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互相批改作文和自批作文的实
效
新课标中“第四学段(7~9年级) 目标”明确指出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在“具体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注意考查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互改和自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精批细改,在了解学生写作实际,加强个别指导方面,固然有它可取的地方,但在多数情况下却变成一种无效劳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一百多本作文全都‘精批细改’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教师办得到吗?即使办得到,把作文本发还学生就完事了吗?假如学生不理解你的用意,岂不就是白费?”。老师全批全改,不少学生却无动于衷,写作水平迟迟不前。学生消极被动,失去了写作的有效指导。不少学生把作文当成可有可无的事敷衍了事。作文批改应该尽快走出高耗低效沼泽。
但是,学生在互相批改作文和自批作文时存在很多的问题,使互相批改和自我批改效率低、效果不好。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学生对批改作文比较生疏,不知道如何下手。其次是有些学生责任心不强,不能认真批改别人的作文甚至是自己的作文,应付了事。第三是很多学生水平有限、批改不到位,他们不能把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一一找出来,如错别字、病句、构思立意方面。由于以上原因,学生批发作文很难收到实效,很难坚持长久,真正成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手段。第四是教师准备不充分,组织不力,部分学生不认真负责,草草收场,使课堂批改作文不利而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第五是过程设置亟待完善。表现在有的学生改得速度较快,因而无所事事,有的学生改的很慢,甚至一节课的时间还不够。如何把握好节奏这也是一个问题。
我通过这次课题研究,得到学生批改作文的有效操作流程和方法,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使学生批改作文真正收到实效。我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循序渐进,调整批改的步伐。
我在作文批改教学中坚持小步伐、快节奏,由易到难,由少到多,逐渐增强学生修改作文的信心,逐渐强化学生的各种写作意识。我对各阶段
分别提出不同要求,用分数进行量化,全部学生达到70分以上后进入下一阶段。前二个阶段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阶段,我向学生作文提出了如下要求:
1.格式是否正确(20分):每个自然段开头是不是空两格、是否有题目并在正确位置、标点符号占格和位置是否正确。如果有问题在旁批上标出。出现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2.书写是否工整,文面是否整洁(20分):有潦草字迹和涂抹杂乱的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3.错别字(20分):把出现的错字和别字用圆圈画出,并在旁批改出正确用字。出现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4.病句(20分):把文中出现的病句用横线标出,并在原处加以修改。出现一个病句扣2分。扣完为止。
5.标点符号(20分):用错标点符号、漏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书写不规范的,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第二阶段,我针对教会学生选取典型事例并组织好材料的训练重点,对学生提出如下要求:
1.基本要求:(1)格式是否正确(10分)。(2)书写是否工整,文面是否整洁。(10分)。(3)错别字(10分)。(4)病句(10分)。(5)标点符号(10分)。
总之,在学生互相批改作文和自我批改作文的过程中,我们提前做好动员,提出明确的要求,这样会让学生有较强的责任心、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在批改过程中提出明确的修改建议并用分数去量化,发挥学生小组互帮互助的作用,让学生合作探究,集体达标,这样会让学生自我管理、认真对待、学会合作;教师加强方法指导、做好重点讲评、搞好佳作展示,这样就能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干劲。
相信在我们的不断探索中,学生将在互相批改作文和自我修改作文的过程中增强写作能力,大大地提高作文水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如何提高学生互相批改作文和自批作文的实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