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临床领取用血时,务必认真查对,一经出库不能退还。 9、以上未尽事宜,以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为准。
21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一、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提倡成分输血。
二、临床输血前经治医师应向病人交待有关输血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后果。签署输血同意书,紧急抢救用血如家属不在场无法签字时应向医务科报告。
三、病房正常手术用血和治疗用血应提前一天申请,由经治医师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后与受血者血样一起在用血前一天送交储血室备血,双方进行逐项核对、签字验收。如病人未进行血型检查时,经治医师先申请进行血型检查。
四、医院紧急抢救用血由经治医生电话通知输血科用血血型、用血量,输血科接通知后及时联系血源。经治医生迅速将配血单填写好后送达输血科,如无血型应先由护士抽交叉血样送输血科。
五、如遇节假日、休息日可直接通知医院总值班或医务科,由值班主任通知输血科有关人员。如无法通知总值班时可由病房护士或传达室人员通知输血科有关人员。
22
临床输血知情同意制度
1、输血治疗前,经治医生必须与患者或家属谈话。告知: (1)患者病况需要输血治疗; (2)输血可能发生不良反应; (3)存在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2、为避免发生上述情况,经治医生应动员患者在可能情况下自身输血或家属、亲友献血互助。
3、凡异体血液输注需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后方能实施输血。
4、输血治疗同意书必须与病历同时存档。
23
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
一、杜绝溶血性输血反应:急性溶血性反应大都是由于责任心不强所致(如配错血、临床抽错血)。迟发性溶血反应一般由于不规则抗体未能检测出来所致。控制方法:
1、ABO血型、Rh血型初检(检验科);
2、复检ABO正定型、ABO反定型和 Rh(D)血型; 3、抗体筛查,必要时做抗体鉴定; 4、交叉配血用盐水和聚凝胺配血法; 5、疑难配血加用卡式抗人球蛋白法等。 二、避免和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1、成分输血。根据病人实际需要,分别输入有关血液成分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点。成分输血率达70%以上。
2、输用全血、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制品时,进行白细胞滤除,滤除率可达 99.8%,可避免或减少由白细胞所引起的,非溶血性热源反应,避免或减少经白细胞传播病毒;避免或减少因细胞碎片微聚物引起的肺栓塞;避免或减少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避免或减少输血相关免疫抑制。 3、积极开展自身输血。
4、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输血科按有关规定,根据临床申请和病人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调配供血。 三、杜绝责任性差错发生。
24
经治医师逐项填写“输血申请单”,内容完整、准确,输血科不接受缺乏必要资料或内容不准确的申请单。
①护士抽血时,一定要核准病人身份,如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血型等,立即贴好标签,并在输血申请单上签名。
②血样送达输血科时,由送检医护人员和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③输血科配血时,核对病人标本与申请单一致,检查血袋包装,标签填写内容;有效期及血液外观如颜色、凝块、颗粒、气泡、溶血等,正确无误时才可进行交叉配血。
④《规范》二十四条规定。“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用治疗盘端回。
⑤《规范》二十五条规定:“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配血结果以及血液外观,共同签字发出”。 四、保证血液质量。
1.储血条件、温度符合要求。 2.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五、输血不良反应处理
按照“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处理,填写不良反应回报单送输血科。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输血科管理制度、程序性文件、SOP - 文件(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