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0 0 —————————— 2 0 0 0 1 2 0 0 — 8 0 0 —————————— 4 0 0 (2)1200表示12个一百,800表示8个一百,12个一百加上8个一百是20个一百就是2000。 同样,12个一百减去8个一百就是4个一百,就是400。 (3)12—8=4加2个0。 2、谁能帮大家解决(3)(4) 指名解答并说出计算方法。 四、自主探究,巩固练习 剩下的4题,有信心做对吗? 五、利用心智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自主练习第四题 六、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七)板书: 5、美好回忆 -整百整十数的口算 一共放养了多少尾鱼? 300+400= 黑羊比白羊多多少只? 120-50= 第一候车厅和第二候车厅共多少人? 1200+800= 第2课时 (一)巩固练习 150-90= 80+30= 500+500= 1000+2000= 5000-1000= 250-80= 70+50= 70+90= 8000+600= 400+6000= (二)自主练习 1、第2题 是一道游戏性练习。练习时,老师要安排多个学生拿着得数相同的算式卡片,一次找到几个朋友,也可以只安排部分学生拿卡片参与,其他学生当裁判。 2、第3题是一道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的综合练习题。练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读懂统计表,然后分析统计表中的数据并解决表下面的问题。最后鼓励学生自己根据统计表中的热气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聪明小屋”是一道根据两人对话提供的信息猜测年龄的题目,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练习时,老师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如果学生有困难,可向他们介绍有关属相的常识,提示学生既然“我们”与妈妈、姥姥都属虎,那么妈妈、姥姥的年龄一定在20、32、44、56、68、80、92这些数之中,然后再根据生活经验考虑妈妈、姥姥可能多少岁,只要符合生活学理即可。 课 后 反 思
1、学生思维活跃,想的方法很多,但口算速度很慢,需要天天练习。 2、把数转化成“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难度较大,个别学生可渗透竖式。 第二单元: 课 题 教 法 学 法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激趣导入、联系生活实际讲解 观察操作与探索交流相结合 米尺、直尺、1米长的金箍棒 课 型 课 时 主备人 新授、练习 2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教学时,可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编成数学故事讲一讲小朋友甜甜在梦中发生的事学情,然后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或补充,选择有关毫米、设分米、千米的问题引入对新知识的学习。 想 (一)诊断补偿 1、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吗?(米、厘米) 2、1米有多长?1厘米呢? (二)激趣导入 (小资料)世界上最窄的河流位于内蒙的耗来河,全长17千米,水流平缓,清澈见底,平均水深50厘米左右,一般在二三分米左右,河水一般只有十几厘米宽,最窄处只有几厘米,放一本书便可当桥,所以又叫书河桥。 有一种虫叫吹沫虫,平均长度约6毫米,但它能跳7米高,相当于它身高的100倍。 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它们究竟有多长吗? (三)讨论发现: 1毫米有多长? 1、仔细观察尺子,你有什么发现? 2、在尺子上找一找,1毫米有多长? 3、师总结:直尺上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用mm表示,它比厘米(cm)更小. 4 、讨论:毫米与厘米有什么关系? 1厘米里面有10个小格 1厘米=10毫米 5、一分钱的硬币有多厚? 把你手中的铅笔长度换算成毫米。 画一画吹沫虫有多长? (四)自我探索 1、你知道1分米有多长吗? 1分米=10厘米 分米有dm表示 你能找一找身边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吗? 2、同桌合作:测出10个分米的长度 10分米=1米 3、想一想:1千米有多长? 1千米也叫1公里,用km表示 教 学 过 程 大约有三个公交车站的路程。 4、总结: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你能给它们排排队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想一想:2千米=( )米 (五)实践应用。 (1)小组分工合作。在教室里找自己的测量对象,要用上四个单位。 物品名 估计长度 测量长度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七)板书: 甜甜的梦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10毫米=1厘米 10厘米=1分米 10分米=1米 1千米=1000米 2千米= 米 1、对于学生来说毫米、分米、千米这些长度单位还比较陌生,应多练习实践,所以加课 一节实践课。 后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练习题学生错的较多,应引导学生填完单位后用手比划一下,反 看看填的有多长,以检查填的单位是否正确。3、比较大小时,要注意单位不同时,应思 转化成相同的长度单位再比较强调转化后的结果就写在相应题的上面。
第三单元: 课 题 教 法 学 法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设想 信息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老师讲解与启发引导相结合 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相结合 小黑板 课 型 课 时 主备人 新授、练习 2 1、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 。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及合作意识。 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的算理 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情境图,通过蜜蜂王国的各种不同分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提出相关问题,导入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 教学口算方法时,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中介绍的口算方法,还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其它口算方法,说清口算思路。 (一)复习旧知 1、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26+30 49-20 48+20 28-9 56+3 2、连加、连减 52+30+7 55+30+6 72+10+7 57-30-5 75-40-8 86-20-7 (二)导入新课 观察情境图,谁知道画面上是什么季节?春天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勤劳的小蜜蜂又开始忙碌起来了,你瞧,这就是蜜蜂王国,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吧,大家快看,小蜜蜂都在忙些什么? (三)提出问题 1、仔细观察,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 侍从32只,卫兵45只,保育员57只,清洁工29只 2、小蜜蜂的分工可真细致啊!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数学问题? 师相机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四)探究新知 1、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多少只? 57+29= 你会计算这道题吗?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们的算法? <法一>50+20=70 7+9=16 70+16=86 <法二>57+20=77 77+9=86 <法三>50+29=79 79+7=86 <法四>57+9=66 66+20=86 …… 同学们,上面几种方法都是正确的,你喜欢哪种方法?把你喜欢的方法与同桌交流一下。 2、侍从和卫兵一共多少只? (1)独立做 (2)指名说说口算方法 教 学 过 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