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基础设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文化教育、就业促进、社会保障等方面,主动作为,整合项目,积极申报。2010年以来,共争取上级各类民生项目补助资金到6.89亿元。近期,上级公路建设资金1022万元和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先期1000万元的启动资金已到位。三是鼓励支持社会投入。发动在外成功人士回报家乡,捐资筑路修桥建学校。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成立慈善总会办公室,继续开展“慈心一日捐”等募捐活动,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接收捐款113万元,接受企业捐赠40余万元。四是引导农民自主投入。采取一事一议等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上的主体作用,出资出劳建设乡村道路、农村沼气等民生工程。2010年以来,建设沼气池总投资770万元,其中农民自筹660万元。
(三)完善机制服务民生。一是完善民生工程建设规划。初步确定“十二五”期间实施的民生项目超过100个,总投资达到70亿元以上,决定每年县新增财力主要用于实施民生工程,力求最大限度惠民富民。二是建立民生工程项目责任制。每一项具体工程都由一名县级领导挂靠,工作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牵头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工作协调会,切实做到领导到位、机制健全、保障有力。三是完善监管制度。对民生工程实施情况开展绩效审计,对资金投入使用情况实施严密监管,坚决杜绝挤占挪用和重复投入。将民生工程工作纳入了政府重点督办事项,严格督查督办。
11
三、存在问题
(一)改善民生的资金需求与财力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从目前我县财力状况看,整体上仍然属于“吃饭财政”,2010年全县保工资、保运转的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63.1%。受财力供给的限制,财政保障民生支出的压力很大。特别是2011年,新的民生政策密集出台,原有的民生政策扩面提标,财政的保障压力前所未有,预计全年新增支出极有可能超出新增财力。同时,由于社会资本不足,民间资本投向民生领域的积极性不高,进一步导致了民生投入与该领域的实际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
(二)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近年来,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城乡统筹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基础薄弱,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发展差距等都有不断扩大的态势。同时,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对于县委、县政府部署的民生工作,有的乡镇推进的很快,有的进展较慢,差距很大。
(三)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我县就业压力仍然比较严峻,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的状况没有完全改变,特别是每年都有大批大学毕业生无法就业,这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就业服务平台
12
还存在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等突出问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同时,由于部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参保意识淡薄,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积极性降低,部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受当前市场经济冲击,经济效益日益衰退,缴纳社会保险费能力下降,我县社保扩面难度进一步加大。
(四)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较大。近年来,我县通过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增强了发展活力,优化了发展环境,推动了民生事业不断发展,但是,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城乡建设等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在推进民生建设的过程中,因利益关系引发的各种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存在的一些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群体性上访事件时有发生。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我县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36件(起),相对比其他县区,我县的信访总量仍处于高位运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
四、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重点
(一)把民政、民生工程摆在首位,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扎实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工作,鼓励符合参保条件的城乡居民踊跃参保缴费。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力度,重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城镇居民等群体参保工作,努力做到“应扩尽扩”、“应保尽
13
保”。不断完善城镇医疗保险体系,快医疗费用结算方式改革,推进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全面推行居民医保门诊统筹,降低大病、重病患者的个人负担。切实做好工伤保险工作。建立工伤鉴定、工伤预防、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提高工伤保险待遇水平。进一步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健全完善各类监管措施,强化内部监管、部门联合监管和非现场监督,确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各项保障政策,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能力和水平。
(二)围绕百姓所需、所想、所盼,全力以赴办好各项为民实事。
努力改善上学、就医条件。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继续实施教学仪器和课桌凳更新工程,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争创国家、省、市级重点专业,统筹高中与职业教育发展。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进一步加大校安工程资金筹措力度,执行每平方米补助320元的标准,确保完成2011年新建校舍31700平方米的任务。加强和完善新农合管理,不断提高新农合补偿能力与参合群众受益面。进一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推进县医院医疗服务和内部管理制度改革。继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确保年前完成村卫生室建设任务。
认真做好供暖、供气、供水等工作。供暖方面。全面实施东
14
城新区主管网和中继泵站等供热工程建设,完善供热基础设施,扩大供热覆盖面,同时做好分户计量配套改造工作。逐步实施村镇供暖项目,积极采用地源热泵等新技术,认真落实新建楼房预留供暖系统、鼓励利用新技术供暖等措施,有效解决农村社区供暖问题。供气方面。加快**天然气分输站和门站建设和燃气管网建设;推进管道燃气向农村社区延伸,加快实施“气上楼”工程,努力实现“气化**”的长远目标。供水方面。进一步增强城市供水能力,加快东城新区水厂及供水管网建设,加强旧管网维护,提高供水量,扩大供水范围,实现安全供水;分批分路段敷设污水管网,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加强水源地保护。进一步加强农村自来水工作。全面放开农村供水市场,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农村饮水工程,今年新增农村自来水受益2.5万人。
(三)按照城乡发展方向、总体布局,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
一是大力提升城市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东城新区建设,加快完善东城新区道路及配套工程建设,逐步实施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增强城市功能和承载力。逐步完善主城区功能,完善路网和道路交通功能,加强公园、广场等休闲活动场所建设。全力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充分利用用地、收费等优惠政策,多方筹集资金,确保保障性住房顺利建设、按期完工。
二是着力加快小城镇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加快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和驻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以科学规划引领小城镇建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调研报告(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