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幅子图中第一幅显示电源和电感的电压波形,第二幅显示输入IGBT电力管控制极的波形,第三幅显示电感电流和负载电压波形,第四幅显示二极管两端电压波形;
由图可知,电感电压小于电源电压,且电感反向供电与正向供电的电压幅值之和大约等于电源电压。
B. 通过导通比计算实验步骤1的(3)和(4)中输出电压的理想值,与仿真的显示值比较,验证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3)计算值为:100?50%?50?V? 仿真显示值为:49.57?V? 误差不超过0.9%,故仿真结果正确;
(4)计算值为:100?80%?80?V? 仿真显示值为:79.78?V? 误差不超过0.3%,故仿真结果正确;
C. 将“Buck_Inductor.jpg”的波形粘贴在下方,并分析电感减小后对输出的影响
电感变小后,负载电流的波动幅度增大 (2)Boost电路
A. 将“Boost20.jpg”和“Boost50.jpg”的波形粘贴在下方,描述
各波形参数的含义,分析电感电压与电源电压的关系。
三幅子图中第一幅显示电源和负载的电压波形,第二幅显示电感的电压和电流波形,第三幅显示控制极输入波形;
电感正向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此时电感吸收能量,电感反向电压等于需要的负载电压,此时电感释放能量。
B. 通过导通比计算试验步骤2的(3)、(4)中输出电压的理想值,与仿真的显示值比较,验证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3)计算值:100?1?125?V? 显示值:124.2?V? 1-20%误差不超过0.7%,故仿真结果正确;
(4)计算值:100?1?200?V? 显示值:198.9?V? 1-50%误差不超过0.6%,故仿真结果正确;
C. 将“Boost_Inductor.jpg”的波形粘贴在下方,并分析电感减小后对输出的影响。
电感变小后,负载电流的波动幅度增大 2. 分析PWM脉冲周期变化对输出的影响
将“Buck_Pluse.jpg”和“Boost_Pluse.jpg”的波形图粘贴在下方,并分析与上面各波形的异同点,并解释原因。
波形周期比前面的大,因为控制极的输入波形周期增大;
负载的电流和电压波动幅度增大,因为电感存储能量的能力有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电子电力学实验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