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每空0.5分、共计20分)
1.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 、 、 ” 2. “6S”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 、 、 、 、素养、 。 3. 燃烧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是 、 和温度(引火源)。 4. 热传播的三种方式是 、 和热辐射。
5.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 、 、隔离法和 四种。
6.在发生火灾时现场处置原则是,要遵循发现起火立即报警, , 、 ,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合理选用灭火剂和灭火方法。 7.抓安全的“三铁”精神是 、 、 。
8.行为榜样对整体员工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 、 、 、调节化解作用四个方面。
9. 做到不伤害自己一 。二 。三是 10.人的隐患包含 、 、 三个方面。 11.习惯性违章具有 、传染、 的特点。 12.安全管理上最大问题是 ,落实不下去。
13.作业场所未按规定设置职业危害防治设施或职业危害防治设施不能正常使用的,作业人员未按规定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应挂 。
14. 未按规定编制应急预案或应急救援人员、器材、设备不落实的应挂 。 15. 安全疏散、消防通道不畅通的;未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的应挂 16. 销毁或删除保存期内重要电子信息的应挂 17. 未按规定设置警戒区和警示标志的应挂 18. 工艺系统或机电设备超额定参数、能力运行的应挂 19. 未与工业气瓶充装单位签订托管协议的应挂
20. 作业场所未按规定设置职业危害防治设施或职业危害防治设施不能正常使用的,作业人员未按规定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应挂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针对重大危险源每年至少开展( )综合应急演练或专项应急演练,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现场处置应急演练。
A 一次 B 二次 C 三次 D 四次 2.企业单位应当至少( )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A 每年 B 每季度 C 每月 D 每周
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按照应急演练的内容( ) A 可分为综合演练和专项演练 B可分为现场演练和桌面演练 C 可分为检验性演练和研究性演练 D可分为现场演练和研究性演练
4.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应包括的内容有( ) A 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 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C 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5.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 )
A 法制原则 预防原则 监督原则 教育原则 处罚原则。 B 法制原则 预防原则 监督原则 教育原则 全面原则 C 法制原则 处罚原则 监督原则 教育原则 全面原则 D 法制原则 预防原则 处罚原则 教育原则 全面原则 6.危险源辨识的内容不包括 ( ) A 辨识危险源的大小。
B辨识危险源的种类、危险性质、损害能力。 C辨识危险源的数量。
D辨识危险源的分布,危险源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
7.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六类,B类火灾是( ) A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B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C指气体火灾。 D指金属火灾。 。
8.泡沫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哪些火灾 ( )
A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B油类及一般固体物质初起火灾。 C易燃液体、可燃液体等初起火灾 D带电火灾。
9.干粉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哪些火灾 ( )
A 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B油类及一般固体物质初起火灾。
C易燃液体、可燃液体、带电设备等的初起火灾。
D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10. 检修作业没有明确施工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或施工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擅离工作现场的;机电检修无措施施工或未办理相关票证的应挂( ) A红牌 B黄牌
三、多选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1. 在发生化学事故现场如果位于污染区或在污染区附近,应当立即向上风向撤离,并且尽快找到避难场所。撤离时应( )
A做好防护 B逆风逃生 C低洼处勿滞留 D选择背风处停留 2.机械伤害类型有哪些( ) A绞伤 B物体打击 C压伤 D砸伤。 3、火灾烟雾中毒急救方法有( )
A迅速将伤员转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注意保暖和安静 B对已出现窒息者,速送医院进行气管切开术 C对呼吸、心跳骤停者应实施现场心肺复苏急救 D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4.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有( ) A控制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消除点火源; D阻止火势蔓延。
5.公共场所爆炸紧急应对方法( ) A卧倒。迅速背朝爆冲击波传来方向卧倒。
B张口。避免爆炸所产生的强大冲击波击穿耳膜,引起永久性耳聋。C屏住呼吸。
D待爆炸后再逃出现场。 6.应急处置基本程序 ( )
A预测预警与信息报告 B先期处置与应急响应 CD恢复与重建。
7.下面符合红牌条件的是( )
A发生事故无调度记录或涂改、伪造、销毁调度记录的; B重大问题或A 级隐患未在规定期限内整改的; C隐患排查不到位或B 级隐患未在规定期限内整改的; D紧急情况下应下达停产撤人命令而没有下达的;
应急结束
8.下面符合红牌条件的是( ) A已挂黄牌而未在规定期限内整改的
B作业场所内职业安全健康相关内容未按规定治理的 C严重危及安全的。
D安排未经培训合格人员上岗作业的 9.下面符合黄牌条件的是( )
A作业场所不按规定设置安全设施、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作业场所防坠落等防护设施不全的 B迟报或不按规定程序报告事故的
C在用特种设备未按规定进行登记注册未取得使用许可证的,特种设备的管理和使用不符合有关规定的
D各种“工作票”、“操作票”中涉及的安全措施填写不齐全,工作人员未签字确认的 10.下面符合严重三违条件的是( )
A调度装备无双回路供电、无备用电源或备用电源有效供电低于4 小时的。 B工作行灯未采用安全电压的
C使用未装设漏电保护的手持电动工具或其绝缘防护不完好的 D带电检修或搬迁电气设备、电缆的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1. 火灾烧伤急救程序为:迅速扑灭火焰→检查烧伤程度→防疼痛和休克→冷却烧伤部位→包扎烧伤创面→送往医院救治( )
2.按时间特征可划分为常备预案和临时预案(如偶尔组织的大型集会等)( )
3.应急预案按事故灾害或紧急情况的类型可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预案。( )
4.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进行科学分析研究,通过6S活动,以完整的信息系统为煤介,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科学管理办法。( )
5.重大危险源的分类可以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 6.现场急救基本原则是先救人后抢救物资。( )(改: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伤后治轻伤) 7.开放性骨折,伴有大量出血者,应速送医院救治。( )(改: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纱布片或纱布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
8.带有闭锁、连锁的机电设备保护装置失效或未投入使用的应挂红牌( )
9. 机械设备的作业现场要有良好的环境,即照度要适宜,湿度与温度要适中,噪声和振动要小,零件、工夹具可摆放不整齐。( )
10. 不按规定程序操作的是严重三违( )
11.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进行科学分析研究,通过6S活动,以完整的信息系
统为煤介,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科学管理办法。( )
12.常规检查时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通常是由安全管理人员作检查工作的主体。( )
13.发放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应具有“三证”即生产许可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以及“一个标志”即安全标志。( )
14.消防工作的原则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 15.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卧在普通担架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两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 ) 16. 各级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方案(措施)的编制与审查。( ) 17. 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无监督管理的职责( )
18、供电系统及线路无计划停电,造成全矿井停电30分钟及以上,属于内部一级非人身安全生产事故( )
19.工作票应使用统一格式,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可以删减。( )
20.机械设备的布局要合理,应便于操作人员装卸工件、加工观察和清除杂物;同时也应便于维修人员的检查和维修。( )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35分) 1.触电事故的含义及分类?
答:触电事故是由电流及其转换成的能量造成的事故。触电事故分为电击、电伤。 2.火场逃生方法
1)外悬绳法;2)骑坐窗外空调机法;3)结绳下滑法;4)扒住窗台翻出窗外法;5)创造避难间法;
6)卫生间避难法;7)抛物跳楼法;8)逃向避难层(间)法;9)沿落水口下滑法。 3.何为“三为”和“六预”?
答:“三为六预”指的是:以人为本 安全为天 预防为主;六预: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控。
4.触电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置措施?
1)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2)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确保其气道通畅,并用5s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3)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治。 5.搬运伤员的原则是什么?
1)现场救护后,要根据伤员的伤情轻重分别采取搀扶、背运、双人搬运等措施2)疑有脊柱、骨盆、双下肢骨折时不能让伤员站立;3)疑有肋骨骨折的伤员不能采取背运的方法4)伤势较重,有昏迷、内脏损伤、脊柱、骨盆骨折、双下肢骨折的伤员应采取担架搬运方法5)现场如无担架,制作简易担架,并注意禁忌范围。
6.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有哪些?
答: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有:①定期安全生产检查。②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③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④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⑤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⑥职工代表不定期对安全生产的巡查等类型。
7.什么是职业危害因素?其危害有哪些?
答:职业有害因素是指职业活动中存在的不良因素,既包括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也包括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数。
职业有害因素的危害有:出现职业特征;抵抗能力下降;引发职业病。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车间管理人员通用部分考试试卷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