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间美术的自然性、地域性
我们常说民间美术是淳朴的、粗犷的,这种艺术造型特征,更多的是来自自然的造化。古人十分重视地理环境、自然状况,“天人合一,万物有灵”,并把自然环境与生产劳动、工艺创造结合在一起,《考工记》中说“天有时,地有气”,表现的就是造物与自然的关系。世界上的生物靠一定的自然环境而生存,而造物又依赖于这种存在而创造,可见一切造物活动包括民间美术的造型创造都与自然相互依存,具有密切关系。 不同的地域、地貌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对民间美术造型和风格样式有不同的制约作用,这必然造成民间美术在造型特点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甚至同一种工艺品种在不同地区,其造型特点也各有千秋。以民居而论,高原、山区、平原、沿海各有格局,互不相同;以南北地域文化而论,民间美术作品的造型特点也各有差异,江南水乡吴侬软语培育出桃花坞年画,造型细腻精致,色泽艳美;而北方年画则显得潇洒大气,陕西剪纸以质朴、豪放的造型特色称雄。民间美术的创作因适应地域、自然条件的变化而积成人群的生活特点,又促成了不同的民族心理与性格特色,最终潜移默化地导致各地民间美术的不同造型特色与表现手法。
三、民俗性
民俗是创造于民间,传袭于民间的一种文化现象,民间美术作为一种民间传承的文化现象,它的创作核心是民俗,同时民俗又是它的生长土壤。每一种民俗活动都可以说是一次民间美术作品的博览会,为民间美术提供了一个展示场所。民间美术创作源于民俗活动,在题材选择和造型形式上必然要受到民间各种约定俗成的民俗系列活动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制约同时又是形成民间美术造型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岁时节日民俗系列中产生了大量的民间美术作品,如红灯笼、门神、年画、窗花,都是新年的装饰品、实用品。这种实用功利性目的,在民俗活动中其造型和形式必然与其活动的气氛相协调一致。比如,喜庆的日子中的剪纸、刺绣题材都是“喜鹊登梅”“吉星高照”等,造型手法以符合题材所表现的内容相一致。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实用目的和装饰效果,也符合民众的心理习惯和民众活动的民俗活动气氛。
四、创作材料、工艺的影响和制约因素
民间美术品种丰富多样,不仅有我们常见到的民间年画、剪纸、皮影和泥玩具等之类,而且还包括凡人们的起居衣饰、风俗节令、人生礼仪,乃至劳作工具等,都是民间美术的形式,真可谓种类繁多、材料丰富、工艺复杂,在其创作中不仅要受到其实用目的的限制,同时制作材料、工艺也为其在造型、构图上提供了很高的要求。如民间泥玩具,其创作是以材料完成其物态转化的,材料媒介是艺术表现的物质基础,它以自身的物理性质规定艺术造型的感性特征,决定了其造型的简约性,在创作时必须概括物象的形体特征,来适应泥土这种材料的特性,这种材料的特质,正好又形成了民间泥玩具独特的造型魅力,如简洁、概括的造型轮廓,令人很容易把握其造型意义,并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
五、审美性
1、 满足实用功能兼顾审美
艺术在起源时,首先是以实用标准来对它加以评价的,它不是一件纯粹的艺术作品,而是具有明确用途的东西。民间美术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艺术,至今仍保持着艺术起源时最为原始的状态即以满足人们的实用生活为创作目的,只是到了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出现了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又兼顾体现了人们的审美心理趋向,这样的物品在民间美术中比比皆是。如陕西凤翔的“青蛙耳枕”,我们看见了一定觉得新奇,首先是造型上的不同,为什么在枕头中心要挖一个小洞洞呢?想不到是妈妈为了保护孩子的耳朵不受压挤和便于漏泪水、透气,在功用上的“发明”,耳枕的形体往往又是引导孩子认识世界的玩具,所以在“小洞洞”的周围绣上荷花、荷叶、水草使它装扮得更漂亮,更招人喜爱,此耳枕形象设计中蕴含着母亲的祝福和发挥了耳枕功能的舒心,也表现出一种稚拙的艺术格调。当孩子把它当作玩具时,不同样体现的是“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统一吗? 2、为了满足观念而影响造型
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不考虑所表现的对象生理和物体的科学属性,而以自己心中之意象,即“心”的幻觉去补充“眼”的不及,将所表现的对象都赋予传统所规定的观念,加以自由地、随心所欲地、不受什么科学的透视学、解剖学的限制的再创造。他们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是意念的表现,或规整概括、或装饰均衡、或模糊抽象、或大胆夸张,只要他们认为好看的、美的,都是合情合理的,全是理念中普通的艺术法则,取其神、保其意,追求天地相通、人神交往、物我合一的境界,所以说民间美术的造型在很大程度上受民间传统观念的影响。民间剪纸中的“抓鸡娃娃”造型的诞生和盛行,就是体现了人们希望自己家族,能够人丁兴旺,生殖繁衍永不止息地传续下去的传统观念。
3、降低功能满足审美 绍兴花雕,是以酒坛外面的五彩雕塑描绘而得名,色彩斑斓,图案瑰丽,题材多样,四时花卉,灵禽神兽,历史典故,无所不有,是绍兴一带婚嫁喜庆中不可缺少的民俗实用品。花雕酒在审美上是养足了人们的眼,使人爱不释手。可是,要想喝到着陈年佳酿就必须把花雕酒坛外部华丽、漂亮的泥塑打坏,要不酒坛被泥塑封锁着,酒就没有办法倒出来,在这里漂亮的外表装饰就只是为了满足嫁女儿时华丽、气派、丰美的心理情感,在这里是实用功能明显让位于审美功能,以降低功用而更好的满足审美意义。但是民间还是延续了这种风俗习惯,为了和嫁女儿时的喜庆气氛相协调,同时也符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可见这也是民间美术造型的独特之处,同时也反映出民间民众的心理需求。
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特色之所以有如此魅力,和其创造环境、创作主体、实用对象的审美公约、制作材料、传统的民间文化观念、民间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影响、制约使民间美术的造型具有了不同于其他艺术造型的特征,民间美术将以其造型的淳朴、自然、清新的气质永远给我们谜一般的诱惑和向往,从而唤起我们真挚的艺术情感。
第三节 民间美术的形式
我们在第一节课讲过民间美术的形式,但只是一略而过,今天我们详细的讲民间的美术的形式。
1、民间美术中的重要品类之一的节日用品——年画。
年画,又称木版年画,是一种运用木板彩色套印在纸上的画种,它是我国民间过年节时张贴的一种民间画类,用以除旧岁、迎新春、美化环境、营造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我国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为了适应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民俗节日,经长期的社会传承固定下来,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习惯的组成部分。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春节了。据载,早在汉代民间就有在门上画勇士、贴门画的风俗,以后历代不衰。清代中叶更为盛行,全国各地均有年画,而且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格。最著名的当数北方的杨柳青年画和南方的桃花坞年画。此外,山东潍坊、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广东佛山等都是著名的年画产地。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十美放风筝》。画面描绘的是初春时节,12位美丽的女子放飞凤筝的场面。人物表情有别,姿态各异。人物是按当时的审美时尚塑造的——柳叶眉、丹凤眼、瓜子脸、樱桃小口一点点。再看看放飞凤筝的女子们的衣着:服饰鲜艳浓重,颜色搭配得当,在淡色建筑、树木和天空背景衬托下,整幅画面的色彩“艳而不俗”,极为引人注目。俊秀婀娜的女子轻闲欢快地放飞着风筝玩耍。舒缓高翔的风筝,扑面而来初春的轻风,一片舒心祥和的景象。这不正是终年劳作的人们热望和祈盼的心境吗?这正是这幅年画寓意深刻之处。从中我们也看到民间年画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杨柳青年画产于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传说发源于17世纪初叶。杨柳青年画刻工精丽、绘制细腻、色彩绚美,虽为民间木版年画,却犹存宋元绘画遗风。杨柳青年画;受北方雕版插图和版画传统的影响很大,其特点是善于运用象征、寓意和夸张等艺术构思,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与理想。取材多戏曲故事、胖娃娃和美女,寓喜庆吉祥之意。作品通俗易懂、构图饱满、造型简练、色彩鲜艳、和谐典雅,富有装饰趣味。杨柳青年:画的制作,以木版套印与手工彩绘相结合为其特点,人物头脸等重要部位,多以粉、金晕染,别具风采,是一种雅俗共赏,具有强烈地方特点的画种。
在我国南方影响最大的木版年画是苏州桃花坞年画。桃花坞年画早在明代已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清代中叶为盛期,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南北齐名。桃花坞年画受传统木版书籍插图的影响颇大,线条清秀,用色淡雅,题材广泛,构图饱满,形象鲜明,风格秀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桃花坞年画《上海火车站》一画。①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情景?②这幅画是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和环境的?③这幅画寓意的思想内容是什么?④概括一下这幅画的艺术特点。(这是一幅反映清朝末年民国初期,上海火车站情景的风俗画,画面围绕着火车站这一特定的环境,展示了不同身份人物的各种活动;这幅画中人物活动明确,场面热闹。人物的衣着浓重、鲜明。背景不着颜色,但借用树木、阳伞、人物,点明了夏日炎炎的热闹气氛;这幅画通过表现热闹、新颖的火车站——以在当时十分新鲜的事物为内容,表达了人们在辞旧迎新之时,除了求吉利之外,也多喜换新画样、新内容,向往新事物,
歌颂新事物的心理;整个画面采用散布的构图手法,产生一种平铺直叙的观赏效果。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变形(如洋房子、火车等),增加了趣味性、装饰性。
民间年画大多含有祝福新年的寓意,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场面热闹。强调画中要有情节性、故事性,使人回味无穷,即“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强调画面完整匀称的构图,和气吉祥的可喜气氛,柔丽动人的悦目色彩,笑容可掬的人物表情,顺口动听的美好题词等。在色彩方面,民间年画十分讲究色彩的配置,并总结出一套经验,如:“红靠黄,亮晃晃”,“粉靠绿,人品细”,“黑靠紫,色发死”等。以上也是我们欣赏分析民间年画时应把握的方面。
2、在我国民间美术中,还有一种用于春节装饰烘托气氛,人门又十分熟悉的民间剪纸,全国各地民间都有不同风格的剪纸品种。早在汉唐时代,就有用金银箔剪成花鸟,贴在鬓角做装饰的风尚。后发展为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上、门楣上作为装饰之用,民间剪纸是表意性的,讲究构图的整体性、造型手法的适形特点。形象概括简练、虚实对比鲜明、线条规整流畅、色彩对比强烈。由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风格也异彩纷呈,大体北方粗犷豪放、造型简练,南方构图繁茂、精巧秀美。内容十分丰富,多以表达吉祥、美好的寓意。
剪纸除了用于窗花、挂千等起烘托节日气氛之外,剪纸图样还可以用作刺绣的“花样”,这更反映出其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3、风筝是同学们熟知并喜欢玩的民间游戏品,是传统的体育运动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民间工艺品。风筝在我国起源较早,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南北朝时期。开始用于传递书信,唐以后花演变成为玩具,又在上面加竹笛和丝弦,风吹后发出的声音如筝一般,故名风筝。风筝又是集科技与艺术于一身,融运动和娱乐为一体的艺术品。在我国南北广为流传。其中,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和江苏南通等都是扎制品风筝的著名产地。 《沙燕》是北京风筝。北京风筝已有300碑的历史。其风筝扎制工艺精细、构思奇巧、型匀称、式样繁多,极具特色,沙燕即是其表。北京沙燕风筝,造型夸张,强调燕子双翅的力度与尾翼的舒展,强调燕眼与爪的尖锐捷。其图案装饰丰富多彩,头部、腹部为固定的样式,胸部可绘以多种纹样,如蝙幅纹、云气纹、牡丹纹,取其吉祥之意。其设色艳丽,注意风筝高飞后的远看效果,同时也注意细部描绘技艺和色彩的表现。
4、民间玩具是民间美术中的一个种类。劳人民以自己灵巧的双手,为下一代的成长,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制作出精美的艺术品。这些玩具体现着劳动人民自己的审美情趣,包含着劳动人民的意念、理想、祝愿与爱心。也是对儿童进行审美和民风民俗培养的教具。 产于陕西凤翔县的泥玩具《挂虎》。书中挂虎属于挂片类,是馈赠亲朋礼品。在当地至今还有小孩过满月、生日时,外婆家送挂虎或坐虎给孩子们挂在家中的习惯。据说有避邪、吉祥的作用。为什么人们藉以各种姿态的虎的形象来寓意驱邪,表达保佑平安吉祥的祝愿?传说虎为兽中王,可籍虎威驱赶一切恶兽。另外,“虎头虎脑”、“虎虎有生气”等又是人们对孩子健康的比喻、表述。出于这种愿望和企盼,所以,民间玩具中以虎为题材的作品很多。在造型上,往
往突出虎的双目和利齿,以表现其威武、避邪的一面,同时,虎身上又饰以吉祥花草,表现出吉祥的一面。这是民间美术作品中寓意深厚,蕴含着朴素的理念的又一印证。这种象征寓意在民间美术作品随处可见。有运用谐音的方式来表达的,如:莲(连)年有鱼(余);有采用比喻方式表达的,如:石榴喻多子;有的则形成约定俗成的符号造型,如五毒(即:瞻赊、蝎、壁虎、蜈蚣、蛇)。这是我们欣赏民间美术品时需要特别予以注意的地方,只有发掘出其中寓意,才能体会其构思之妙。
凤翔的挂虎配色一般以大红、大绿和黄色为主,以墨线勾画轮廓。这种色彩配置,给我们一种什么感觉?这是一种三原色的对比配置,产生对比强烈、醒目鲜明的效果。黑线勾画,使过分对比的色块得以缓和,避免了“火气”的弊病。
传统的泥、布玩具,在造型上也充分地考虑到其形式、制作技巧等因素与物品的实际用途有机地结合。玩具多重手感的要求而为团块造型。即将虎的腿、尾等处理得很短小,孩子们玩耍时不易损坏。在造型上形成了一种憨态可掬、稚拙可爱的审美趣味。
5、民间美术的寓意象征的特点,还大量表现在广大劳动妇女的刺绣品之中。这些刺绣品多绣于鞋、枕头、肚兜、袜底、鞋垫、荷包、香包等小件物品上。这些刺绣纹样大都隐喻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追求,祈求子孙万世、幸福长寿之意。如前所述,民间美术的纹样大都是约定俗成的寓意符号,如:鱼、蝶、鸟、鼠喻男子,花、莲等植物多喻女子。“鱼戏莲”、“蝶恋花”即隐喻男女的爱慕。这种用凤、牡丹、鱼、莲等组成的图案是先民对繁衍崇拜的延续。
6、编织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各种编织工艺。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各类编织品就有 100多种。织法种类多样,造型美观、大方,实用结实,粗中有细、净中有色是我国传统编织品的特色。编织品可分六大类:竹编、草编、藤编、柳编、棕编、葵编。产品可分篮、盘、萄、篓、提包、帽、鞋、玩具等等。欣赏课本上的图例,我们从这些编织品精巧的构思、合理的结构、巧妙多变的织法,就可领略到这些蕴含着劳动人民丰富智慧的民间工艺品之美妙了。
7、常熟花边的生产是二十年代初从上海发展过来。且多由上海提供图样,上海打样师 则又来自山东烟台和青岛。六十年代以来,常熟花边在艺术上大有进展,尤以雕绣见长。它 以精巧的技艺在不同布料上绣制各式花样,然后在一定部位剪去底布,使之镂空,以衬托主 题,使花样有立体感。传统常熟花边,多在白布上绣白色花样,或在米黄布上绣灰色花纹, 故有称之为“常熟黄白台布”。后来又增加了棉麻交织,针法也发展了彩绣、抢绣、编织绣等三十多种,品种更为丰富。
小结:
我们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对民间美术接触较少,对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特征的知识了解也相对匮乏,也对民间美术与民间习俗关系的了解知之甚少,因此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要积极充分的领略民间美术的种类、领会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特征和相关的艺术表现手法,感受和体会民间艺术的美感、塑
造健全的高水平的美术修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