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教材 框题三“主要降水类型”(P63 P64):
1)教材上说降水主要类型为XX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降水主要类型有3种,即:_____雨(低纬度地区的降水以该种类型为主);
_____雨(中纬区);_____雨。
3)教材P63 图4-10所示降水类型是______雨,该图左侧为_____坡,右侧为_____坡。降水多的为_____坡,原因是:该部位气流_____(上升/下沉),气温____,容易成云致雨(该坡向,在一定的海拔范围内,降水随高度增加而增多)。 4)降水量通常指(一定范围内)降水的高度或厚度,因而其单位一般是_____。
5)参照教材P66图4-13及图4-14,在该页右下图中绘制“洛杉矶”逐月降水量图。 2.阅读 框题四"世界降水的分布"及图4-12(教材P64、P65):
1)查阅相关资料,在图4-12中相应位置标出"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及学校所在地大致位置,分别编为a、b。乞拉朋齐降水多的原因是:它位于________山脉_____坡,多______雨(降水类型)。
2)学校所在地区的年降水量大约是____毫米。
3)年降水量少于200㎜的地区主要有非洲____部、亚洲____部及___部、大洋洲___部、以及____洲。
4)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多在_____毫米以上,两极地区年降水量多在_____以下; 亚欧大陆沿海和内陆地区相比,_____地区降水多。 5)从以上分析可看出,世界年降水量地区分布(是/否)均衡,其规律大致是: ① 赤道地区降水___(多/少),两极地区降水____; ②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及内陆降水____,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侧降水____; ③中纬度沿海降水____,中纬内陆地区降水____。
4. 阅读教材P65、P66框题三“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及图4-13 图4-14:
1)乌兰巴托最热月是___月,约是____℃;最冷月是___月,约是____℃;其年温差约是____℃。乌兰巴托的年降水量约是_____毫米。 2)昆明最热月是___月,约是____℃;最冷月是____月,约是____℃;其年温差约是_____℃。昆明的年降水量约是_______。 3)从图及以上分析可看出,两地气候主要差别为:
①气温方面:乌兰巴托年均温较____(高/低),年温差___(大/小); 昆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降水方面:两地降水季节变化_____(大/小),但乌兰巴托年降水量___(多/少)。 4)昆明“四季如春”,其含义是指:昆明年温差___(大/小),气候温和。 5)根据洛杉矶气候资料(表格及所绘图),分析其气候特点为: 年均温较___(高/低),季节变化_____(明显/不明显),降水____(均匀/不均匀),___(季节)多雨(或者是:夏季___温___雨,冬季___温___雨)
6)从以上题目及分析可看出,利用气候资料(图或表格)可分析出某地:
①各月气温(常用的是最热月及最冷月月份及相应气温)、计算年温差、估算年均温、
18
判断所在温度带及南北半球位置;
②各月降水量、估算年降水量(降水柱状图近似估算:参照所提供降水单位,“四舍五入”)、结合气温判断降水的季节变化类型 ;
③:①②结合可分析该地气候特征及判定所属气候类型。 四.预习诊断:
1.降水主要有3种类型,即:______雨、_______雨、______雨。 2.印度东北部的________,因降水多,有“世界雨极”之称,其原因是:该地位于(________
山地)______坡,多______雨。
3.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平衡,其规律可概括为“三多三少”,即:
①赤道地区降水____,_____地区降水_____;
②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侧降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纬度沿海降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降水量的单位通常是____,符号为_____. 五.预习质疑(数量不限):
1.预习本节后存在的问题:
2.预习本节后新的想法: 预习学案
地理学科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第一课时
预习目标:1、理解太阳辐射是影响气候的最主要的因素
2、了解地球的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3、了解地球的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4、了解地球五带的划分及特点 预习重点:
1、地球的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地球的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预习任务:
任务一:阅读课本P67,了解气候的影响因素。
1、气候现象的能量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__。地球的形状、____________、海陆分布、____________等都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变化。
任务 二:阅读课本P67,并结合图4-15、4-16了解地球的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1、地球具有球状的表面,在同一天,南北方不同的地方,正午的太阳高度________,太阳辐射的强度也_____________。
2、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太阳高度角最大为90°
3、太阳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_________,太阳辐射_______。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时,随着纬度的 ________,太阳辐射的强度_____________。
任务 三:阅读P68-P69结合图4-19、4-20了解地球的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1、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_____。它引起__________ 2、读图4-19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①、地球的公转引起了________的变化。
②、春分日____________夏至日_____________秋分日________冬至日___________ ③、春分、秋分日太阳直射__________,夏至日太阳直射___________ , 冬至日太阳直射___________
19
④、夏至日会出现(极昼或极夜)________冬至日会出现(极昼或极夜)______。 3、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_______的固定倾角。这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___________之间移动。 任务 四:读图4-22了解地球五带的划分及特点 预习诊断:
1、下列关于降水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各月湿润,雨量较多。
B、回归线两侧和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C、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D、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较多
2、下列地区, 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赤道地区 B、青藏高原 C、俄罗斯 D、亚洲西部 预习质疑:
预习学案
地理学科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第二课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 学案1 湘教版(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