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几个同义词可能有不同的反义词。例如:
┌─平常──特别 ┌─虚假──真实
┤ ┤
└─平凡──非凡 └─虚伪──诚实
┌─渺小──伟大 ┌─敏捷──笨拙
┤ ┤
└─微小──巨大 └─敏锐──迟钝
㈢反义词的作用
⒈反义词可以用来造成鲜明的对比,使语意显豁有力。例如:
①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②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受者与不受者之前作证。(鲁迅《野草》题辞)
③我们大家辛辛苦苦为的是什么?就为的一个心愿:要把死的变成活的;把臭的变成香的;把丑的变成美的;把痛苦变成欢乐;把生活变成座大花园。(杨朔《京城漫记》)
例①“虚心”与“骄傲”、“进步”与“落后”对举,例②“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友”与“仇”、“人”与“兽”对举,例③“死”与“活”、“臭”与“香”、“丑”与“美”、“痛苦”与“欢乐”对举,深刻揭示了事物的矛盾,把是非比得鲜明,道理说得透彻。
⒉反义词可以用来表现同一事物、现象在不同关系上的对立或矛盾。例如:
①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久而又最短,最易被人忽视而又最易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恐惧与无畏》)
②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③我曾经远离祖国几年。那些日子,我对祖国真的说不出有多少的怀念。这怀念是痛苦又是幸福。痛苦,是远离了祖国的同志,祖国的山川风物;幸福,是有这样伟大的祖国供我怀念。(黄药眠《祖国山川颂》)
例①“快”与“慢”、“久”与“短”对举,用来揭示时间的特点。例②“活”与“死”对举,用来说明“虽生犹死”与“虽死犹生”的哲理。例③“痛苦”与“幸福”对举,概括了作者远离祖国时的复杂心情。
同音词和同形词,异读词和异写词(见书306)
4.研究语义场的作用
语义场理论在词汇积累与习得中的应用
每一个语义场都是一个相关词的小系统,把相关词放在一起来对比、理解、记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适时利用此理论,比如,在讲“喝的东西”时,可以把一系列的东西如:茶、咖啡、橙汁、可口可乐、雪碧等等,一并提出来让学生去比较、记忆,因为有了意义的联系,记忆起来就容易多了。当然,在运用时,要考虑到对象的汉语程度,不能一味地把所有的相关词不加取舍地提出来,反倒干扰记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语义场(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