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暴利
第3期葛玉红:中国殡葬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31
也有些人,父母亡故已有多年,扎纸编花,敲鼓念经,深挖高筑,为其父母翻修墓冢。他们认为今天要过上好日子,全靠祖宗坟地“风水鉴照”、“祖荫祖德”。
更有甚者,不仅注重死者物质生活,就连精神生活也给予了充分的关心。为死者举办结婚仪式、征婚等等。据载,2001年4月3日上午,江宁上坊乡的陶某和家人在给舅舅上坟,他们准备得极其“隆重”,纸洋房、纸冰箱、纸彩电,把一辆三轮车堆的满满的,最让人吃惊的是他们竟然还准备了一个花枝招展的“纸小姐”。原来陶某的舅舅是个老光棍,生前吃了不少苦,为了舅舅在阴间的生活不“寂寞”,特地定做了这个纸糊的“小姐”,墓前,燃放鞭炮制造气氛,称这是“21铺张浪费近些年来,,但在攀比心理和“行孝”心理的驱使下,有些人对丧事却是阔气得很,规模越来越大,不惜将自己血汗挣来的钱用于采石备料,翻修祖坟,用于“死人福利”。
关于丧葬奢靡之风,媒体多有报道,据载,某县一位死者的丧事用花圈两百多个,仅此一项就浪费金钱4000多元。温州市文成县某村一位九十四岁的老太太死去,她的三个儿子请了两个放铳人,在自己家门口朝天放土铳辟邪。据说仅鞭炮就放了近千元。当场炸伤六人。出殡队伍绵延几里,其中有一支乐队,两个大唱班,一个铜鼓队,一路锣鼓升天,好不热闹。中午设宴45桌,这一顿饭就花六七千元[2]。在某些地方稍有活动能力的人办丧事更奢靡,往往出殡队伍浩浩荡荡,大小汽车成群接队,士乐洋号吹吹打打,土铳鞭炮震天动地,群众纷纷抱怨:“如今连死人也死不起了”。
31死人与活人争地
随着某些人殡葬畸形观念的肆虐,出现了死人与活人争地的局面,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
造坟,在全国很是普遍。尤其温州更是泛滥成灾。温州是人多地少的地方,全市人均不到半亩耕地。但建造坟墓却不惜花大代价,用大地盘。早在1987年9月该市就发现有人建造了面积达266平方米的坟墓。如今,坟墓已从椅子坟向圆式陵墓发展,规模之大,工艺之精是外地望尘莫及的。温州市乐清县方斗岩村一位农民修了一座豪华的“冥乐园”,葬祖孙三代,墓碑上刻有诗句云:“三世畅谈天伦乐,二老相伴一穴眠”,“七五计划宏图展,十亿人民欢乐
天”。据统计前些年温州市每年在青山绿水之间要冒
出新坟3000座,占用90万平方米的山坡地,加上要修复祖坟,每年要丢掉100万平方米土地。以至温州流传着一首新民谣:温州有三贵,“地皮贵,海蛰皮
[3]
贵,抬棺材的肩皮贵”。
在上海,可供经营性公墓使用的土地不过在5000亩左右,已经占用的就已经达到3000亩以上。目前上海每年去世10万人,如有八成以上选择墓葬,土地最多只能再撑4至[4]。在河南省,人均耕地才113233万万亩,粮食每年减产100万
,在土地与生态的问题日趋严重的今天,这种死人与活人争地而且浪费资源财富所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同时,人们大兴造坟之风也从另一个角度上折射出人们由“重生轻死”而转化为“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畸形观念。
41阴宅房地产热
当前我国各大城市,尤其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大中城市中有一个十分危险的动向,就是一些利益熏心的投机者———墓地开发商利用城市园林公墓的建设,利用陈规陋习大炒“阴宅房地产”,从中谋取暴利。
据上海市民政局统计,上海现已在近4000亩的土地上建造了126万余处“地下房产”,其中95万处墓穴与骨灰寄存龛位空缺,即使作最保守的预算,这些阴宅还够上海人使用15年以上。由于“阴宅房地产”的暴利,在某些人眼里已成为“绩优股”,成为外商和乡镇企业投资的一大热点。还有,在经济并不十分发达的昆明市龙宝山公墓内,最高处区域被人们传统地认为是风水最佳场所,以致每一座公墓售价竟高达10万元[6]。又,通过本人对南京市数家公墓调查后发现,江宁灵苑山公墓,一个普通的墓穴,江宁区民政局规定只能售到700元,可这家公墓最高价却售到3000元。又南京的蔡女士在栖霞区龙泉山公墓为亲人购买了一个单穴墓与双穴墓,结果要价分别为4500元和4800元;市民王女士在祖堂山公墓买了一座3平方米的墓穴,竟被收费18000多元;雨花台区的张先生在普觉寺公墓买双穴墓要12000元;余先生称铁心桥西天寺墓园单穴要3000元左右,双穴4000元;市民李先生在江宁上坊买了一座墓穴,花费了3600元。
二、殡葬陋习之心理透视
倡导殡葬改革历时已久,但成效并不显著,步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殡葬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的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