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型度假区和水上娱乐区等游客聚集、民俗表演和大型庆典的场所,要设有广场音响系统,以供水上舞台演出和民俗风情表演使用。
2.5 通信与信息 有线电视接收系统 2.5.1电话网络系统
本工程信号引自市网通公司,在建筑物内设器件箱,本系统采用分支分配方式,采用PVC25穿光纤网线。 2.5.2有线电视系统
本工程信号引自有线电视网,在建筑物内设有线电视分配箱,本系统采用分支分配方式,干线及支干线均采用SYKV—75—9同轴电缆,用户线采用SYKV—75—5型同轴电缆。 电话、网络及有线电视每户预留两处插孔。 2.6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
消防控制中心设在值班室内。消防控制室的报警设备由火灾报警及联动主机、多线手动控制台、消防广播设备、消防直通对讲电话设备和电源设备等组成。
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总线制配线,按给排水专业提供的消防要求设置消火栓报警按钮及喷淋设备的线路供电工程。消防负荷导线选用NH-BV-500型阻燃铜导线。所有导线均穿镀锌钢管敷设。消防管线需暗敷设在墙或楼板内,如有用明敷设需刷防火漆。消防控制室工作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2.7 监控、安全防范系统
该项目设计安装视频监控系统一套,应在下列部位安装高清晰广角、标准摄像头:
2.7.1建筑物出入口,楼梯口及通向室外的主要出入口的通道; 2.7.2公共走廊和重要办公室的门口;
视频监控主机设于首层值班室内,主干线路沿弱电井采用线槽引上到各摄像头处。 2.8防雷及接地系统 2.8.1 防雷等级
根据自然条件、当地雷电日数、建筑物的高度和重要程度,区块内按二、三类防雷建筑物考虑设防。本工程在屋顶最高层设避雷网,在突出部分设局部避雷针,以确保建筑安全。 2.8.2 防雷措施
设计中混凝土屋面采用在屋顶女儿墙上设置避雷带,屋面上按二、三类防雷建筑要求设置设计中采用在屋顶女儿墙上设置避雷带(重要建筑物为二类防雷,其他建筑物为三类防雷),屋面上按二类防雷建筑要求设置不大于12m×8m的避雷网格按三类防雷建筑要求设置不大于20m×20m的避雷网格以防直击雷。
要求建筑外墙上的栏杆、金属门窗等较大金属物通过予埋铁与防雷装置相连,此外要求建筑物内所有竖向金属管道及金属物体等均应与均压环焊接连通。
利用柱子内两根主筋作接地引下线、基础内钢筋作综合接地体,
构成整个防雷接地系统。二类防雷其间距不大于18米,三类防雷其间距不大于25米。利用建筑物基础为防止雷电波的侵入,进入建筑物的各种线路和金属管道均采用全线埋地引入,并在入户处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金属管道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本工程采用综合接地,防雷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欧。
区域内保安设备监控系统的线路也应与土建配合施工。 2.9其他
2.9.1区域内弱电及保安监控系统的户外线路,亦由专业队伍设计及施工。 2.9.2节能篇
2.9.2.1采用电容自动补偿屏进行无功功率补偿,使cosф保持在0.9以上,降低线路损耗。
2.9.2.2照明主要选用T8型节能荧光灯,配电子镇流器。利用自然光,保证房间良好通风,从而减少照明、空调耗电起到节能作用。 灯具和控制方案,多设照明开关点,使照明为区域分区控制。 2.9.2.3走廊及楼梯间采用声光控制灯具。
2.9.2.4变压器采用节能型变压器,水泵电机采用变频调速的节能型。 3.给排水工程 3.1概述
本工程系xxxxxx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建设项目。 3.2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009年版) 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5)《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6)《建筑给水聚丙氯烯管道技术规程》GB/T50349-2005 7)《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技术规范》CJJ/T29-986) 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年版) 9)《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5)GB50084-2001 12)相关专业委托资料。 3.3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为xxxxxx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建设项目,配套的给 水、排水及消防设计。 其中:
休闲别墅共10栋: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高度6.4米;
农家驿站:建筑面积360平方米,建筑高度3.0米; 员工休息及办公室: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建筑高度4.2米; 观光休闲娱乐温室: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建筑高度5米; 温室木棚采摘: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建筑高度5.0米; 室内垂钓区: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高度6.0米; 有机生态养殖: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高度3.6米;
绿化面积12000平方米; 地下深井(6眼):深80米。 3.4设计内容
建筑物的生活给水、排水、消防给水设计。 3.5建筑给水、排水 3.5.1给水系统 3.5.1.1水源
该项目的建筑位置没有水源,由建设单位自己打6眼深井(80米),每眼深井内均设一台深井潜水泵,并设变频启动。供水压力为不小于0.30MPa,给水压力、水量能够满足该项目生活、消防用水需要,室外河渠养殖3375立方米。生活、消防用水系统为各自独立的管道系统。室外选用DN150给水管,材质为PE管。室内给水管采用PP-R塑料管,热熔连接。管道敷设均为暗设。
本工程给水管网为环状布置。生活给水由深井内水源(潜水泵)供给(经检验应符合饮用水标准)。管网给水压力和供水量视为满足本次生活、消防给水设计要求。 3.5.1.2用水量
用水量预测;该项目定员61人,按45L/人?日估算,日用水量2.75m3/d,每天约有150人住宿用水按80L/人?日估算,日用水量12m3/d。根据地区特点,年绿化时间按100天计,日用水量1.0L m2/d;管道损失及不可预见用水量按15%估算,(不包括消防用水)。详见下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xxxxxx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