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
3.《草》(人教版课标教材二年级下册)“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草》
生(教师话未说完,几个学生已经开始背诵):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师:这首诗中这几个字的读音要注意:枯、荣、尽(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记) (生有的看窗外,有的有口无心地读着)
———《草》这首古诗很多孩子在学龄前已经能琅琅背诵,这三个字的读音是学习的难点吗?教师忽视了学生的现实起点。
忽视学习起点的“导入”播下了教学低效的种子。当代学生学习渠道宽广,他们在学习新知以前往往已经有了相当的知识积累,并非是一张白纸。教材具有一定的系统性、阶段性,是一个相对封闭的逻辑系统。教师如果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忽视他们的学习潜能,在组织教学时对教学内容不加选择而照本宣科。这种缺失针对性的教学,如何能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呢?
二、从学生的学习起点开始教学的几点建议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主动建构新知的过程。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合理处理教材、调整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1.关注学生的现实起点,了解学生的相关经验
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进行教学。”教学要尽可能准确估计学生的真实水平,缩短教师主观猜测和学生“客观”水平之间的距离。如一年级上册的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根据人教版教材的安排,要求学生在五个星期内学完汉语拼音。其实汉语拼音对于 学龄前儿童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多少接触过。教师可以在学习之前做一个调查,了解学生对汉语拼音掌握的程度。笔者曾对1000 名新生做过调查:把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印在一张纸上,让每个学生认读,并在会认的字母或音节旁作上记号,然后统计与分析。结果发现学生声母掌握得最好,整体认读音节掌握得最差,单韵母比复韵母掌握得好。掌握拼音的主要问题是字母发音不到位,认读机械,书写不正确。有了调查,教学就具有了针对性。教师还可通过课前谈话,课始、课中提问来了解学生,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如提问“关于这些内容,你们已经知道了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学,从学习起点开始(郭艳)(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