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边预习边动手绘图法。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在预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边预习边学会动手操作,对于预习大有好处。比如我在初二(5)班讲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时,在预习红军长征路线时,我让学生根据《长征路线示意图》及课本的相关知识点,自己动手绘制长征路线。有的动手能力强,画的比较形象,有的画的慢,不管怎样,学生都动了起来。通过这一动,学生把长征路线的相关知识点差不多都记住了。预习也达到了效果。在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长征路线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学生不仅兴趣很高,而且效果明显。
三、导游路线法
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尝试着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对照地图有感情的用语言描绘一次战争或一条路线。学生可以是导游身份,带领大家一起模拟身临其境某个红色历史地点,或者某个战场。比如我在初二(7)班讲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时,同一课在7班的课堂上,针对7班的学生我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式。我让7班的名主持刘科同学作为本节课的导游带领大家“重走长征路”。并且利用多媒体课件把长征路线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出来,刘科一边导游一边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虽然刘科说的不是那么到位,但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要比我讲出来的效果好。印象更深刻。师生互动有效,教学目标高效达成。(本文转自免费范文网www.77cn.com.cn)
四、预习时注重挖掘学生的潜力。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所以在教学中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自学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互动,使学生爱学、能学、会学,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和发展、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课堂效率高效。
比如我在初二(3)班讲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时,在预习“开国大典”的内容时,我让学生看课本第三页的相关知识及课本插图,自己用笔先勾画出重要的知识点,比如: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国家的象征、意义等。在做完这些准备之后,我就问学生(1)、书中的四幅插图与历史上的哪个事件有关?(学生答:开国大典)。(2)、请同学们试着用一句话去概括每一幅图的内容。(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3)、54门礼炮齐鸣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学工作总结课改下的教学随笔(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