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的压强”
课题 液体的压强 课型 新授课 授课人 1、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的实验过程,认识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系,能准确陈述液体压强的特点。 2、能应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经历探究“液体的压强”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探究过程和方法,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重点 难点 实验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结论 教法、学法 探究法、自学法、讨论法、观察法 2气球、小水桶、下面有橡皮膜的饮料瓶、侧面打孔的饮料瓶、喷泉装置、U型管压强计、教具、学具 水、酒精、烧杯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引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一)证明液体压强的存在 (二)探究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提出问题 猜想 教师活动 做气球变大的实验,引导学生解释其中的道理 引出课题,并板书。 让学生举出生活中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例子,出示图片,然后做三个演示实验: 1、向下端有橡皮膜的饮料瓶中倒水,膜会向下凸。 2、侧壁打孔的饮料瓶装有水,水会从侧壁流出。 3、喷泉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总结结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做出猜想,老师归类,提炼出本实验主要探究的三个因素:液体密度、深度、方向。 老师强调: h:深度,指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一点的竖直距离。 出示2个练习,让学生巩固对“深度”的理解。 学生活动 解释原因 生读目标。 举例 观察现象 说明问题 学生猜想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解释现象 三、回顾总结 四、达标练习 五、布置作业 先介绍本实验所需要的器材,讲解它们的使用方法及原理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填写学案,提醒学生这是一个多因素问题,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展示学生的实验方案,并让学生提出该方案的不足之处及可行之处。 统一思路: 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深度、方向和密度的关系 (1)把金属盒放入水下一定深度,改变金属盒在水下的深度再做两次,记下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2)保持金属盒在水下的深度不变,改变橡皮膜的朝向,分别让橡皮膜朝下面、侧面和上面,记下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3)保持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变,把金属盒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记下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统一思路后,老师强调本实验应注意的问题。之后,学生结合学案进行分组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并总结结论。 实验表格: 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液面 高度差/mm 小组讨论, 设计实验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填写学案, 并得出结论 解释原因 观察现象 完成学案上 的达标练习 课后完成 1 2 向下 2 4 向下 3 水 6 向下 4 6 向侧面 5 6 向上 6 酒精 6 向下 得出结论: (1)比较序号1、2、3得: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比较序号3、4、5得: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3)比较序号3、6得:不同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老师演示“液体的压强与容器的底面积是否有关”得:液体的压强与容器的底面积无关,通过一个练习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体积、液体的质量、液体的重力无关。 重新出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例子图片,并解释原因。 重新做喷泉实验 引导学生解释原因: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让学生谈收获(知识、方法两方面) 展示习题 出示题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