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MCC TIANGONG GROUP CORPORATION LIMITED .
2.2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 2.2.1现象
预应力张拉后,锚板下混凝土变形开裂。 ? 2.2.2原因分析
⑴通常锚板附近钢筋布置很密,浇筑混凝土时,振捣不密实,混凝土疏松或仅有砂浆,以致该处混凝土强度低;
⑵锚垫板下的钢筋布置不够、受压区面积不够、锚板或锚垫板设计厚度不够,受力后变形过大。 2.2.3预防措施
⑴锚板、锚垫板必须在足够的厚度以保证其刚度。锚垫板下应布置足够的钢筋,以使钢筋混凝土足以承受因张拉预应力索而产生的压应力和主拉应力;
⑵浇筑混凝土时应特别注意在锚头区的混凝土质量,因在该处往往钢筋密集,混凝土的粗骨料不易进入而只有砂浆,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2.2.4治理方法
将锚具取下,凿除锚下损坏部分,然后加筋用高强度混凝土修补,将锚下垫板加大加厚,使承压面扩大。 2.3滑丝与断丝 ? 2.3.1现象
⑴锚夹具在预应力张拉后,夹片“咬不住”钢绞线或钢丝,钢绞线或钢丝滑动,达不到设计张拉值;
6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MCC TIANGONG GROUP CORPORATION LIMITED .
⑵张拉钢绞线或钢丝时,夹片将其“咬断”,即齿痕较深,在夹片处断丝。 ? 2.3.2原因分析
⑴锚夹片硬度指标不合格,硬度过低,夹不住钢绞线或钢丝;硬度过高则夹伤钢绞线或钢丝,有时因锚夹片齿形和夹角不合理也可引起滑丝或断丝;
⑵钢绞线或钢丝的质量不稳定,硬度指标起伏较大,或外径公差超限,与夹片规格不相匹配。 2.3.3防治措施
⑴锚夹片的硬度除了检查出厂合格证外,在现场应进行复验,有条件的最好进行逐片复检;
⑵钢绞线和钢丝的直径偏差、椭圆度、硬度指标应纳入检查内容。如偏差超限,质量不稳定,应考虑更换钢绞线或钢丝的产品供应单位;
⑶滑丝断丝若不超过规范允许数量,可不予处理,若整束或大量滑丝和断丝,应将锚头取下,经检查并更换钢束重新张拉。 2.4波纹管线形与设计偏差较大 ? 2.4.1现象
最终成型的预应力孔道与设计线形相差较大。 ? 2.4.2原因分析
浇筑混凝土时,预应力波纹管没有按规定可靠固定。波纹管被踩压、移动、上浮等,造成波纹管变形。
7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MCC TIANGONG GROUP CORPORATION LIMITED .
2.4.3预防措施
⑴.要按设计线形准确放样,并用U形钢筋按规定固定波纹管的空间位置,再点焊牢固。曲线及接头处U形钢筋应加密;
⑵浇筑混凝土时注意保护波纹管,不得踩压,不得将振动棒靠在波纹管上振捣;
⑶应有防止波纹管在混凝土尚未凝固时上浮的措施。 2.5波纹管漏浆堵管 ? 2.5.1现象
用通孔器检查波纹管时发现内有堵塞;采用在混凝土未浇筑前波纹管内先置钢绞线后浇混凝土的,发现先置的钢绞线拉不动。 2.5.2原因分析
⑴波纹管接头处脱开漏浆,流入孔道; ⑵波纹管破损漏浆或在施工中被踩、挤、压瘪; ⑶波纹管有孔洞。 ? 2.5.3防治措施
⑴使用波纹管必须具备足够的承压强度和刚度。有破损管材不得使用。波纹管连接应根据其号数,选用配套的波纹套管。连接时两端波纹管必须拧至相碰为止,然后用胶布或防水包布将接头缝隙封闭严密;
⑵浇筑混凝土时应保护波纹管,不得碰伤、挤压、踩踏。发现破损应立即修补;
⑶施工时应防止电焊火花灼烧波纹管的管壁;
8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MCC TIANGONG GROUP CORPORATION LIMITED .
⑷波纹管安装好后,宜插入塑料管作为内衬,以加强波纹管的刚度和顺直度,防止波纹管变形,碰瘪、损坏;
⑸浇筑混凝土开始后,在其初凝前,应用通孔器检查并不时拉动疏通;如采用预置预应力索的措施,则应时时拉动预应钢绞线。认堵孔严重无法疏通的,应设法查准堵孔的位置,凿开该处混凝土疏通孔道。
2.6张拉钢绞线延伸率偏差过大 ? 2.6.1现象
张拉力达到了设计要求,但钢绞线延伸量与理论计算相差较大。 ?
2.6.2原因分析
⑴钢绞线的实际弹性模量与设计采用值相差较大;
⑵孔道实际线形与设计线形相差较大,以致实际的预应力摩阻损失与设计计算值有较大差异;或实际孔道摩阻参数与设计取值有较大出入也会产生延伸率偏差过大;
⑶初应力采用值不合适或超张拉过多; ⑷张拉过程中锚具滑丝或钢绞线内有断丝; ⑸张拉设备未作标定或表具读数离散性过大。 ? 2.6.3防治措施
⑴每批钢绞线均应复验,并按实际弹性修正计算延伸值; ⑵校正预应力孔道的线形;
⑶按照钢绞线的长度和管道摩阻力确定合格的初应力值和超张拉
9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MCC TIANGONG GROUP CORPORATION LIMITED .
值;
⑷检查锚具和钢绞线有无滑丝或断丝; ⑸.校核测力系统和表具。
2.7预应力损失过大 ? 2.7.1现象
预应力施加完毕后钢绞线松驰,应力值达不到设计值。 ? 2.7.2原因分析
⑴锚具滑丝或钢绞线内有断丝; ⑵钢绞线的松驰率超限;
⑶量测表具数值有误,实际张拉值偏小; ⑷锚具下混凝土局部破坏变形过大; ⑸钢绞线与孔道间摩阻力过大。 ? 2.7.3防治措施
⑴检查钢绞线的实际松驰率,张拉时应采取张拉力和引伸量双控制。事先校正测力系统,包括表具; ⑵锚具滑丝失效,应予更换;
⑶钢绞线断丝率超限,应将其锚具、预应力筋更换; ⑷锚具下混凝土破坏,应将预应力释放后,用环氧混凝土或高强度混凝土补强后重新张拉;
⑸改进钢束孔道施工工艺,使孔道线形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可使用减摩剂。
2.8预应力孔道注浆不密实 ?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桥涵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