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1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第一部分

1、土地资源调查:是对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特性、空间变异及在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中利用和管理土地资源的状况进行综合考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2、土地资源调查的任务:是清查土地类型、数量、质量、利用现状,并给以综合分析和评价。

3、土地资源调查的内容:①土地构成要素和土地质量的调查分析②土地类型调查③土地利用现状调查④专项土地资源调查⑤区域土地资源综合调查

4、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①常规测量测图方法②航空遥感调查方法③卫星遥感监测和机助制图④3S技术综合制图方法。

5、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①准备工作②外业调绘③内业工作④检查验收四个阶段。

6、外业调绘包括:①路线勘察②制定工作分类系统③室内预判④地类调绘⑤补测⑥样区调绘验证。 7、内业工作:①转绘②量算面积③编图与图面整饰④成果整理。

8、土地类型调查的任务:是查清各种土地类型的数量、质量与空间分布状况以及他们的发生规律和相互关系。 9、各级土地类型单元的总和构成一个土地类型分类系统。土地类型分类系统是土地类型调查和制图的基础。 10、土地类型分类的原则:①自然发生学的原则②多级分类制的原则③分异特性逐级累积的原则。 11、土地类型制图方法:①综合制图②叠置制图。

1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了解和掌握当前土地利用状况是各级土地管理部门管好、用好土地资源的前提,因此,必须要定期地开展土地利用现状的详细调查,这项工作被称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3、土地利用分类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

14、土地利用分类:是根据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以及其他因素进行的综合性分类。 15、土地利用类型:是根据一定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对土地利用现状所进行的划分。 16、土地利用分类方法: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

17、土地利用分类的原则:①统一性原则②系统性原则③实用性原则④地域性原则。 18、2007年8月10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该标准中的土地利用现状分为12个一级类,56个二级类。

19、外业调绘的一般方法:①选好站立点②确定调绘地图的方法③判读方法④边走边读⑤补测⑥调绘整饰。 20、地类调绘(也是精度要求):①耕地、园林、水域为6平方毫米;居民地4平方毫米②以实线表示地类界限。当地类界与线状地物或境界线重合时,可省略不绘。③明显地物界线不得大于0.3mm,困难地区不明显地物线不得大于1mm,勾绘线界线跑线误差不得大于0.3mm. ④坚持“五到”。走到、看到、问到、记到、绘到⑤地类图斑以村或航片为单元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图斑序号不得重复或遗漏。

第二部分

21、飞地:也称插花地,属外行政区划,并脱离辖区范围,而孤独飞入本辖区。

22、航片的重叠度:为了保证航片的立体观测和整个摄区得连续性,规定,相邻航片之间要有一定的重叠度。航向重叠度一般为60%,不得少于55%;旁向重叠度一般为30%,不得少于15%。

23、航片的有效面积和作业面积:为了保证调查精度,通过限制使用航片中心一定范围的方法,使各种误差不超过允许范围,这个范围称为航片有效面积。实际中常用作业面积代替有效面积。作业面积的范围可用相邻航片航向和旁向重叠的中心线构成。

24、土地资源调查图的类型:①土地类型图②土地资源图③土地利用现状图④土地利用权属界线图。 25、面积量算的方法:①精密解算法②图解法③方格法④求积仪法⑤计算机面积量算方法。

26、方格法:是将mm为单位的透明方格或透明方格模片,覆盖在欲测量的地图上,首先读出完整方格数,然后读出不完整方格数,将不完整方格数凑成完整方格数,与整方格数再相加,再以每个方格代表的面积相乘,即为所求面积。

27、面积量算的原则:①以图幅为基本控制②分幅进行量算③按面积比例进行平差④自下而上逐级汇总。 28、土地评价的特征:比较土地利用的要求和土地质量的水平。

29、土地评价的实质:①农业用地,对土地生产力高低的鉴定②城镇用地,对使用价值的鉴定。

30、土地评价:是对土地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要素的综合鉴定工作,将土地按质量划分为若干相对等级,以表明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特定土地对于一种特定用途生产力和价值的大小。

31、土地评价类型根据目的的分类:①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②土地生产潜力评价③土地经济评价。

32、土地评价的基本原理:①多样性原理②综合性原理③限制性原理④系统分析原理⑤相对性原理⑥可比性原理。 33、土地评价的方法:①两阶段法②平行法

34、土地评价的工作程序:①土地评价的准备阶段②土地评价的中间过程③土地评价的资料和成果汇报。 35、土地质量和土地特征都是土地类型单元的的基本属性。 36、土地特征:是指各种可以直接量测或估算的土地属性。

37、土地质量:是由一组共性的土地性质的综合表达形式,它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影响土地的适宜性。

38、土地质量与土地特性的关系:土地特性是土地的属性在各个方面的直观反映,而土地质量是土地的一种综合属性,亦即几种土地特性综合反映的土地性质,二者关系:①一种或几种土地特性决定某种土地质量。②有些土地特性在不同的方面影响土地利用的适宜性,因而影响几种土地质量。

39、土地利用要求:为了使选择的土地利用方式能达到预期目的,则要求土地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

40、土地质量评价:是根据土地特性及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土地质量,在一定条件下估算土地质量的等级并

以一定的方式描述出来的一整套方法的过程。

第三部分

41、土地质量估算的方法:①根据单一的诊断因素估算土地质量②利用最小因子律估算土地质量③根据诊断因素的不同组合进行经验估算④通过建立模型估算土地质量。

42、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分析和评定土地对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生理、生态和管理要求的满足程度的过程。 43、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采用逐级递降的四级分类法:①土地适宜性纲②土地适宜性级③土地适宜性亚级④土地适宜性单元。

44、比配:是指将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地利用要求和评价对象的土地质量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方式与适宜性评价结果相互适应和调整的过程。

45、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方法:①主观判断法②因子分析法。

46、因子分析法:是指从影响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众多因素中筛选出一些起主要作用的因子,然后根据这些因子与土地利用要求的关系,应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分析评价单元土地自然适宜性程度的方法。

47、因子筛选应遵循以下原则:①主导因子原则②稳定性原则③空间分布差异性原则。

48、权重分析方法有以下8种:①等权重法②经验法③等差法④回归系数法⑤灰色关联度分析法⑥主成分分析法⑦层次分析法⑧相对权重法。

49、土宜评价:是指在土宜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土宜及其特殊性要求,并进一步探讨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土宜的关系的过程与方法。

50、土地生产潜力:是指在一定的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生产对人类有用的生物产品或经济产品的潜在能力。

51、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分析土地的各种自然属性以及他们之间的综合作用对各种可能的土地利用方式的潜在生产力的影响,依此进行的土地综合评价和分等定级的过程。

52、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土地生产的自然潜力在一定的投入条件下,可能生产的食物总量与人均消费量与人均消耗量得总和之比的一个动态估算。

53、土地经济评价:采用一定的经济可比指标,对土地的投入、产出的经济效果进行评定的过程。

54、毛利分析:是分析某个生产单位、某个地块或评价单元产品的年收入中扣除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而得出的利润或亏损。

55、土地经济适宜性评价:在土地评价或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经济学的标准,应用经济分析的方法,评价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

56、土地适宜性经济评价指标:①土地生产力指数②单位净收入③项目效益净增量。

57、土地经济分级:是在土地自然评价的基础上,以农地预收入为标准,确定农用土地的优劣等级,从而促进土地利用向最佳方向的转移,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58、农用地的定级方法主要有:①因素法②修正法③样地法

59、城市土地的特点:①承载力②区位的极端重要性③对交通运输的依赖性④价格的昂贵性⑤利用性质的不变性 60、城市土地合理利用评价应从3个方面进行:①城市土地适宜性评价②城市土地经济评价③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评价。

61、土地等:反映城镇之间土地质量的地域差异。 62、土地级:反映城镇内部土地质量的差异。

63、城市土地基准地价评估:在我国定义主要有两种①一是《城镇土地估价章程》指出的“基准地价是在城镇规划范围内,对现状利用条件下不同级别或不同均质地域的土地,按照商业、居住、工业等用途,分别评估确定的某一估价日期上法定最高年期土地使用权区域平均价格。”②二是中国房地产估价师资格考试教材中提出的“基准地价是在某一城市的一定区域范围内,根据用途相似、地段相连、地价相近的原则划分地价区段,然后调查评估出的各该地价区段在某一时点的平均水平价格。”

仔细分析①②并没有太大差别:其一:两者都肯定了基准地价是城镇土地接用途划分评估出的区域平均价格。其二:前一个强调土地分级为基础,后者强调区段用途相似、地段相连、地价相近。没有本质区别,只是表述侧面不同。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2在线全文阅读。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97753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