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ubbish is being disposed of.(有人)正在处理这些垃圾。
在此例中,英语是用现在进行时被动式表示垃圾正在被处理,而汉语没有时态,要用“正在”一词来表示此概念。
范畴转换分为四种: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单位/阶转换以及内部系统转换。以下用英汉译例逐一进行分析。
(1)结构转换(即翻译方法上说的“结构调整”):
We ate to our hearts’ content at her home last Sunday.
我们上星期天在她家饱餐了一顿。
此例原文的结构是:代名词+动词+程度状语+地点状语+时间状语;而译文的结构是:代名词+时间状语+地点状语+程度状语+动词+宾语。
(2)类别转换(即翻译方法上说的“词类转译”):
My admiration for him is growing more.
我对他越来越敬佩。
例中英语句子的主语是名词admiration,而在译文中,原来的名词转换成动词“敬佩”。
(3)单位/阶转换(即翻译方法上说的“直译”或“逐词译”):
It is said that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post0colonial study has been a popular topic.
据说在过去几年,后殖民研究成了一个热门的课题。
此句的译文与原文可说是在句子、小句、意群、词、词素等各个级阶都是对等:小句(1):it is said=据说;小句(2):over the last few years post-colonial study has been a popular topic=在过去几年,后殖民研究成了一个热门的课题。意群(1):It is said=据说;意群(2):over the last few vears=在过去几年;意群(3):post-colonial study=后殖民研究;意群(4):has been=成了;意群(5):a popular topic=一个热门的课题。
然而,单位越小,对等的可能性就越小。到了词与词素的级阶,对等或等值的机会就少了。即使是it is这两个最简单的词,在汉语中也很难找到对等词。在词素方面,后(post)殖民(colonial)在汉语里其实也是舶来品。
(4)内部系统转换
内部系统转换只有在源语语言和目的语语言享有大约相同的系统时才有可能发生。卡特福德列举了英语和法语语言中的数与冠词体系(1965:146)。但是,曼迪(Munday 2001:61)指出,虽然两种语言中数与冠词体系有相似之处,但它们并非总是对应的。例如,advice在英语是单数,属不可数名词,而在法语却变成了复数des conseils。
3.卡特福德的局限性
从上面的译例分析中,我们想到了我国五十年代的陆殿扬教程《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和80年代初出版的张培基等的教程《英汉翻译教程》中所强调的翻译中六种重要方法:删略、增益、重复、转换、颠倒、否定,这两本有代表性的教程所提出的翻译方法跟卡特福德所主张的“等值”、“转换”很接近,而且都在各自所处的环境中对翻译教学与研究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不同的是,陆、张教程只陈述经验性的原则与方法,而卡特福德是用语言学理论来说明等值及转换的合理性。
卡特福德提到了源于伦敦学派的奠基人弗斯(R.Firth)的语言学理论“语境”(Context)和“语境意义”(Contextual Meaning),但他自己却未能冲出句子面向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二、卡特福德的等值论及翻译转换(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