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学因素:①年发育周期;②对环境条件的要求;③注意不同的生态型。
(2)目前的自然分布范围:①水平分布;②垂直分布;③引种成功地。
(3)系统发育历史:①起源中心;②次生起源中心;③历史分布。
2.调查原产地的生态条件
(1)气候条件;(2)土壤条件;(3)共生环境。
3.调查引种成功的生态条件
(1)气候条件 (2)土壤条件 (3)共生环境 (4)有无小气候的影响
4.引进地的生态条件
(1)气候条件 (2)土壤条件 (3)共生环境
引进地要确切、具体,范围不宜过大。如引入河南,河南的什么地方,洛阳还是信阳? 注意多年一次的灾害性天气。
把上面的4点资料做成表、图的形式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引种有无限制因子。 有限制因子,一般的栽培技术措施能否克服,能否进行引种工作。
如果进行引种,最后要确定采用什么样的引种方式。
5.确定能否引种和引种方式
直接引种、间接引种。
(二)引种材料的搜集与检疫
繁殖材料的类型很多,可以是有性繁殖的种子,可以是无性繁殖的接穗、插穗、球根、块根、块茎,也可以是完整的植株或试管苗。除了选用该种植物通用的繁殖材料,并考虑简单方便之外,还要根据引种的类型选材。
简单引种:能无性繁殖的植物类型引进无性繁殖器官。
驯化引种:必须引进种子进行多代选择。
引进植物时必须注意检疫。外来的病原菌、害虫、杂草种子,随引种材料带入引种地区,将给引进地带来危害,必须进行检疫。
(三)引种试验、驯化与选择
这是引种驯化的中心环节,主要内容包括引种材料的品种(或种源)试验、生物学特性与生态习性的观测、适生优良品种的选择、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与总结、引进材料的繁殖试验等,最后实现“引种一栽培一繁殖一栽培”的生产过程。
引种试验的方法与一般的栽培试验相似,惟有三点需要高度重视:
一是引种试验的规模一定要从小到大、从少到多,先从小规模试验中得到经验,再扩大试验规模。
二是试验的进度要先易后难、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如遇驯化引种,应先保护越冬(夏),再逐渐减少保护,最后露地生长。或者先就近引种,再逐步推移,即逐步迁移驯化法。或者先改变播种时期、栽培方式、修剪方式等,再进行遗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3章 引种(1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