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用水量估算表
单耗 类 别 1、场区员工用水 2、游客 3、有机生态养殖 3、绿化 4、预留与损失 合 计 数量 61 单位 (升) 人 45 80 3 1 (吨) 2.75 12 7.5 12 2.14 36.39 (万吨) 0.0825 0.36 0.225 0.12 0.0642 0.852 日用水量 年用水量 150 人 2500 12000 14.25 ㎡ ㎡ 15% 3.5.1.3年用水量0.852万吨 3.5.2排水系统
该项目采取雨、污分排制。本项目污水主要是生态养殖(粪便及尿液)污水;污水经排污管道排入室外污水处理池,经沉淀-干湿分离-发酵(2-3个月)。达到有机化肥标准(农家肥),浇灌农作物及果木,实现绿色环保。洗涤、淋浴污水和卫生间污水,为可生化有机无毒水。污水经化粪池处理,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要求,室外设有污水检查井、化粪池(V=16m3),经过沉淀的污水排至室外的排水处。排水管材为UPVC管,粘接。
3.5.2.1 生活污水每天最大排放量为13.275m3/d,最大小时排放量 1.33m3/h。
3.5.2.2生产污水每天最大排放量为7.5m3/d,最大小时排放量 0.94m3/h。 3.6雨水系统
3.6.1 降雨强度:设计重现期 P=2a,降雨强度H=123mm/h。
3.6.2 本工程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流排水系统,有组织排水,经管道收集后排至地面。
3.6.3 道路间隔一定距离设置雨水口(双箅),通过暗管汇集后排至室外雨水管网。 3.7 消防系统
3.7.1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规定,室内设置消防软管卷盘系统,同时使用水枪数量为2支,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0L/s,一次火灾延续时间2h,一次火灾用水量144 m3,小时用水量72 m3。
3.7.2 室内选用SN65室内消防栓箱,水龙带长度为25m,水枪喷咀直径为19毫米,并配备一定数量的干粉灭火器(磷酸铵盐MF/ABC5)灭火级别3A。 3.8给排水节能设计:
3.8.1卫生器具应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2标准。
4.采暖、通风
4.1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GB50024-2002 《供热计量技术规范》 JGJ173-200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21/T1899-20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 CJJ34-2010 《节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2007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 《公共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21/T1899-2011 《新型散热器选用与安装》 国标 05K405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JGJ142-2004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施工安装》03(05)K404 相关专业的委托资料。 4.2工程概况
4.2.1本工程为xxxxxx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建设项目,采暖热源接自园区锅炉房,供热温度60-50℃热水,采暖面积:12410 m2。 4.3设计内容
4.3.1采暖热负荷及采暖形式
4.3.1.1该建筑物采暖热负荷指标按50W /m2计算,耗热量总计为620.5KW。
4.3.1.2采暖形式为双管上供下回机械循环(钢制柱翼型散热器)。 4.3.2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5.1℃,室外风速2.9m/s。 4.3.3采暖系统室内计算温度:办公室及休息室18-20℃,走廊及大厅16℃。
4.3.4全年采暖天数:148天。 4.4节能环保措施
4.4.1建筑物采暖系统的热力入口处,设置供回水温度计、压力表和热量计表。
4.4.2为实现温控调节和控制,采用双管系统,支管均设三通温控阀。
采暖管材为焊接钢管,干管DN≤32丝接, DN≥32焊接。
4.4.3通风;建筑物以自然通风为主,辅助以机械通风,自然调节空气流通。保证空气质量及流通。重要的设备运行间安装空调以保证温湿度。
第七章 节 能 节 水
1.项目能耗指标
1.1项目主要用能设备 (1)空调、水泵 (2)照明系统 1.2项目耗能种类及数量
电力:本项目建设后年耗电量24.5×104kw.h。 自来水:0.852万吨。 热力:5049.17GJ。 1.3综合能源消费量
序号 能源名称 数量 消耗量 折算系数 单位 1.229tce/万kWh tce 去掉此列 去掉此列 去掉此列 折标准煤 30.11 78.65 1 2 3 电力 水 热力 合计 24.5 0.852 5049.17 万kWh 3.21tce/万kWh 万t GJ 0.857tce/万t 0.03412tce/GJ 0.73 去掉此列 73 172.28 去掉此列 202.39 去掉此列 251.66
2.节能措施
2.1节能原则:
按照国家节能设计规范要求,本项目设计采用的设备与材料,应采用与项目规模相适应的、先进可靠的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凡属于已被国家颁布淘汰高能耗设备,设计中一律不予采用。凡能综合利用和循环使用的能源均应设置综合利用设施和循环系统,以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对各种能源消耗均应计量并按有关规定配置计量器具。 2.2工艺节能
关键性设备均采用耗能低、效率高、成本率高的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电的消耗。 2.3建筑节能 (1)建筑围护结构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当地的气候参数,在总体规划和单体初步设计中,科学合理的确定了建筑朝向、平面形状、空间布局、外观体型、间距、层高。初步设计将选用节能型建筑材料,保证了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特性,最大限度减少建筑物能量,将会获得理想的节能效果。使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可有效减少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从而减少各主要设备的容量,达到显著的节能效果。在结构中应采用空心砖、现浇砼结构,并采用能耗较低的高效保温建筑材料。墙体采用聚苯乙烯塑料、聚氨醋泡沫塑料及聚乙烯塑料等新型高效保温绝热材料以及复合墙体,降低外墙传热系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xxxxxx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