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听学术报告的心得体会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一、 2012年9月14日晚19:00,台湾知名作家侯文咏应邀在文学院101学术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网络时代的灵魂归宿”的学术讲座。

他用电影《傻瓜入狱记》中的一句台词“Don not shoot me , I don not agree”开头,说明我们有时候所做的事,并不是我们的内心所同意的,大众的逻辑并不一定是对的。然后,他讲到自己在医院做医生时所经历的一些事情。一次,因为工作的原因,他接触到了500多名癌症末期病人,随之,他对这些病人做了一个调查,当他们面对人生的最后时刻,他们中的一些人最在乎的是亲人的爱,另一些人最在乎的是自己对世界的意义,自己究竟做了哪些事情。面对死亡,我们平常所追寻的金钱、权力、地位等等,这些都是浮云。因此,在短暂的生命过程中,应该给梦想一个机会。如果我们没有成功,至少我们努力过,没有遗憾! 最后,侯文咏讲到自己在雅鲁藏布江边看着江水流过,想到孔子的一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的流逝是不可逆转的!人生是一个时间的过程,是一场演出,总有闭幕的一天。人生是时间片段的连续。他举例说到小孩在迪斯尼乐园玩,是有时间限制的,他摔倒了,根本来不及哭,因为他想去玩更多其他好玩的游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是没有失败的,来不及等失败过去,应珍惜时间。我们应该实实在在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要让将来留下遗憾!

听了作家侯文咏的讲座,使我们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对

时间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启发了我们的思考,获益颇多。

二、2012年10月8日晚19:00,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嘉映老师应邀在文学院101学术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何谓学术”的学术讲座。

陈教授首先给我们讲了学术活动的目的和手段,他认为学术活动是介于外在目的与内在目的之间的一项活动,外在目的包括赚钱、养家糊口等,内在目的包括个人兴趣、爱好得到满足等。他认为从事学术活动的人不仅应该喜欢结果,也应该在意过程。陈教授说目的在外部的活动的目的是单一的,而那些介于外在目的与内在目的之间的的活动目的不是单一的。学术活动就是一种介于外在目的与内在目的之间的活动,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在不断地改变着它的目的与方式。学术会产生外相的效用(给外行者)与内相的效用(使学术活动本身增添了内容)。学术活动有两种效用,一种是外行难以评测的效用,另一种是外行可以评测的效用。因此,从事学术活动的人会得到两方面的酬报,一方面是养家糊口,另一方面是学术活动本身的丰富,在活动中获得了满足(兴趣得到满足和鼓励)。并且,学术活动会自发地保护那些对活动共同体有贡献的人。学术活动真正热爱者的人的生命意义也在于此——内在的成就感。

最后,陈教授总结道:学术不是一个单纯的教书行业,也不是增长技巧的行业,是对这个行业有兴趣的人所从事的活动,它

带有创造性。真正想从事学术的人的训练方法是不同的,要真正地进入学术传统,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通过学术活动,可以使自己的世界扩大,对世界增加新知。学术的最大外相效用是造就文化人。要想从事学术活动,关键是对它要有兴趣,兴趣是从事学术活动的最大动力。

听了陈教授的讲座,使我们对学术究竟是什么有了一定的了解 ,

这对我们以后的职业规划的制定特别有了很大的帮助。

三、2012年10月16日,美国纽约大学著名教授张旭东在西南大学文学院101为在校学生做了一场以《当代小说的历史构造——以余华<兄弟>与莫言<生死疲劳>为例》的精彩讲座。

张教授在讲座中,主要从《兄弟》与《酒国》两部小说中的对比阅读中,阐释了三个观点:一、当代文学是文学传统的源头(主要是以当代人的眼光去阐释、去研究、去继承);二|只有在一个不确定价值的状态下,文学才是文学;三、所有的文学都是当代文学。

在对于余华《兄弟》一文的研读中,我觉得尤为有意思,他认为文中的李光头代表着一种“下半身”的人物形象:性、坚毅、欲望以及决心;而宋钢则代表这“上半身”的人物形象:道德、善良、人性。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宋钢和李光头的特征,都有善恶的纠结和神佛的共体,而这才是最真实的人。

张教授在讲座上也传授了很好的阅读方法,在张教授看来,目前在我们的阅读过程中,会常常隐约地发现新的构造与旧的构造的对

立,而形成一种对比关系,怎么读当代文学,为什么要读当代文学,成为眼下众人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读书的过程中,哪些东西触动了你,带给了你疑问,给了你没有的生命体验?这是张教授认为在阅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而我们读书要着眼于没有定论的东西,甚至是不被主流所承认的东西,要试图打破一般审美,而不要形成随波逐流的审美观,要看到书中最内在、真实的原创性,把自己与书本都归到一个从零开始的状态。

四、2012年11月8日晚7点,我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利君老师应邀在第8教学楼308教室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 “魔幻及其他:走进莫言”的学术讲座。

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曾教授开始了学术讲座。她首先为我们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莫言。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当地时间10

月11日13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莫言。莫言由此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莫言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但,他听了很多民间故事,他“用耳朵阅读”。当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后,看了很多书,不断充电,向中外作家学习。莫言具有很多优势,比如丰富的生活、生命体验;非凡的想象力,非同寻常的感官、感受能力;丰富的创作实绩,他发表了11部长篇、100多部中短篇。莫言小说的品质很高,内涵上对根的思考、对历史的重塑、对乡村的悲悯、对现实的关怀;叙事

视角、结构、体式、技法等方面的艺术创新。

随后,曾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一下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她讲到有人认为魔幻现实主义就是现实和幻想融为一体。但是,拉丁美洲的那些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并不认同这个观点,他们认为他们的作品并不是现实和幻想融为一体,而是拉丁美洲的社会、人们对事物的认为本身就是魔幻的,他们的描写是现实的,不需要幻想。魔幻现实主义就是拉美作家根据拉丁美洲土著人的思想意识,在描写中插入一些离奇的事情,借以反映拉美的社会现实。魔幻现实主义的特点有:夸张、怪诞、象征,打破生和死的界限。莫言的作品具有鲜明的魔幻特征,比如奇特的人与事;打破生与死、人与鬼、人与兽的界限;民间的鬼神精怪故事。并且,莫言魔幻写作具有双重资源,一方面是中国志怪述异、谈狐说鬼的古代文学传统、民间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借鉴。

最后,曾教授还讲了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它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并且为我们介绍了高密东北乡这个独特形象所具有的意义和影响。

报告会气氛热烈,曾利君教授的讲座使我们对莫言这个作家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五、2012年11月12日晚7点,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余纪

老师应邀在文学院101学术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诺贝尔与中国”的学术讲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听学术报告的心得体会在线全文阅读。

听学术报告的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98373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