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会计 答疑(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要求编制上述业务抵销分录。 【答案】 (2)

2006年应编制的抵销分录 借:营业收入 500 贷:营业成本 500

借:营业成本 120[(5-3)×(100-40)] 贷:存货 12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0(计提时:60×5-28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280-3×60)×25%] 贷:所得税费用 25 (2)2007年应编制的抵销分录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120 贷:营业成本 120

借:营业成本 60 (2×30) 贷:存货 6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30(这两笔合计实现合并报表准备为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

借:营业成本 1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 (20/60×30)

(这2笔分录也可写成: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40 [150-100-(20-10)] 贷:资产减值损失 40

借:营业成本 1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5

借:所得税费用 2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2.5(两笔合计实现合并报表递延所得税资产=(100-90)×25%=2.5万元)

(3)2008年应编制的抵销分录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60 贷:营业成本 60

借:营业成本 30 贷:存货 3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5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50

借:资产减值损失 50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50(这两笔合计实现合并报表准备为0)

借:营业成本 25 (50/30×15) 贷:资产减值损失 25

(这2笔分录也可写成: 借:资产减值损失 25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5

借:营业成本 25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 贷:所得税费用 5

(两笔合计实现合并报表递延所得税资产=(75-45)×25%=7.5万元)

5.财政部最近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提出“企业发行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好像当前实务中上市公司也主要发行这种可转债,会考吗? 考生应该掌握,至于考不考由命题专家决定。

企业发行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分离交易可转债”,主要解决其认股权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的问题。我们上课时已经介绍了,分离交易可转债与教材介绍的普通可转债处理方式一样:即:

分离交易可转债发行价格-负债成份公允价值=认股权公允价值,也就是权益工具公允价值,计入资本公积。

6.售后租回交易认定为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是今年教材中做了调整的内容,但是例题与文字表述有差异,应当如何掌握这部分内容?

由于这是今年教材中做了调整的内容,所以对于考试它是重要的,按照P461文字表述的内容处理即可。这种业务过去经常考,考生可以借鉴。

【例题】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销售部门的一大型运输设备以330万元的价格出售

给乙公司,款项已收存银行。该运输设备的账面原价为540万元,已计提折旧18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2005年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经营租赁合同,将该运输设备租回供销售部门使用。租赁开始日为2005年1月1日,租赁期为3年;每年租金为80万元。假定出售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360万元,甲公司售价低于公允价值的损失将以少付租金弥补,甲公司2005年使用该售后租回设备应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为( )(根据2006年试题)。

A.30万元

B.80万元

C.90万元

D.110万元 【答案】C 【解析】本题售价低于公允价值且符合递延损失条件,损失予以递延到租期按照租赁付款比例分摊。2005年成本费用=80+(360-330)/3=80+10=90万元;

如果售价低于公允价值的损失不能以少付租金弥补,2005年成本费用金额只有租金,因为损失30万元必须在2004年出售时确认。

7. 在有的模拟题中,合并报表调整抵销分录是这样做的:比如非同一控制被合并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400万元,需要折旧20年,编制合并报表时调整: 借:固定资产 400

贷:资本公积 3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00 借:管理费用 20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20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5 贷:所得税费用 5

8. 接上题继续提问:第一,这个处理为什么和教材不一样?第二,是不是加上“免税合并”这一条件才应该这样做,没有免税条件就按照教材的作法?第三,考试时到底怎么做?

答:1、为什么处理和教材不一样 这样的处理符合会计准则。关于企业合并的所得税问题国际准则表述更清晰。国际会计准则12号——所得税(2000年修订)中规定:“在购买式企业合并中,依据所取得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在交易日的公允价值,将购买成本分配计入这些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当所取得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不受企业合并影响时,会产生暂时性差异。例如,当资产的账面金额增加至公允价值但是该资产的计税基础仍保持为以前业主的成本时,就会导致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根据以上表述可以明确,由于合并后子公司仍然作为单独法人实体运营,其资产负债计税基础一般仍为原账面价值,应该在购买日确认合并递延所得税,并在以后年度合并报表中延续。所以才有以下合并报表时的“合并递延所得税负债”。即: 借:固定资产 400

贷:资本公积 300

合并递延所得税负债 100

随着计提折旧差异消失,合并递延所得税负债也会结清。 2.关于“免税合并”。 按照原税法,如果被合并单位原股东符合免税条件,合并方对合并资产负债应以账面价值计价,不得以公允价值计价,即不能改变合并资产负债的原计税基础。这条实际与上一条一样,总之都是要将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作为暂时性差异处理。教材中这一问题恰好以“吸收合并”举例,所以在合并日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将成为以后个别报表上的延续项目,而不是合并报表的调整项目。 3. 考试时到底怎么做?

教材在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章中没有涉及合并递延所得税,仅在所得税一章P416、P422、和P429上做了有限的说明,而且合并报表试题不给涉及所得税的条件,所以我认为一般按照教材例题方式处理即可,例如P515例题3等等。题目也可以单独要求作出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时考虑合并递延所得税。当然,如果能充分考虑所有合并递延所得税,包括公允价值账面价值的暂时性差异、内部交易导致的暂时性差异、减值损失导致的暂时性差异等等,也会使答案更完美。

学员们,几个月来我们在一起学习在一起进步,大家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是收获的时候了。考试时,考生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问的是什么,再进行解答,不要因为审题不清失分。考前要保持心态平和,其实,试题所考知识点我们平时已经复习到了,没什么可怕的,好好发挥。衷心祝愿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当前离线

1#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16 17:47 只看该作者 - 2009年名师张志凤注会《会计》答疑整理 【张老师语录】:绕绕别人没关系,不要把自己也绕进去了。。。

PS: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把自己绕进去了,考试前,一定要把概念不清的知识通通解决。

张老师答疑整理:

一,第二十六章每股收益

其中:子公司、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发行的潜在普通股中564页例26-7 20×7年度每股收益计算如下: (1)子公司每股收益:

①基本每股收益=32 400/13 500=2.4(元/股)

②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900-900×4÷8=450(万股) 稀释每股收益=32 400/(13 500+450)=2.32(元/股) (2)合并每股收益:

①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母公司净利润=72 000(万元)

包括在合并基本每股收益计算中的子公司净利润部分=2.4×13 500×70%=22 680(万元)

基本每股收益=(72 000+22 680)/60 000=1.58(元/股)

②子公司净利润中归属于普通股且由母公司享有的部分=2.32×13 500×70%=21 924(万元)

子公司净利润中归属于认股权证且由母公司享有的部分=2.32×450×18/900=20.88(万元)

稀释每股收益=(72 000+21 924+20.88)/60 000=1.57(元/股)

不太好理解,能给通俗地归纳一下吗??

考得几率大吗?看到09年注会原制度考得有点遍,这些不重要的也涉及了,所以心里很没底。

【回复】子公司每股权益与前面计算并没什么不同。合并每股收益,计算每股收益基本公式仍然不变。基本每股收益,先求分母中的净利润,由母公司自身利润和应当享有的子公司利润部分组成,母公司自身利润为72000万元,应当享有的子公司利润为子公司实现的利润×母公司的持股比例来得到,为32400×70%;那总计的利润就是72000+32400×70%,分母不变,仍然为60000万股。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中,由于900万份认股权证中有18万份为母公司持有,这18万份从企业集团角度来讲,并不应当参与到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中,所以在计算母公司享有的子公司利润时,应当把这18万份对利润的影响加回来,18万份认股权证相当于子公司450×18/900万股股票,相应的这部分利润数额=稀释每股收益×股票数额=2.32×450×18/900。

考核每股收益的可能性比较大,但考核本知识点的可能性不大。 二,1 涉及到差错,日后事项或合并与所得税的结合,每一种不只一个事项,在题目没有要求的情况下,是每一笔分别调整所得税好,还是最后一笔一起调整好?

【回复】在没有题目要求情形下,最好是分开处理,这样做对一个事项就能得到一个事项的分数;

2 财务报告一章掌握轻松过关一上的客观题是否可以应付今年的考试?掌握到旧制度考试题客观题的难度应该可以应付考试了吧?出大题的可能性大吗? 【回复】财务报告的话应该会和日后事项或者合并报表一起出现大题,单独出现的可能性很小,对于现金流量表掌握客观题即可;

3 今年综合题考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的概率大不大?掌握轻一和轻四上的相关题目可以应付这类考试题目吧?

【回复】轻一和轻四中已经将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的类型包含的差不多了,掌握了这样的题目基本上就是掌握了24、25章可以应对考试了;

4 从旧制度的考试题目来看,新制度计算题和综合题的综合程度是否有所下降?

【回复】计算题的难度会下降一点,但综合题的分数比较大,把握难度的话还是要从综合度来考查的

5 题目没有要求的前提下,计算题和综合题会计分录的明细科目可以不写吗?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会计 答疑(3)在线全文阅读。

会计 答疑(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5091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