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yitiku.cn 2014高考高频考点尽在易题库
(Ⅲ)若{bn}为等差数列,求出所有可能的数列{an}.
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高三二模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高三数学(文科) 2014.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D 2.A 3.C 4.D 5.B 6.A 7.D 8.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2 n2 10.3 11.?2 12.
1 213.
22 14.8 {1,2} 3注:第9,14题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 其他正确解答过程,请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15.(本小题满分13分)
(Ⅰ)解:f(x)?sinxcosx?cosx?1
2?11?cos2xsin2x??1 ?????? 422
www.yitiku.cn 2014高考高频考点尽在易题库 分
?111sin2x?cos2x? 222?分
2π1sin(2x?)?, ?????? 62422π?π. ?????? 72 所以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为T?分
(Ⅱ)解:由 ?π5πππ≤x≤0,得?≤2x?≤-. 2444所以 ?1≤sin(2x?)≤分
所以 分
当2x?分
当2x?分
16.(本小题满分13分)
π42, ?????? 92?2?12π1?2?1≤sin(2x?)?≤1,即 ≤f(x)≤1. ??? 1122422ππππ?2?1??,即x??时,函数f(x)取到最小值f(?)?;? 1242882π5πππ??,即x??时,函数f(x)取到最大值f(?)?1. ????134422(Ⅰ)解:A班5名学生的视力平均数为xA=分
4.3+5.1+4.6+4.1?4.9=4.6, ???? 2
5B班5名学生的视力平均数为xB=分
5.1+4.9+4.0+4.0?4.5=4.5. ????? 3
5从数据结果来看A班学生的视力较好. ?????? 4分
(Ⅱ)解:B班5名学生视力的方差较大. ?????? 8分
(Ⅲ)解:在A班抽取的5名学生中,视力大于4.6的有2名,
www.yitiku.cn 2014高考高频考点尽在易题库
所以这5名学生视力大于4.6的频率为分
所以全班40名学生中视力大于4.6的大约有40?2. ?????? 1152?16名, 5则根据数据可推断A班有16名学生视力大于4.6. ?????? 13分
17.(本小题满分14分)
(Ⅰ)证明: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因为 A1D1?平面ABB1A1D1?平面A1,A1BD1,
所以平面A1BD1?平面ABB1A1. ?????? 4分
(Ⅱ)证明:连接BD,AC,设BDAC?G,连接OG.
因为ABCD?A1B1C1D1为正方体, 所以 AE//DD1,且AE?又因为O是BD1的中点,
1DD1,且G是BD的中点, 2D1 C1 A1 B1 O D C A B G 1所以 OG//DD1,且OG?DD1,
2所以 OG//AE,且OG?AE, 即四边形AGOE是平行四边形,
E ?????? 6分 所以EO//AG,
又因为 EO?平面ABCD,AG?平面ABCD,
所以 EO//平面ABCD. ?????? 9分
(Ⅲ)解:满足条件OP?2的点P有12个. ?????? 12分
理由如下:
www.yitiku.cn 2014高考高频考点尽在易题库
因为 ABCD?A1B1C1D1为正方体,AA1?2, 所以 AC?22. 所以 EO?AG?分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因为 AA1?平面ABCD,AG?平面ABCD, 所以 AA1?AG, 又因为 EO//AG,
所以 AA1?OE, 则点O到棱AA1的距离为2,
所以在棱AA1上有且只有一个点(即中点E)到点O的距离等于2, 同理,正方体ABCD?A1B1C1D1每条棱的中点到点O的距离都等于2, 所以在正方体ABCD?A1B1C1D1棱上使得OP?分
18.(本小题满分13分)
1AC?2. ?????? 1322的点P有12个. ??? 14
ex(Ⅰ)解:函数f(x)?的定义域为{x|x?R,且x??1}. ?????? 1
x?1分
ex(x?1)?exxexf?(x)??. ?????? 3分
(x?1)2(x?1)2令f?(x)?0,得x?0,
当x变化时,f(x)和f?(x)的变化情况如下:
x
(??,?1)(?1,0) 0 (0,??)
www.yitiku.cn 2014高考高频考点尽在易题库
f?(x) ? ? 0 ? f(x) ↘ ↘ ↗ ?????? 4
分
故f(x)的单调减区间为(??,?1),(?1,0);单调增区间为(0,??).
所以当x?0时,函数f(x)有极小值f(0)?1. ?????? 5分
(Ⅱ)解:结论:函数g(x)存在两个零点.
证明过程如下:
ex?1, 由题意,函数g(x)?2x?x?1 因为 x?x?1?(x?)?21223?0, 4 所以函数g(x)的定义域为R. ?????? 6分
xex(x2?x?1)?ex(2x?1)ex(x?1)? 求导,得g?(x)?, ??????7
(x2?x?1)2(x2?x?1)2分
令g?(x)?0,得x1?0,x2?1,
当x变化时,g(x)和g?(x)的变化情况如下:
x (??,0) 0 (0,1) 1(1,??) g?(x)? 0 ? 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高三二模数学(文)试卷(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