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不应小于下表规定:
机动车道路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垂直距离
外电线路电压 最小垂直距离(m) 1KV以下 6 1~10KV 7 35KV 7 b、通信线路与低压线路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5m,低压线路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6m,低压线路与10KV以上的高压线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2m,10KV高压线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8m。
c、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与外电架空线路边线之间应保持下表规定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当不能满足时,应采取增设屏障、遮拦或保护网,并悬挂警告标志牌等防护措施。
脚手架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外电线路电压 安全操作距离(m) 1KV 4 1~10KV 6 35~110KV 8 154~220KV 330~500KV 10 15 (7)、电缆线路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电缆线应根据环境条件,采取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敷设。 ②、电缆类型应根据负荷大小,允许电压损失计算确定。
③、电缆线路与热力管道的平行间距不得小于2m,交叉间距不得小于1m。
(8)、配电箱及开关箱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固定式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底面与地面垂直距离不得小于1.3m,移动式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底面与地面垂直距离应大于0.6m。
②、配电箱及开关箱应安装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严禁设在有瓦斯、烟气、蒸汽及其他介质中。
③、配电箱及开关箱内应分设工作接零和保护接零端子汇流排。
30
④、配电箱应采取防晒、防尘措施,并配锁。 (9)、施工照明和行灯的安全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
桥梁基础的井下作业和夜间滑爬模提升,组合钢模板作业,给排水的大口径井下作业,和沟、槽、池内施工以及各种机床和其他易发生电击危险场所应使用36V安全电压。
(10)、生活照明用电,不得擅自拉线、装插座,不得私自使用电炉及其他功率较大的电器。
(11)、漏电保护器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CB6829),并应定期检查。 八、混凝土与砌体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1、混凝土工程使用的模板及支架结构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应满足施工要求,其承载能力应满足支承新浇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荷载的要求。
2、地面以上的模板安装,应分段分层自下而上,逐层支撑稳固。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如下:
(1)、模板安装
①、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模板,支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模板及支撑材质是否合格。
②、地面上的支模场地必须平整夯实,并同时排除现场的不安全因素。 ③、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练挂在身上,以免掉落伤人。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
④、安装与拆除2m以上的模板,应搭脚手架,并设防护栏,防止上下
31
在同一垂直面操作。支设高度在3m以上的模板,西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
⑤、操作人员登高必须走人行道。
⑥、模板吊装时要在下面标出工作区,用红白旗加以围拦,暂停人员过往。
⑦、模板上有预留洞者,应在安装后将洞口盖好。
⑧、遇六级以上的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空作业,雨后应先清理施工现场,略干不滑时在进行工作。
(2)、模板的拆除
①、模板必须满足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的试压报告,并提出申请,经工程技术人员同意,不得因拆模而影响工程质量。
②、拆模顺序与支模顺序相反(应自上而下拆除),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已拆活动的模板,必须一次连续拆除完,方可停歇。
③、拆模作业时,必须设警戒区,严禁下方有人进入。拆模作业人员必须站在平稳牢固的地方,保持自身平衡,不得猛撬,以防失稳坠落。
④、严禁用吊车直接吊除没有撬松动的模板,吊运大型整体模板时必须拴结牢固,且吊点平衡,吊装、运大钢模时必须用吊环连接,就位后必须拉接牢固方可卸除吊环。
⑤、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棒,人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做平台模板时更要注意,拆摸人员要站在门窗洞口外拉支撑,防止模板突然全部吊落伤人。
⑥、高空作业要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下要使用梯子。操作人
32
员严禁穿硬底鞋及有根鞋作业。装拆模板时,作业人员要站立在安全地点进行操作,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操作人员要主动避让吊物,增强自我防护和相互保护的安全意识。
⑦、拆模必须一次拆清,不得留下无撑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砼板上的预留孔,应在施工组织设计时就作好技术交底(预设钢筋网架)。
⑧、拆模时,不得使用大锤,以防止模板碰撞砼开裂,如拆除困难,须采用脱模丝杠脱模,必要时可用撬棍从模板底部垫一块木板撬动钢背楞,但不能撬动面板。
⑨、模板起吊时应保证模板与墩柱的距离,应安装缆绳,以防止模板碰撞结构或模板在空中旋转。拆除后的模板不得堆放在施工层上,以防止在风荷载作用下倾覆。模板堆放场地要平整,不得堆放在松土及坑洼不平处,严禁在水中浸泡。模板要缓慢放下,并在底部摆放垫木,防止倾砸地面而造成模板变形。
(3)、模板支架应安设在坚固地基上,并有足够支承面积。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如下:
①、地基处理
首先应清除组架范围内的杂物,并根据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做好排水处理。
②、接头组装
接头是立杆同横杆、斜杆的连接装置,应确保接头锁紧。组装时,先将上碗扣搁置在限位销上,将横杆、斜杆等接头插入下碗扣,使接头弧面
33
与立杆密贴,待全部接头插入后,将上碗扣套下,并用榔头顺时针沿切线敲击上碗扣凸头,直至上碗扣被限位销卡紧不再转动为止。
如发现上碗扣扣不紧,或限位销不能进入上碗扣螺旋面,应检查立杆与横杆是否垂直,相邻的两下碗扣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即横杆水平度是否符合要求);下碗扣与立杆的同轴度是否符合要求;下碗扣的水平面同立杆轴线的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横杆接头与横杆是否变形;横杆接头的弧面中心线同横杆轴线是否垂直;下碗扣内有无砂浆等杂物填充等;如是装配原因,则应调整后锁紧;如是杆件本身原因,则应拆除,并送去整修。
③、杆件组装顺序
在已处理好的地基或基垫上按设计位置安放立杆垫座或可调座,其上交错安装3.0m和1.8m长立杆,调整立杆可调座,使同一层立杆接头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以便装横杆。组装顺序是:立杆底座→立杆→横杆→斜杆→接头锁紧→脚手架→上层立杆→立杆连接销→横杆。
脚手架组装以3~4人为一小组为宜,其中1~2人递料,另外两人共同配合组装,每人负责一端。组装时,要求至多二层向同一方向,或由中间向两边推进,不得从两边向中间合拢组装,否则中间根见会因两侧架子刚度太大而难以安装。
④、脚手架拆除
a、当脚手架使用完成后,制定拆除方案,拆除前应对脚手架作一次全面的检查,清除所有多余杂物,并设立拆除区,禁止人员进入。
b、拆除顺序自上而下逐层拆除,不容许上、下两层同时拆除。 c、连墙撑只能在拆到该层时才许拆除,严禁在拆架前先拆连墙撑。
3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大桥跨地方道路安全施工方案(修)(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