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管教
2004-09-16 雷默 点击: 32
-《申命记》第9讲- 申1:37-42
祷告:亲爱的天父,求你打开我们心灵的眼睛,使我们更多地认识你。主啊,求你使我们晓得,你所爱的,你必管教,又责罚凡所收纳的儿子。求你赐给我们谦卑的心,使我们不可轻看你的管教;被你责备的时候,也不可灰心。因为你是我们的上帝,是我们在天上的父,你管教我们,目的是在于叫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你的圣洁上有份,使我能够晓得我们自身的败坏,更加完完全全地倚靠你。求你使我们以忍耐的心地接受你的管教,在苦难中学习顺服的功课,结出平安的果子来。唯愿你大能的圣灵运行在我们中间,把你的话语刻在我们的心版上,并赐给我们能力,使我们甘心乐意地遵行你的旨意,并把一切的荣耀和颂赞都归给你。如此祷告恳求,是奉我们救主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弟兄姊妹,靠着上帝的恩典,我们继续讲解《申命记》的信息。上帝是历史的主宰,他对世界的审判是按《申命记》中所启示的模式。因此,明白《申命记》的信息,对于我们正确地省察自身,正确地看待我们周围我所发生的一切,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即使很多原来不信上帝的人,也晓得目前在中国所流行的萨斯瘟疫,是来自上帝的审判和管教。上帝是轻慢不得的,他必然施行公义的审判。不仅是在世界历史末了的时候,有末日的大审判,死人活人都要来到他的面前,交出自己的帐本;即使在世界历史的进行过程当中,也有上帝的审判。所多玛和蛾摩拉就是例子,这两个城市都是因为道德的败坏而受到上帝的审判,完全被毁灭了。
先知《阿摩斯书》所宣告的就是审判的信息,其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就是:“大马士革三番四次地犯罪,我必不免去他的刑罚”(摩1:3),“迦撒三番四次地犯罪,我必不免去他的刑罚”(摩1:6),“推罗三番四次地犯罪,我必不免去他的刑罚”(摩1:9),“以东三番四次地犯罪,我必不免去他的刑罚”(摩1:11),“亚扪人三番四次地犯罪,我必不免去他的刑罚”(摩1:13),“摩押三番四次地犯罪,我必不免去他的刑罚”(摩2:1),“犹大人三番四次地犯罪,我必不免去他的刑罚”(摩2:4),“以色列人三番四次地犯罪,我必不免去他的刑罚”(摩2:6)。不管是外邦,还是犹大和以色列,上帝都要因为他们的犯罪而惩罚他们。即使我们不承认上帝,上帝仍然是上帝;即使我们否定上帝的律法,我们仍然处于上帝的律法的管辖范围之内,上帝仍然按他的律法对我们施行审判。当世界历史末了,上帝仍然是按他
自己的律法对万人施行审判。所以,使徒约翰在《启示录》中见到上帝施行审判的时候,“上帝天上的殿开了,在他的殿中显出他的约柜”(启11:19)。“我看见在天上那存法柜的殿开了”(启15:5),“唯有胆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杀人的、淫乱的、行邪术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说谎话的,他们的份就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启22:21:8)。因此,我们学习上帝的律法,有特殊的意义,实在也是上帝的恩典。在今日的世代,我们特别需要传讲上帝公义的律法,恩惠的福音。
在上一讲中我们谈及“上帝的忿怒”,注重的是上帝的审判。上帝的审判是全方位的,既临到不信主的人,也临到信主的人,我们每个人都要来到他的面前交出自己的帐本。“耶和华是审判我们的”(赛33:22)。今天,我们从《申命记》1章37至42节,分享“上帝的管教”这一主题。什么是上帝的管教呢?无非就是上帝在历史中对选民的审判。当然,这种审判是与上帝对不信主的人的审判是不一样的。上帝对于不信之人的审判,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是让其中潜在的选民悔改得救,使得救的人数满足了数目;二是抑制、清除那些死不悔改的人,使大地得以洁净。而上帝对选民的审判则是对选民侍奉的评估,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亏欠,更加追求敬虔,牢牢信靠上帝的应许,渴慕那不朽坏的产业。因此,圣经上说:“主所爱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来12:6)。所以,上帝对选民的管教是一种训练,虽然含有责罚的意味,但目的是在于使选民更加成熟,分别为圣。
先知摩西在《申命记》中亲自记载了自己的软弱,并没有遮掩自己的过犯。上帝之所以如此感动他,目的不仅在于教训当时的人,也是教训我们现在的人,使我们从中学到谦卑的功课,在患难中磨炼自己的品格。许多基督徒往往是鼠目寸光,顺利了就趾高气昂,以为是圣灵充满,上帝唯独恩待他,也唯独他配得上帝特别的眷顾。一旦遭遇逆境,就垂头丧气,认为是魔鬼作怪,或者世界末日到了,当普天同悲,别人也得陪他受苦掉泪。这是因为不明白真理,缺乏见识,正如当初在旷野的以色列人一样,遇到小小的试炼就大发怨言。基督徒更当风物常宜放眼量,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思念天上的事,甘心乐意地背负自己的十字架。唯愿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晓得如何正确地面对上帝的管教,在主耶稣基督里更新心意,拓展心胸,有恢宏的见识,在逆境中对上帝仍存感恩和信靠之心,“把下垂的手、发酸的腿挺起来”(来12:12),不折不挠,走完我们自己当走的路程。
一.背景简介
上帝带领以色列人出了埃及,使他们经过大而可怕的旷野,以色列人来到迦底斯巴尼亚,迦
南美地就摆在他们的眼前,他们本应顺服上帝的吩咐,踏过约旦河,进入迦南地,过一个得胜的生活。然而,他们却听信十个探子所报的恶信,向上帝大发怨言,甚至要用石头打死对上帝忠心的迦勒和约书亚,推翻上帝所命定的摩西的带领,要另立一个首领,带领他们回埃及。他们的言行招惹上帝的忿怒,结果受到上帝的审判和管教。那报恶信的十个探子“都遭瘟疫,死在耶和华面前”(民14:37)。其余男丁,除了约书亚和迦勒之外,也都陆续倒毙在旷野之上,连摩西和亚伦也没有幸免,这确确实实是惨痛的教训。
我们知道,在随从摩西出埃及的以色列人中,确实有一些是“闲杂人”(民11:4),但绝大多数人还是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选民。所以,使徒保罗见证说:“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晓得,我们的祖宗从前都在云下,都从海中经过。都在云里海里受洗归了摩西。并且都吃了一样的灵食。也都喝了一样的灵水。所喝的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林前10:1-4)。因此,他们也是蒙恩之人,也是和我们一样是因为信靠上帝所应许的救主基督而得救的人,虽然基督对于他们而言是模糊的,而对于我们而言则是更加清晰。但是,他们的言行却不蒙上帝的悦纳,受到上帝严厉的管教。甚至摩西也因为以色列人的悖逆而脾气失控,没有完全按上帝的吩咐去行,受到了上帝的管教,不得进入他所向往的迦南美地。
二.经文简释
在这段经文中,摩西向新一代以色列人回顾了上帝对以色列人的管教,同时也描述了以色列人对上帝的管教的回应。此处所侧重的固然是老一代以色列人的悖逆,但摩西也严肃而温柔地提及新一代以色列人的过犯,正是因为他们在迦底斯因为缺水而争闹,把摩西也绊倒了,使得耶和华为他们的缘故也向摩西发怒,使他不得进入迦南美地。虽然摩西对此事是一笔带过,但是确实是他引以为憾的事。
37耶和华为你们的缘故也向我发怒,说,你必不得进入那地。
摩西在此谈及上帝对他的管教,他省略了很多具体的内容,只是淡淡地提及,其实中间有很多很多的辛酸。但是,摩西作为在使得家中尽忠的人,他所计较的并不是个人的恩怨,而是完完全全以上帝的心为心,激励新一代以色列人敬畏上帝。在语言的风格上,更是鉴戒凝练,摩西用这一句话,就概括了《民数记》20章1至13节的内容。
旧约圣经中,最重要的先知就是摩西。也可以说,在整个圣经中,除了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之外,在整个圣经中,最重要的先知就是摩西。甚至主耶稣基督也是再三引证摩西的话。来见证自己的权威性,“你们如果信摩西,也必信我,因为他书上有指着我写的话。你们若不信他的书,怎能信我的话呢?”(约5:46-47)。可叹,在如今的基督教会内,有很多人数典望祖,认为摩西和旧约都已经过时,甚至有人把摩西和耶稣对立起来,把旧约圣经与新约圣经对立起来,更是反映了人的无知和悖逆。上帝曾经亲自见证:“摩西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民12:3);“我的仆人摩西不是这样,他是在我全家尽忠的”(民12:7)。上帝是长久忍耐的上帝。摩西在西乃接受上帝的呼召时,几次想摆脱责任。在旷野中也曾经数次发生类似的情况,但上帝照样宽容摩西。摩西本人对以色列人也是有忍耐之心的,他在米利巴击打磐石,不是常有的表现。在迦底斯巴尼亚事件之中,其实他们完全推翻了摩西的带领。他们不顾摩西的劝告和拦阻,擅自出发打仗,“然而耶和华的约柜和摩西没有出营”(民14:44)。打了败仗之后,虽然他们稍稍有所收敛,然而仍然有可拉、大坍、亚比兰的叛变,并且有二百五十个首领附和他们。可拉来自利未支派,和摩西和亚伦术语同样支派;而大坍、亚比兰则是来自噎嗝长子流便支派的三个显赫人物。可拉攻击摩西和亚伦说:“你们擅自专权,全会众个个既是圣洁,耶和华也在他们中间,你们为什么自高,超过耶和华的会众呢?”(民16:3)。摩西召大坍、亚比兰议事,他们竟然说:“我们不上去!你将我们从流奶与蜜之地领上来,要旷野杀我们,这岂是小事?你还要自立为王辖管我们吗?并且你没有将我们领到流奶与蜜之地,也没有把田地和葡萄园给我们为业。难道你要剜这些人的眼睛吗?我们不上去!”(民16:12-14)。三十八年旷野漂流的日子过去了,以色列人再次来到一个名叫“迦底斯”的濒临迦南地的地方,“迦底斯”与“迦底斯巴尼亚”到底有何不同,在圣经中并不显明。《民数记》中记载以色列人打发探子窥探迦南地,他们回来向以色列人汇报情况是到“巴兰旷野的迦底斯”(民13:26;申1:19),然而,同时记载摩西打发他们去的地方是在“迦底斯巴尼亚”:“我先前在迦底斯巴尼亚打发你们险阻去窥探那地”(民32:8)。也许这两个地名所指的是同一个地方,也许是两个彼此不同但比邻的地方。无论如何,是在濒临迦南地的寻的旷野,也就是今日巴勒斯坦南部的一块绿洲。此时此刻,在场的多是新一代以色列人,摩西的姐姐女先知米利暗刚刚死去,以色列人就遇到没有水喝这样的问题。新一代以色列人看来似乎并没有吸取老一代以色列人的教训,他们也不顾摩西刚刚失丧亲人的哀伤,因为一时没有水喝,我们就聚集攻击摩西、亚伦。“我们的弟兄曾死在耶和华面前,我们恨不得与他们同死。你们为何把耶和华的会众领到这旷野,使我们和牲畜都死在这里呢,你们为何逼着我们出埃及,领我们到这坏地方呢,这地方不好撒种,也没有无花果树,葡萄树,石榴树,又没有水喝”(民20:3-5)。他们的语言充满了苦毒,使得年迈苍苍的摩西也被他们急火了,“他们惹动他的灵,摩西用嘴说了急躁的话”(诗106:33),因此而受到上帝的责罚。因此,摩西在此处说“耶和华为你们的缘故也向我发怒”,他并不是在推托自己的罪责,而是指出以色
列人的悖逆也影响道他,使他“也受了亏损”(诗106:32)。
38伺候你,……41那时,你们回答我说,我们得罪了耶和华,情愿照耶和华我们上帝一切所吩咐的上去争战。于是你们各人带着兵器,争先上山地去了。42耶和华吩咐我说,你对他们说,不要上去,也不要争战。因我不在你们中间,恐怕你们被仇敌杀败了。
以色列人都受到上帝的管教,除了他们的孩子,以及忠信的约书亚和迦勒,其余所有的男丁都不得进入迦南地。即使在上帝种种的责罚和击打中,上帝仍然是一个怜悯的上帝,他要保守他们的孩子们进入迦南。按说,以色列人应当谦卑地接受上帝的判决,安静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们,在他们身上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以色列人表面上承认“我们得罪了耶和华”,实际上却毫无悔改之意,他们甚至要用自己的行动来推翻上帝的判决。以色列人正如我们许多中国人一样,嘴上说一套,实际上心里想的,手中作的却是另外一套。上帝已经明确地吩咐他们“要转回”,然而他们却要顶风作案,一意孤行,要上前争战,全副武装来试探上帝。这是何等地顽梗悖逆啊!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上帝仍是大有怜悯,让摩西劝阻他们,不要上去,也不要争战。原因何在?“因我不在你们中间”!失去了上帝的同在,他们就无法得胜。以色列人藐视上帝的警告,正如他们以前藐视上帝的应许一样,悍然前往,正如愚顽的牲畜前往被宰杀之地。这就是以色列人对于上帝的管教的反映,他们并没有谦卑在上帝的轭下,而是仍然在自己作主,任意妄为,结果就受到自己当当得的报应。
三.经验教训
摩西和以色列人都同样受到了上帝的管教,但他们的反映却是截然不同。摩西是谦卑服从,继续作自己当尽的本分;而以色列人则是表面上悔改,实际上却继续倒行逆施,受到击打的亏损。从这段经文中,我们当学习的宝贵攻克就是如何(1)以谦卑的心,接受上帝的管教,(2)以忍耐的心,承受上帝的责罚,(3)以忠实的心,完成上帝的托付。
1.以谦卑的心,接受上帝的管教
摩西受到上帝的管教,不得进入迦南地,这始终是一个令人费解的事。当以色列人如此攻击他和亚伦的时候,摩西并没有和他们争论,更没有与他们同流合污,一齐发怨言,而是忍辱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上帝的管教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