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固定比例P值,改变PI调节器的积分时间常数值Ti,然后观察加阶跃扰动后被调量的输出波形,并记录不同Ti值时的超调量σp。 表一、不同Ti时的超调量σp
(3)、固定I于某一中间值,然后改变P的大小,观察加扰动后被调量输出的动态波形,据此列表记录不同值P下的超调量σp。 表二、不同δ值下的σp
(4)、选择合适的P和Ti值,使系统对阶跃输入扰动的输出响应为一条较满意的过程曲线。此曲线可通过改变设定值(如设定值由50%变为60%)来获得。 5)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PID)控制
(1)、在PI调节器控制实验的基础上,再引入适量的微分作用,即把软件界面上设置D参数,然后加上与前面实验幅值完全相等的扰动,记录系统被控制量响应的动态曲线。
(2)、选择合适的P、Ti和Td,使系统的输出响应为一条较满意的过渡过程曲线(阶跃输入可由给定值从50%突变至60%来实现)。
(3)、在历史曲线中选择一条较满意的过渡过程曲线进行记录。 一、 实验报告要求
1)、作出P调节器控制时,不同P值下的阶跃响应曲线。 2)、作出PI调节器控制时,不同P和Ti值时的阶跃响应曲线。 3)、画出PID控制时的阶跃响应曲线,并分析微分D的作用。 4)、比较P、PI和PID三种调节器对系统无差度和动态性能的影响。 二、 思考题
1)、试定性地分析三种调节器的参数P、(P、Ti)和(P、Ti和Td)的变化对控制过程各产生什么影响?
2)、如何实现减小或消除余差?纯比例控制能否消除余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CS5000-DCS实验指导书(1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