸟把窝搭在树林里;(3) 鱼儿生活的小河里;(4) 种子在泥土中生根发芽。(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用多媒体展示画面)
6、它们的家可以互相交换吗?(让孩子们说) 7、检查背诵
谁记住它们的家了?抽生背第一句,全体背诵。 8、创设情景
我们还有一个光荣的任务没完成呢!还要把白云、小鸟、鱼儿、种子送回家,可别送错了。出示“树林”“泥土”“蓝天”“小河”道具,放音乐,请小朋友把白云、小鸟、鱼儿、种子送回家。
9、你觉得它们此时的心情如何?(高兴) 10、那么我们就用高兴的语气读第一句。
(二) 还有一个难题,“我们”的家在哪儿呀?(祖国)
1、多媒体:依次出现天安门、长城、颐和园、故宫、长江、黄河……国家著名的风景名胜。
解说:我们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祖国5千年悠久历史文化……
2、这就是我们的祖国,展示中国地图
让学生到地图上找北京、找长江、黄河、找重庆。 3、我们在哪里?(祖国的怀抱里)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4、感情朗读第二句: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小结:我们在福的怀抱里幸福成长,祖国哺育着我们,我们将会有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感情地朗诵课文吧!
四、指导书写
1、出示“泥土”“种子”四个字,让学生观察字形。 2、根据笔顺图书空。
3、学生描红、仿影、临写。(放古筝音乐) 五、拓展练习
1、出示其它动物图片(熊猫、猴子、企鹅、燕子、蚯蚓、野兔、骏马、水牛、虾、天牛……)请小朋友们说说它们的家在哪儿?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家,说给大家听听? 3、下课以后再去收集其它动物的家。
2、以下是一位教师在执教小学语文课中所设计的教学流程图,运用有关教学论原理,说明该教师在教学中遵循了哪些教学原则?
《小鹰学飞》第二课时教学流程图
复习导入:引出上节课尚未解决的问题:小鹰怎么学飞的,究竟学得怎样?(教具:简笔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0281)教学论复习思考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