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旅游产品
向游人展示:用生态水源、生态有机农肥、用人工伴机械播种和中耕除草;生长的有机大米、河蟹、水果、蔬菜。
展示:池塘用生态水草和自然环境生长的鱼、虾、蟹。 展示:捕捞垂钓、采摘、拣蛋、现场宰割加工畜禽肉食产品的乐趣;老知青回访的乐趣;农家院现采、现捡、现钓、现宰现做的乐趣。
第四章 场 址 选 择
1.场址所在地区现状
1.1地区与地理位置
拟建的xxx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位于xxx县xxx镇地段内xxx村。该项目东与蒲口村接壤,南和西与xx村为邻;北由xx村相依托。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利于旅游向周边市县辐射。项目建设成立后,能够与其它产业群协调发展,优势互补,能促进农业生态旅游的提速发展。 1.2场址土地权属及占地面积
项目土地使用权为xxx县xxx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项目占地面积66700平方米(100亩)。 1.3土地来源
由xxx镇xxx村提供项目用土地,形式:流转。土地使用费130万元,使用时间13年。
1.4拆迁补偿
项目区域内无村民住宅及地上附着物,不涉拆迁补偿问题。
2.场址建设条件
2.1场址地形、地貌
建设场地地势平坦,其场地建设用地可以满足本项目建设需要。因此,为该项目的实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2气候条件
xxx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秋、冬季西伯利亚的寒冷干燥气候南侵,春、夏季海洋的温暖湿润气团北移,这里处于过渡地带,气候变化比较大。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冷同季,温度适宜,光照充足丰富。春季风大,回暖快,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夏季温度高,降水多;秋季天高气爽,雨量骤减,气温逐降;冬季雪少,北风多,干燥寒冷。年均温度8℃―9℃,降水量在600―800毫米,无霜160天,自然条件好。 2.3城镇规划
该地位置在xxx镇xxx村,符合地方政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方针。 2.4环境保护要求
2.4.1环境保护设计必须按国家规定的设计程序进行,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审制度,执行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
2.4.2建设项目的选址,必须全面考虑建设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境,对选址或选线地区的地理、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名胜古迹、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其发展规划等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收集建设地区的大气、水体、土壤等基本环境要素背景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制定最佳的规划设计方案。 2.4.3新建项目应有绿化设计,其绿化覆盖率可根据建设项目的种类不同而异。
2.4.4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应因地制宜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治理和综合利用技术。
2.5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
本项目给水由园区已有的6眼深井供给。污水经处理后排入渗水井。供热由自建锅炉房供热管网供给。供电由xxx镇xxx村供电网络供给。可以满足本项目需要。 2.6施工条件
本项目场址地势平坦,水、电可满足项目建设的要求。 2.7社会环境条件
近几年来,xxx县产业结构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鼓励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实现了由粗放到集约、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xxx镇农村经济飞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初具规模,乡村城镇小有格局。为xxx镇文化产业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第五章 工 程 方 案
1.设计依据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试行标准》(94)同农综字第28号 《辽宁省农业关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讨论稿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国农办字[2012]175号
《2014国家深化农村改革、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5 《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200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8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建筑抗震设计》GB50011―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21―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1995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2.总平面布局
2.1基地概况和地理位置
项目所在地为xxx县,xxx县隶属xxx市。xxx市,古称襄平、辽东城,位于辽宁省中南部。xxx东依辽东山地,西望辽河平原,太子河流经东郊,北转折西,南注入渤海。xxx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城市,一座有着2400多年的历史文化古城。公元前3世纪到17世纪,一直是东北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 xxx是辽宁省14个省辖市之一,是辽宁省对外开放的县城之一,总面积为2853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341个村,52个居委会,xxx县东高西低,东部为丘陵山区,共有7个乡镇,面积占全县的三分之二。西部为沿河平原,共8个乡镇,地势平坦,土质肥沃。xxx县人口59万,有通明山风景区、核伙沟风景区等。
工程项目坐落在xxx县西部,xxx翟家村,镇域面积136平方公里,全镇人口数41652人。耕地面积6712公顷,林地面积1320公顷,养殖水面440公顷。
xxx地势平坦,属辽河冲积平原,平均海拔5―6米左右。境内东有太子河,西有浑河,处于两河之间平原地域。这里无污染,原生态的洁净地区,生态保持完整。人杰地灵、勤劳朴实,沿续和发展了优良民风。
这里的经济、工业以轻工业为主,有加工业、编织业和地方手工业,xxx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达,盛产水稻、玉米、豆类、水产养殖、果蔬生产发达。生态大棚果蔬生产普及,畜禽养殖及产品储藏和加工,带动了经济的发展。这里是国家、省商品粮基地,享有“鱼米 2.2交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xxxxxx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