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河源市饮用水源地规划(7)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五章 生态环境区划与分级控制管理 5.1 生态功能区划

5.1.1区域生态评价

5.1.1.1区域水源涵养、水源地保护重要性分析

河源市地处东江流域中上游,地跨东江、韩江和北江水系,按水系分东江流域占全市总面积的87.5%,韩江流域占全市总面积的10.5%,北江流域占全市总面积的2%。主要河流有自东北向西南贯穿全市的东江干流,河源段总厂236公里,其他主要支流有安远水、利江、新丰江、船塘河、秋香江等,集水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东江是河源、惠州、深圳、香港和广州共同的水源地,从维护区域水源地安全的角度,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包括以下地区:①东江干流沿岸,枫树坝上游汇水区;②新丰江水库上游汇水区;③紫金县的响水水库、中澄水库、和平县的雅水河胜地坑水库、和平河上游、黄峰斗水库、龙川的上板桥水库、连平的鹤湖河、密溪河上游汇水区等区域。 5.1.1.2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分析

河源市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动物种类200种,其中有水鹿、苏门羚及白鹇、穿山甲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植物种类近千种,境内主要野生植物有树木、山竹、经济林、花草、中草药等五大类。河源是全省重点林业基地之一,全市除松树、杉树外,还有较为珍贵的用材林赤黎、白黎、白稠、黄稠、黄樟、山杜英等。河源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主要分布在新丰江库区、紫金南部山地、紫金龙川交界的山地、龙川东北部山地、东源西部以及和平连平之间的九连山一带。 5.1.1.3水土流失敏感性分析

河源市土壤侵蚀以水蚀为主,地形、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方式是决定区域水土流失风险的主要因素。基于区域DEM进行坡度分析,基于TM影像计算NDVI指数,按照表3-1确定区域水土流失敏感性分级系数,采用公式:P=∑BX / n进行评价,式中,P为坡面可能的侵蚀强度,X为指标赋值,B为系数,n为指标数。

29

表5- 1坡度侵蚀分级及其系数

系数 坡度 NDVI 0 <5° <0.05(水体),>0.4 113,21,22,42,43,45,51,64 0.2 5°-10° 0.35-0.4 0.4 10°-15° 0.3-0.35 112,24,32, 41,46 0.6 15°-20° 0.2-0.3 0.8 20°-25° 0.15-0.22 1 >25° 0.05-0.15 121,124,61,65 LUCC 111,23,31,52,63,66 123,33 122,53 注:土地利用/覆盖(LUCC)类型111山地 水田、112 丘陵水田、113平原水田、121山地旱地、122丘陵旱地、123平原旱地、124坡耕地25°以上;21有林地、22灌木林、23疏林地、24其他林地;31高覆盖度草地、32中覆盖度草地、33低覆盖度草地;41河渠、42 湖泊、43水库坑塘、45滩涂、46滩地;51城镇用地、52农村居民点、53其他建设用地;61沙地、62戈壁、63盐碱地、64沼泽地、65裸土地、66裸岩石砾地。

评价结果显示,东源北部和东源南部的灯塔盆地周边地区、和平的贝敦、黄沙、古寨等镇、龙川的车田、赤光等镇、紫金的乌石、附城镇等区域,地表崎岖,植被覆盖率较低,人类活动强度大,区域水土流失敏感性较高。河源山地采矿采石场较多,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5.1.1.4洪水调蓄重要性分析

河源市地形地貌以山地为主,东江贯穿南北,夏季雨水集中,容易产生山洪等洪涝灾害,洪水调蓄对维持河源市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河源市洪水调蓄重要区包括新丰江水库大中型水库。

5.1.2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5.1.2.1区划体系

河源市的生态功能区划体系需要参考《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2005-2020)的生态功能分区。《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中,河源市被分为两个生态区、四个生态亚区和八个生态功能区。在河源市环境保护规划中,由于不同空间尺度上关注的问题、地面资料的精度与分辨率不同,在遵从大区域范围内生态功能区划分工的基础上,需要将河源市生态功能区划进一步细化,各生态功能区范围仅限于河源市市域,名称与边界也将作适当的调整。

表5-2 河源市在广东省生态功能区划体系中所属生态功能区

生态区

生态亚区 30

生态功能区

E1-4-1连平-新丰山地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 E1南岭中亚热点常E1-4 南岭东部山地水源E1-4-2平远-大埔生物多样性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 保护与水源涵养生态E1-4-3东源北部山川谷地农林生态亚区 区 经济复合生态功能区 E1-4-4新丰江水库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 E2-3珠三角北部丘陵水土保持与生态工农业生态亚区 E2-3-2惠州-河源山川谷地旱作生态农业生态功能区 E2广东中部山地丘陵南亚热带季风常绿E2-4莲花山脉生物多样阔叶林水土保持生态性保护与水土保持生态亚区 区 E2-4-2资金山川谷地农林与城镇经济生态功能区 E2-4-3东源-资金丘陵林农复合水土保持区 E2-5梅州河谷农业与水E2-5-1梅州河谷农业与水土保土保持生态亚区 持生态功能区 在整合广东省生态功能区划体系的基础上,从满足河源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

境协调的角度出发,设置三级区划体系。一级区主要反映河源市在全省内生态功能分工和地形地貌、植被带的整体差异。二级区则考虑河源市市域范围内生态功能分工、资源开发、城镇建设和产业布局的特点。三级区则主要考虑具体区域所承担的生态保护与发展的责任和相关要求。 5.1.2.2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在区域生态适宜性、敏感性与重要性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发展战略格局,将河源市分为3个一级区,7个二级区,15个三级区。区划方案见表:

表5-3 河源市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一级区 Ⅰ西北部山地丘陵生态区(7981.3 km2) Ⅰ1新丰江水库水源涵养区(4590.5 km2) 二级区(亚区) 三级区(生态功能区) 面积 km2 Ⅰ1-1新丰江水库水源保护功能区 407.1 5.1.3控制规划

5.1.3.1新丰江水库水源涵养区 (1)基本情况与生态功能定位

31

包括源城区西部、东源县和连平县除灯塔盆地其他部分,总面积约4590.5平方公里,地形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九连山、黄牛石、大帽山、风吹蝴蝶等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体分布于本区,主要水面为新丰江水库,面积约370平方公里。区域植被类型以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为主,呈现向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过渡性植被类型特征,北部油溪镇、轿子峰一带还保存有约两万亩的原始森林。该区域覆盖了河源市境内新丰江水库的全部汇水区,同时是东江东源段西岸的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区,因此该区域主导生态功能定位为水源涵养。 (2)主要生态问题

体现在①该区域以山地丘陵为主,地表崎岖,山地丘陵面积占90%以上,水土流失风险高。区域内坡地耕作造成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属于河源市水土流失比较集中的区域。②区域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萤石、铁矿、铜、锡、钨、铅等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山区采矿造成的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矿渣堆积与环境污染比较严重。③山区是林地集中区,也是林业生产基地的主要分布局,每年森林砍伐5万立方米以上,毛竹砍伐十万根以上,对林区生态环境保护造成威胁。④大规模的速生丰产林建设对区域景观和物种多样性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同时速生丰产林建设的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对区域的环境也造成污染,对区域水源保护功能造成一定的威胁。 (3)规划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区域需采取以下对策进行调控:①系统规划、合理布局,首先将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和水源地、水源涵养区纳入严格保护范围,避免速生丰产林经营对这些区域造成污染和破坏。②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控制坡地耕作,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减少水土流失。③科学引导矿产资源开发,禁止在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和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区内采矿,系统整治矿山环境,加强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加强矿山开采的生态监管。④加强产业引导,实施优惠政策、促进区域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以减轻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

32

5.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

5.2.2.1 现状划分方案

要从整个流域系统的角度来考虑河源区的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284号)、《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广东省东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划分。

对于拟划定的饮用水源区,将严格按照国家及广东省有关规定,划定水源控制区与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区严格按一级、二级、准水源保护区划定范围,并形成数字地图,严格执行水源保护区的有关管理规定。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T/T338-2007),参照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子题《珠江流域饮用水源地保护研究报告》的研究成果,结合河源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和规划状况,进行河源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

按照河源市1999年的划分方案,河源市区东江饮用水源保护区、河源华嘉工业区东江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取水口已经取消。因此河源市区华嘉和东江水源保护区的设立也无必要,但水质目标不变,为Ⅱ类。

1999年划分方案中华嘉工业区、河源市区东江取水口。因此本规划撤除1999年划分方案中的2、3饮用水源保护区,但水质目标不变。

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一般河流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为取水口上游不小于1000米,下游不小于100米的河道水域。一级保护区水域宽度为5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没的区域。通航河道一级保护区宽度以河道中泓线为界靠取水口一侧范围,非通航河道为整个河宽。陆域沿岸长度不小于相应的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陆域沿岸纵深与河岸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0米。

一般河流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长度从一级保护区的上游边界向上游(包括沿汇入的上游支流)延伸不得小于2000米,下游侧外边界距取水口不小于200米。二级保护区水域宽度为一级保护区水域向外10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没的区域,有

3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河源市饮用水源地规划(7)在线全文阅读。

河源市饮用水源地规划(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4556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