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兰亭有大书法家王羲之参加的一次最为著名。 A.击鼓传花 C.曲水流觞 A.贵族 C.富豪
B.划拳 D.猜枚 B.士大夫 D.商贾
9.“钟鸣鼎食”是中国历史上( )阶层的饮食生活写照。
10.明末清初的著名戏剧理论家( ),同时也是一位有历史影响的美食理论家,他的美食
理论成就集中体现在《闲情偶寄·饮馔部》中。 A.金圣叹 C.蒲松龄
B.李渔 D.王世贞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1.中国历史上的“素食”概念,有( )三层含义。 A.指不劳而食者 C.平居之食 E.斋食
12.以地命名的中国名茶主要有( )等。 A.西湖龙井 C.庐山云雾 E.苍山雪绿
13.中国传统酒道可以用( )三个字高度概括。 A.敬 C.欢 E.宜
14.中国传统烹调方法有( )。 A.烧 C.炒 E.煮
15.郑和于1405~1433年间7次率庞大远洋舰队的“下西洋”,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中亚、非洲广大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此后( )等源源进入中国。 A.胡椒 C.食具 E.糖霜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6.英国人类学家E·B·_____在1865年的《人类早期历史与文化发展之研究》一书中最早对“文化”的定义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宗教、神话、法律、风俗,以及其他社会现象。”
17.“食、色,性也。”一语见于战国时代的《_____》一书中。
18.明初朱橚的《_____》一书,记录了人们用来救荒活命的草木野菜多达414种。 19.菜肴文化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目前世界范围比较流行的表述方法是_____法。 20.中国历史上贵族饮食文化层的典型代表,是坐落于山东曲阜的孔子嫡传长孙的世袭府第
B.药材 D.香料
B.涮 D.蒸
B.醺 D.醉
B.黄山毛峰 D.井冈翠绿
B.指与熟食相对的生食 D.植物原料制成的食品
_____。
21.端午节食品粽子的起源历史非常久远,其初始形态是先民仿照祭祀的牛角之形,故粽子
又名“_____”。
22.“克伊姆奇”是_____族最具代表性的风味独特的传统食品泡菜的民族语读音。 23.中国,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是陆羽的《_____》。 24._____和饺子,被称为是中国人的“国食”。
25.唐代_____和尚东渡日本,是中日饮食文化交流史上意义非常重大的事件。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周代“食医”的职能要求是:“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反映的是( )饮食思想。
A.食以养德 B.五味调和 C.天人合一 D.食医合一
2.1900年,俄国人首先在( )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啤酒厂。 A.青岛 C.上海
B.天津 D.哈尔滨
3.下列不属于庶民大众食思想的是( )。 A.“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B.“节俭持家” C.“备荒防饥” A.道教
D.“今日有酒今日醉” B.基督教
4.饮食疗疾养生思想是( )的主张。
C.佛教 D.伊斯兰教 5.绍兴加饭酒是中国( )的最具代表性品种。 A.葡萄酒 C.白酒
B.黄酒 D.啤酒
6.萨其玛是中国( )的传统食品。 A.塔塔尔族 B.达斡尔族 C.蒙古族 D.满族 7.红茶属于( )茶。 A.半发酵
B.发酵
C.不发酵 D.微发酵
8.“生皮”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 )的传统食品。 A.佤族 B.瑶族 C.哈尼族 D.白族
9.明清期是中国饮食史上理论家辈出的时代,但( )不是该时代的。 A.高濂 B.李渔 C.苏味道 D.袁宏道
10.规范的执筷姿势的取位处,一般应是拇指按点在上距筷头(顶)约( )处为宜。 A.二分之一 C.四分之一
B.三分之一 D.五分之一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1.按加工方式分,中国茶有( BCE )等。
A.松针 B.绿茶 C.乌龙茶
D.黄茶 E.瓜片
12.中国筷子的文化形态发展经历了( ABCDE )阶段。 A.前形态阶段 B.过渡阶段时期 C.梜的阶段 D.箸的历史时期 E.筷的历史时期
13.中国传统年节的代表性食品分别是( ABCDE )。 A.馄饨 B.饺子 C.月饼
D.元宵 E.年糕
14.中国历史上的本草家主张的合理摄食的四项基本原则是( )。 A.谨和五味 D.制宜进食 A.群体性 D.神秘性
B.食饮有节 E.随心所欲 B.自觉性 E.功利性
C.忌讳性 C.饮食卫生
15.宗教信仰食俗的特性包括(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6.“夫礼之出,始诸饮食。”这句话见于先秦典籍《____________》中。
17.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
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____________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18.中国人进食方式由分餐向合食的转变,大约是____________中叶以后开始出现的。 19.清代中叶的著名诗人袁枚有中国古代食圣之誉,他在中国食学领域的建树集中体现在《____________》一书中。
20.中国人婚姻礼俗中的一个传统程序是新郎、新娘在洞房中的合卺,俗称____________。 21.中国历史上的“果腹层”主体人群是____________大众。
22.公元7世纪中叶,中国历史上有“药王”之称的____________(581—682)所撰写的《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千金食治》,是我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饮食疗疾专篇。
23.晚明李时珍的《____________》一书,把中国传统饮食养生思想牢固地建立在了科学唯物的基础之上。
24.《东方闻见录》又名《____________》,是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口述其中国之旅经历闻见的中西文化交流世界名著,书中有极为珍贵的饮食文化史料。
25.烟草吸食是一种有害健康的不文明行为,它是____________代中叶传入我国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饮食文化答案(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