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楼工程 混凝土施工方案 4 5 6 7 8 9 10 11 12 案 秤 天 平 磅 称 土壤密度试验工具 干湿温度计 高低温度计 抗压试模 抗渗试模 砂浆试模 10kg 500g 50kg 100×100×100 175×185×150 75×75 1台 1台 1台 1套 1个 1个 20组 3组 10组 4.1.4 ±0.00以下对碱集料反应的要求
最大碱含量不超过3Kg/m3,按《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京TY5-99)配制相应标准的混凝土。碱含量不超过相关规范要求,并承担应负的责任。 4.2 机具准备
1)施工主要机具 序号 1 2 3 4 5 名 称 汽车泵 地泵 环保型振捣棒 振捣器 型号规格 47M HBT80.13.1105 ?50 ?30 ZN-50型 功率 125KW 110KW 1.1KW 1.1 单位 数量 台 台 台 根 根 台 1 2 2 10 4 2 进场时间 随时调度 2010.5-2010.8 2010.4-2010.8 2010.4-2010.8 2010.4-2010.8 2010.4-2010.8 混凝土布料机 R=12M(机械) 2)所有机具在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同时配专职技工随时检修。
3)材料部会同技术部应做好混凝土供货合同,认真审核商品混凝土供货单位的供货能力、企业资质、市场信誉等情况。 4.3 现场生产准备
4.3.1根据施工部位及现场平面布置图,划定混凝土进出场路线并设专人指挥。确定汽车泵、布料杆及管线布置。
4.3.2地泵位置固定后,搭设泵车棚,泵车棚应封闭,并有防雨、防砸措施,棚内悬挂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及管理规定,泵车棚附近设置沉淀池,并与现场排水管道连接。
4.3.3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要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水、电及混凝土的供应不断,以防出现意外的施工停歇缝。
4.3.4检查浇筑混凝土用架子、走道及工作平台,安全稳固,能够满足浇筑要求。 4.3.5试验员准备好试块制作模具,冬季施工还应准备好温度仪。 4.3.6现场设置标样室,标样室的具体要求见《施工试验控制方案》。
第 8 页 共25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楼工程 混凝土施工方案
4.3.7每次混凝土施工时,厂家必须保证有一名技术生产协调员在现场负责协调,解决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以确保混凝土达到合同约定的要求,保证混凝土连续供应。 5、主要施工方法及控制措施 5.1 流水划分
5.1.1 +0.00以下流水段划分
地下室墙体除按后浇带留置施工缝以外还应增设水平施工缝。
Ⅰ 段Ⅱ 段
5.1.2 +0.00以上流水段划分 地下二层墙体分段图Ⅰ 段Ⅱ 段
5.2 混凝土的拌制
地下二层顶板分段图5.2.1现场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具体要求如下:
第 9 页 共25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楼工程 混凝土施工方案
1)材料供应充足,特别是指定的水泥品种有足够的储备量或后续供应有保证。 2)全部原材料应经检验合格,符合使用要求。
3)搅拌站、浇捣现场和运输车辆之间有可靠的通讯联系手段。
5.2.2混凝土搅拌车出站前,每部车都必须经现场试验员检查和易性合格才能签证放行。坍落度抽检每车一次;混凝土整车容重检查每一配合比每天不少于一次。
5.2.3现场取样时,应以搅拌车卸料1/4后至3/4前的混凝土为代表。混凝土取样、试件制作、养护,均应由供需双方共同签证认可。
5.2.4商品砼运输时间不得超过90分钟。
5.2.5搅拌车卸料前不得出现离析和初凝现象。 5.3 混凝土的运输
5.3.1混凝土运输时间的控制
本工程采用的商品混凝土提供单位为北京市第二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商品砼搅拌站,距离施工现场约5公里。根据混凝土的运距综合路况因素,混凝土出机到浇筑施工的最大预计时间间隔最计T=0.5h。搅拌站配备20辆容积为8m3的混凝土运输车并设5辆备用,满足现场浇筑要求。
5.3.2预拌混凝土运输车辆台数的确定
5.3.2.1混凝土输送泵选择
基础部分选用2台HBT80型混凝土输送泵,主体结构选用1台HBT80型混凝土输送泵,另备一台汽车泵做备用,泵管直径φ150。
1)混凝土泵实际平均输出量
根据 Q1=Qmax×α1×η
Q1 ——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 Qmax——每台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 α1 ——配管条件系数 α1=0.8 η ——作业效率 η=0.6 得出Q1 =80m3/h×0.8×0.6
=38.40m3/h
2)每台混凝土泵需配置混凝土罐车数量
根据N1=Q1/60V1×(60L1/S0+T1) N1——混凝土罐车台数
Q1——每台混凝土泵实际平均输出量 V1——每台混凝土罐车容量
S0——混凝土罐车平均行车速度 L1——混凝土罐车往返距离
T1——混凝土罐车总计停歇时间
得出N1=38.4/(60×8)×[(60×30)/50+80] =9.18≈10(台)
2台泵共需20台混凝土运输罐车,实际浇筑中将使用25辆,但为保证在意外情况下
第 10 页 共25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楼工程 混凝土施工方案
(堵车、车辆损坏等)仍然能够满足供应,搅拌站另准备5辆运输罐车作为备用。 5.3.3现场混凝土运输方式的选择
现场设置2台HBT80地泵,由泵管与操作面上的布料杆连接,直接输送到浇筑地点,部分边角处柱子采用塔吊配合浇筑。基础底板施工阶段,现场设置2台汽车泵进行浇筑。 5.4 混凝土浇筑
5.4.1 混凝土浇筑一般要求
1)混凝土浇筑前应先用空压机及吸尘器将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钢筋、模板、预埋件等办理好隐预检,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看管钢筋与模板。
2)浇筑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分层离析,混凝土由料斗、泵管内卸出时,其自由浇筑高度不得大于2m,超过时采用串桶或斜槽下落,混凝土浇筑时不得直接冲击模板。 3)浇筑竖向构件时,底部应先铺30~50mm厚的同配比去石子砂浆。
4)本工程分流水段施工,每一流水段内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如必须间歇,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浇筑完毕。
5)混凝土浇筑时应设专人看模,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洞口的情况,当发生变形位移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7)砼采用机械振捣,振捣棒做到“快插慢拨”。振捣过程中,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使上下振动均匀。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取380mm,振捣间距为570mm,分层时振捣棒插入下层50m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接缝。振捣点均匀排列,间距500mm,呈梅花形布置,以砼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对底板入棒与砼表面成45℃角左右为准,对于梁应垂直落棒,以防卡棒。振捣时振捣棒距模板边大于0.5倍的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约为190mm,防止振动模板,尽量避免碰撞钢筋、管道、预埋件等。振捣完一段后,根据标高控制线随即用木抹子拍实,抹平,压光。
8)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浇筑完毕后设专人清理落地灰及玷污成品上的混凝土。 5.4.2 施工缝处理措施
1)底板按后浇带划分浇筑,不留施工缝,柱施工缝留在梁底或柱头附加带上10mm。墙体施工缝留置在板下皮向上20mm,楼梯施工缝留在楼梯所在楼层休息平台宽度的1/3处。
2)顶板施工缝采用多层板分隔,墙体及连梁施工缝采用钢丝网分隔,地下室外墙水平施工缝按设计要求设钢板止水带和遇水膨胀止水条。墙体竖向后浇带,采用双道钢丝网进行封堵,墙体中间留置凹槽,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
3)施工缝处须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剔除浮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浇一层水泥件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应细致操作振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5.4.3 +0.000以下混凝土浇筑
5.4.3.1 垫层混凝土浇筑
本工程采取分区施工流水作业的方法施工,垫层施工以后浇带为界分区施工,施工时应注意先施工的区域垫层混凝土必须超过后浇带3~4米,为钢筋、防水甩头做好准备。
基槽验收合格后,钉钢筋棍做标高控制桩(6m×6m),用泵车进行混凝土浇筑,随铺
第 11 页 共25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楼工程 混凝土施工方案
随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振捣密实后,以钢筋棍上的标高及水平标高小棉线为准检查平整度,高去低补用水平刮杠刮平,表面再用木抹子搓平,最后用铁抹子压光。混凝土浇筑12小时后,洒水养护。
5.4.3.2 底板混凝土浇筑:
(1)底板混凝土采用泵车浇筑,根据实际浇筑情况用二台汽车泵浇筑。为保证底板的整体性,除后浇带外的混凝土一次浇筑连续浇筑完毕,不留垂直施工缝。
(2)地下室四周外墙留高于基础底板顶面300mm高水平施工缝。内墙梁浇筑至底板面。
(3)底板商品混凝土使用水化热较低的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并掺入膨胀挤、缓凝剂、减水剂,以保证底板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
(4)本工程基础底板厚度为500mm,根据图纸后浇带留置位置分区浇筑、分段浇筑混凝土。
(5)最后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用杠尺找平,并在初凝前1~2h用木抹子抹平,以消除早期有可能产生的收缩裂缝。收面采用扫帚刷出细纹效果。
(6)浇筑方式:每次浇筑时,根据底板浇筑面积、混凝土浇筑速度,合理确定浇筑顺序、浇筑厚度,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做到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回来浇筑下层混凝土时,下层混凝土还未初凝,如此逐层推进,直至整个分区内混凝土浇筑完毕。这种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混凝土的浇筑方法,能较好的适应泵送工艺,避免混凝土输送管道经常拆除、冲洗、和接长,从而提高了泵送效率,简化了混凝土的泌水处理,保证了上下混凝土不超过初凝时间。
5.4.3.3 墙、柱混凝土浇筑:
(1)墙柱混凝土浇筑前要先填30~50mm与混凝土同配比的减石子砂浆。墙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浇筑高度控制在500mm,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分层浇筑、振捣。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每次下料厚度应根据现场使用的振捣棒(50棒或30棒)而定,为其有效长度的1.25倍,即50棒为600mm,30棒为380mm,浇筑厚度采用标尺杆配手电筒观察控制。
(2)洞口浇筑时,使洞口两侧浇筑高度对称均匀,振捣棒距洞边300mm以上,从两侧同时振捣,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混凝土且振捣密实。
(3)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上面振捣时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是否漏振。 (4)大角分层浇筑,每层不超过500mm,内外墙交界处加强振捣,保证密实。
(5)墙、柱高大于3m时,应采取溜槽或串桶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安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门子洞模板封严,并用套箍箍牢。
(6)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 (7)浇筑完后,应随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8)施工缝留置在板底标高以上30mm,支设顶板模板前将表面凿毛、清理干净。 (9)振捣:
剪力墙采用高频振捣器,墙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应小于500mm,门洞口两侧构造柱要振捣密实,不得漏振。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
第 12 页 共25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混凝土方案(正式) - 图文(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