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XXX市政府信息中心机房(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1970-01-0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6.3.6 动力配线

主机房及其它有架空防静电地板的房间内的电力电缆桥架(或线槽)在地板下或机柜上敷设,电力电缆走线架(或线槽)应留有不少于30%的可用预留扩容空间。

电源线路在吊顶下、墙内敷设均穿钢管保护,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的线缆不能穿在同一管内,管内穿线总面积不超过截面积的40%,管内无接头。 6.3.7 配电走线方式

机房的UPS系统配电线路采用机柜下走线方式,UPS主机输入输出电缆、UPS主机至电池开关的电池连线采用地板下走线方式。 6.3.8 照明系统 (1)照明要求

一般照明:机房区设计照度不低于500lux,其他区照度不低于300lux。机房内无眩光,眩光限制等级为Ⅰ级;其他区域可以有轻微眩光,眩光限制等级为Ⅱ级。

应急照明:应急照明设计照度不低于30lux。 (2)灯具

机房采用高效节能的T5嵌入式格栅荧光灯盘(雾面反射罩)和电子镇流器,防止高次谐波污染机房供电系统,配置高效节能三基色灯管,灯具的选用和安装应与金属吊顶风格相匹配。其它区域可按该区域的功能需要进行灯具选型。 (3)应急工作照明及疏散照明系统

数据中心机房内必须具备独立的应急照明系统,包括应急照明灯和消防疏散指示灯。应急照明的照度应不低于30lux,市电停后自动投入。应急照明灯应均匀布置无死角,自带蓄电池提供2小时以上备电。走廊及疏散通道设置应急疏散照明系统,同时在楼道的出口处设置应急出口标志灯。机房疏散指示灯、应急出口标志灯照度应大于5lux,自带蓄电池,支持2小时以上备电。 6.3.9 防雷接地系统 (1)机房接地

机房设直流工作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及防雷保护地。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的有关规定,机房计算机专用直流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防雷保护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按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确定。

本项目接地采用大楼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1欧姆。机房的静电电压应<1KV,零-地压降小于1伏特。 (2)机房电源防雷

机房电源系统的防雷须满足《建筑防雷设计规范》。根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本项目采用A级防雷等级,应设计、安装四级防雷装置(参见《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所选用防雷产品,应带有遥信触点,满足远程监控要求。

防雷装置要求采用国家有关部门指定产品(应经过有关国家职能部门验收,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防雷装置在接地、连接等方面须满足国家标准规范要求。 (3)设备接地要求

强电、弱电两系统的交流保护地线分别接至弱电负荷和强电负荷的机电设备的绝缘外壳、各系统的布线桥架、金属线管、电源插座的PE极;各接地点与就近的配电柜中的PE相接。 6.3.10

机房等电位系统

静电泄放和电磁屏蔽地线接至活动地板支架(每2块地板的支架接成静电泄放接地网络),吊顶、轻质隔墙、护墙层中的金属龙骨及金属面板、踢脚板以及门、窗的金属框,机房中各专业的金属物---形成全方位的静电防护和电磁屏蔽系统。

单独引入的直流接地线,直接接至机房场地活动地板下的逻辑地线网格(沿地坪以绝缘支架为支撑,用40×3mm2的扁铜排,沿机架周围连接成的接地网格),场地上的所有IT设备的零参数接地端,均在就近处以编织导线与活动地板下的接地网格相接,以确保场地上所有IT设备均工作同一电位上。接地网与直流工

作地线的引入线之间,串接连接端,当系统浮空运行时或测试直流接地电阻时,可将接地线在此断开。 6.3.11

UPS设备选型

选用3台200kVA纯在线UPS,组成2+1冗余系统,放置于数据中心配电间,UPS系统应采用真在线双变换拓朴结构,具有稳压、稳频功能;负载在任何时候都由逆变器提供100%能量。 输入指标

额定电压:380/380V AC(主输入为三相三线,旁路输入为三相四线) 额定频率:50Hz

电压允许变动范围:±15% 频率允许变动范围:±5%

*输入功率因数:≥0.9(满负荷),投标方说明所提供的配置如何满足此要求。 *电流谐波失真度≤5%(满负荷),谐波失真度≤7%(50%负荷),采用12脉冲整流器或6脉冲加THM有源滤波器技术。如采用THM有源滤波器方式,为防止单点故障,每台UPS均需配置足额独立的滤波器。 功率软启动:10~15s内爬升到额定功率 短路容量:承受In×290%短路电流5秒以上 整流器输出指标

额定电压:按产品技术条件 稳定精度:±1%

电压可调范围:(2.00×n~2.40×n)VDC,其中,n表示单体电池只数 逆变器输入指标

电压范围:(1.70×n ~2.40×n ) VDC,其中,n表示单体电池只数 逆变器输出指标

额定电压:220V/380V(三相四线) 电压可调范围:±5% 额定频率:50Hz

稳压精度:稳态≤±1%;瞬态≤±2% 瞬态电压恢复时间:≤20ms

频率精度:±0.1%(内同步)

频率同步范围:±0.5、±1、±1.5、±2Hz可调 频率调节速度:0.1~1Hz/秒

电压波型失真度:单谐波≤3%;总谐波≤5%

三相输出电压不平衡度:<±1% (平衡负载);<±3%(50%不平衡负载);<±5%(100%不平衡负载)

三相输出电压相位偏移:±1度( 平衡负载);±1度( 100%不平衡负载) 过载能力:60min(110%额定电流);10min(125%额定电流);60s(150%额定电流) 峰值电流限流:2.33ln >5秒钟 限流:100~110%额定电流可调 *输出功率因数:>0.9 蓄电池技术指标:

1)类型: 全密封铅酸免维护电池,采用与UPS相同品牌电池。 2)设计寿命:不小于10年 3)电池容量:大于140AH

4)电池数量:30只 x 2组/单台/30min 5)标称电压:12V

6)放电终止电压:》1.8V/Cell(10.8V/Block) 7)80%放电深度的循环寿命:大于200次。

8)主机和每组电池的连接必须通过可靠的电池开关控制,以接通和断开

电池,并在线路发生故障或断开电池时以防止深度放电,电池放电结束的一段时间内(3T)起到保护作用。

6.4 空气调节及通风系统

6.4.1 机房环境要求

机房区空调通风系统室内空气环境参数按以下标准执行。 机房区室内空调标准 机 项目 温度 开机时 夏季 冬季 停机时 全年 房 区 温度变化率 相对湿度 空气 含尘浓度 新风量 23±2℃ <5℃/h 并不得结露 45-65﹪ 20±2℃ 5-35℃ <10℃/h 并不得结露 45-65﹪ 静态条件下测试,机房内≥0.5um的尘粒数≤18000粒/升, 无腐蚀性、爆炸性气体,无导电尘埃 40(m3/h·p) 6.4.2 机房精密空调系统

机房制冷方式采用直接膨胀式(风冷型)的机房专用精密空调系统,空调机组应选用双制冷循环的规格型号,下送风方式。

机房总共规划配置8台,每个房间都是采用2用1备的备份方式,一层机房采用4台精密空调,二层机房采用4台精密空调,所有精密空调均采用下送风机房专用空调机,每台显冷制冷量不低于70kW。专用空调室外冷凝器置于室外平台,按室外环境温度41℃选配。

地下一层电源间机房总共规划配置1台下送风机房专用空调机,每台显冷制冷量不低于20kW。专用空调室外冷凝器置于室外平台,按室外环境温度41℃选配。 6.4.3 普通空调系统

机房内监控室选用大楼自带的空调系统,室内机采用天花板吸顶安装,安装利用原有的空调系统。 6.4.4 洁净新风系统

本次机房内洁净度标准为A级。为保证机房的新风要求,机房设独立的一套新风系统。新风系统新风量根据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要求选择,设计采用2台1500m3/h的吊顶式新风机(也可利用大楼新风,须进行三级过滤处理),新风需经预处理及亚高效过滤后送至机房内。 新风处理设备选型及技术性能要求: 能够长时间运行、具有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对新风实行主动温度预处理,最大限度保证室内温度在通风状态下基本恒定;过滤器失效自动报警,保障设备正常工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XXX市政府信息中心机房(4)在线全文阅读。

XXX市政府信息中心机房(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9444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