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混凝土及砂浆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单及评定结果; (5) 施工记录;
(6) 各检验批的主控项目、一般项目验收记录; (7) 施工质量控制资料;
(8) 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或修改设计的技术文件。
三、防止或减轻常见质量问题的措施
3.1、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设计措施
3.1.1 防止或减轻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温差和砌体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应在墙体中按规范设置伸缩缝。
3.1.2 防止或减轻房屋底层墙体裂缝的措施: 1、增大基础圈梁的刚度。
2、 在底层的窗台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Ф6钢筋,并伸入两边窗间墙内≥600mm。
3、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板,窗台板嵌入窗间墙内≥600mm。
4 、对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砌块或其他非烧结砖,可在各层门、窗过梁上方的水平灰缝内及窗台下第一、二道水平灰缝内设置焊接钢筋网片或2Ф6钢筋,并伸入两边窗间墙内≥600mm,当该类墙体长度超过5m时,可按竖向每隔500mm高增设3Ф6的通长水平筋或增设2~3道通长焊接钢筋网片予以加强。
3.1.3 防止或减轻砌块房屋顶层两端和底层第一、二开间门窗洞口处的裂缝措施:
1、 在门窗洞口两侧设2Ф10竖向钢筋混凝土框,厚60~100 mm,并使上端与过梁连成整体,下端锚入楼板中。同时在钢筋混凝土框内每400mm高设置2Ф4焊接钢筋网片或2Ф6钢筋与墙体拉结。
2、 在顶层和底层设置≥100mm或同砌块模数的通长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配
筋为4Ф10;Ф6@200,混凝土为C20;
3.1.4顶层砖墙裂缝的措施:
1、通过热工计算,在屋面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的保温层或隔热层。
2、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将内外墙体拉通,并在房屋两端圈
- 22 -
梁下墙体的水平灰缝内设置2~3道2Ф6的水平钢筋。
3、屋顶挑梁末端下墙体水平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Ф6钢筋,分别伸入挑梁下墙体内≥1000mm。
4、屋顶女儿墙应设≥100m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及钢筋混凝土构造柱(间距应≤4m,但端部应适当加密)并相互拉结连通。女儿墙砌体砌筑砂浆强度不应小于M5。
5、屋顶端部墙体内应增设构造柱。对端部窗间墙尺寸较小的墙体,可改为混凝土墙。
3.2、防止或减轻房屋砌体裂缝的施工措施:
3.2.1 严格控制砖、砌块、水泥、砂等原材料的质量验收和复验,必须达到合格。对承重加气混凝土和蒸压(养)砖应保证出釜后28天的静停时间。
3.2.2 确保砂浆强度、稠度、分层度和饱满度符合规范要求,保证砌体强度。 3.2.3 砌体施工及组砌方法必须符合规定。同时应按要求对砖、砌块等进行润湿,防止干砖上墙。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在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时施工屋面结构层及保温层。在屋面结构层施工完后,及时施工屋面保温层。
石砌体部分(适用于毛石、料石及挡土墙砌石工程)
一、监理要点
1.1 材料质量要求: 1.1.1 石材的要求
(1) 石材应质地坚实、无风化削落和裂纹;清水石砌体的石料,表面颜色基
本一致。
(2) 毛石应成条形块状,厚度不宜小于150mm。
(3) 料石可分为细、粗、毛三种,其宽度和厚度不宜小于200mm,长度不宜
大于厚度的4倍。
1.1.2 砂浆:同砖砌体工程。砌筑方法为铺砌的,砂浆稠度为30~50mm。 1.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 23 -
1.2.1 砂浆拌制、使用及强度等级同砖砌体工程。 1.2.2 石材允许偏差:
细料石:宽度、厚度为±3mm;长度为±5mm。 粗料石:宽度、厚度为±5mm;长度为±7mm。 毛料石:宽度、厚度为±10mm;长度为±15mm。 1.2.3 砌筑质量要求
(1) 接槎应为踏步槎。上下层错缝(不宜少于1/3长度)搭砌,当砌体厚度
大于或等于两块料石宽度时,如同皮内全部采用顺砌,每砌两皮后,应砌一皮顶砌层;如同皮内采用丁顺组砌,丁砌石应交错设置,其中心间距不应大于2m。
(2) 基础砌筑第一皮石材均应座浆,其中料石应为丁砌,并上阶压下阶长度
应不少于1/3长。
(3) 灰缝要求:砌毛石灰缝为20~30mm;砌细料石为5mm;砌粗毛石为20mm。 (4) 挡土墙砌体的特殊要求:
? 毛石的中部厚度不宜小于200mm; ? 毛石每砌3~4皮为一分层高度并作找平;
? 毛石外露面灰缝厚不应大于40mm,两分层高度间毛石错缝不得小于
80mm;
? 料石挡墙宜采用同皮内丁顺相间的砌筑形式;
? 湿砌挡土墙泄水孔按设计规定,或在每米高度上间隔2m设置一个,泄
水孔与土体间铺设长宽各为300mm、厚200mm的卵石或碎石疏水层;
? 挡土墙内侧面填土必须分层夯实。
二、质量验收标准
2.1 主控项目
2.1.1 石材及砂浆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抽检数量:同一产地的石材至少应抽检一组;砂浆试块的抽检数量应符合
1.2.3的有关规定。
检验方法:料石检查产品质量证明书,石材、砂浆检查试块试验报告。 2.1.2 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80%
抽检数量:每步架抽查不应少于1处。
- 24 -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1.3 石砌体的轴线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1的规定。
抽检数量:外墙,按楼层(或4m高以内)每20m抽查一处,每处3延长
米,但不应少于3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柱子不应少于5根。
石砌体的轴线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 表2-1
项 次 1 2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mm) 毛石砌体 基础 墙 轴线位置 墙面垂直度 每层 全高 20 15 20 30 料 石 砌 体 毛料石 粗料石 细料石 墙、柱 10 7 20 用经纬仪和尺检查, 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用经纬仪、吊线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基础 墙 基础 墙 20 15 20 30 15 10 10 25 检 验 方 法
2.2 一般项目
2.2.1石砌体的一般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2的规定。
抽检数量:外墙,按楼层(4m高以内)每20m抽查1处,每处3延长
米,但不应少于3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柱子不应少于5根。
石砌体的一般尺寸允许偏差 表2-2
项次 1 2 允许偏差(mm) 项 目 基础和墙砌体顶面标高 砌体厚度 清水墙、柱 混水墙、柱 毛石砌体 基础 ±25 + 30 料 石 砌 体 基础 墙 基础 墙 墙、柱 ±25 + 10 -5 检验方法 墙 ±25 + 20 -10 ±25 ±25 ±25 ±25 + 30 + 20 -10 + 15 + 10 -5 用水准仪和尺检查 用尺检查 细料石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其他用两直尺垂直于灰缝拉2m线和尺检查 拉10m线和尺检查 3 表面平整度 - - - 20 20 - - - - 20 20 - - - - 10 15 10 5 - 5 4 清水墙水平灰缝平直度
2.2.2 石砌体的组砌形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内外搭砌,上下错缝,拉结石、丁砌石交错设置。
- 25 -
(2) 毛石墙拉结石每0.7m2墙面不应少于1块。
检查数量:外墙,按楼层(或4m高以内)每20m抽查1处,每处3延长
米,但不应少于3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但不应少于3间。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2.3 质量控制资料 同砖砌体工程。
三、常见质量问题
3.1 竖向通缝 3.1.1 现象
用乱毛石砌筑的墙体,顶头缝上下皮贯通,在转角和丁字墙接槎处常发现。 3.1.2 原因分析
(1) 乱毛石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组砌时考虑左右、上下、前后的交接,
难度较大,往往忽视上下各皮顶头缝的位置,而未错开。
(2) 临时间断处分段施工时留槎不正确,在墙角和丁字墙接槎处留直槎。 3.2 砂浆不饱满 3.2.1 现象
石砌体中石块和砂浆粘结不牢,有明显的孔隙;石块之间没有砂浆,而直
接接触;卧缝砂浆铺得不严等,致使石砌体的承载能力降低和整体性差。
3.2.2 原因分析
(1) 石砌体砌筑时灰缝过大,砂浆收缩后与石块脱离。
(2) 石块在砌筑时不洒水,在气温高而干燥季节施工时,石块吸收砂浆中是
水分,影响砌体强度。
(3) 在石砌体砌筑时,采用灌浆法施工,造成砂浆不饱满。 (4) 砌体的一次砌筑高度过高,造成灰缝变形、石块错动。 (5) 砂浆初凝后被上皮石块碰撞。 3.3 勾缝砂浆脱落、开裂 3.3.1 现象
勾缝砂浆粘与砌体粘结不牢,出现缝隙,造成渗水甚至漏水。 3.3.2 原因分析
- 26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奥网中心及奥韵小区监理细则(土建)1(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