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平面镜?凸透镜成像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玻璃板、白纸、两支等大的蜡烛、火柴以及刻度尺。【实验步骤】:(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直放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一支等大、未点燃的蜡烛B。(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3).移动玻璃后的蜡烛B,直到从玻璃板前各个位置看去,玻璃板后的蜡烛B看上去好像点燃一样,这个现象表明了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在纸上记下这个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确定虚像的位置。(4).用刻度尺测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距离相等。(5).观察蜡烛A和蜡烛B的连线,发现:连线垂直于玻璃板。(6)若要判定所成的像的虚实,应该在像的位置放一块光屏,通过玻璃板观察上面是否成像来进行判断。【实验结论】: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④像和物体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实验中,眼睛观察到有2个像,它们分别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蜡烛A的虚像,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蜡烛B的虚像。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多次实验得出普遍规律。【误差分析】:眼睛斜看,据光的折射原理(物体成的像好比是光源),会看到的像比实际位置偏右上,测得的物距会增大(斜边大于直角边),物距偏大像距偏小如果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那么不管你怎么在桌面上移动腊烛,都不能使像与腊烛重合。二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目的】: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和火柴等。【实验步骤】:(1).记录凸透镜的焦距。(2).在光具座上从左往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中央)(3).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使烛焰位于凸透镜的2f以外(u>2f),移动光屏找像,在移动的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光屏上的成像情况,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清晰的像为止。此时像的情况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测量并记录此时的物距和像距,再把像距、物距与凸透镜的f、2f相比较(f<v<2f)(4).使烛焰位于凸透镜f、2f之间(f<u<2f),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5).使烛焰位于凸透镜f以内(u<f)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得不到像,撤去光屏,眼睛在光屏侧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实验结论】:物距u>2fu=2ff2f应用照相机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幻灯机、投影仪成实像和虚像分界点放大镜②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u>vu<v成缩小的像成放大的像u+v=4f成倒立等大实像f=uv/(u+v)※③当凸透镜成实像时,1°u+v≥4f2°1/u+1/v=1/f【误差分析】:无法在光屏上成像的原因:凸透镜的焦距太长或太短那么光屏上将不能成清晰的像。三心不在同一高度蜡烛放在了一倍焦距内,成虚像【例1】在图1中画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例2】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挂着的平面镜,他在镜内的像将[]A.逐渐变大,并且逐渐向镜面靠近。B.逐渐变小,并且逐渐离开镜面。C.先变大后变小,先靠近镜面再离开镜面。D.大小不变,但逐渐向镜面靠。【例3】一人站在平面镜前,若人不动,平面镜以1m/s的速度远离人,问像将怎样移动?[]A.以1m/s的速度靠近镜面C.以2m/s的速度靠近镜面B.以lm/s的速度远离镜面D.以2m/s的速度远离镜面【例4】如图12示,如何作一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画图说明)例5】如图14(甲)所示的是某同学画的潜望镜的示意图。使用这样的潜望镜看物体AB的像是[]A.放大倒立的实像;B.缩小倒立的实像;C.等大正立的虚像;D.等大倒立的虚像。6.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用焦距为10cm凸透镜进行实验,如图15所示。要将蜡烛、(5)(6)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将它们的中心位置调节到(8)(选填“放大”或“缩小”)的。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35cm刻度处,这时应该向(7)(选填“左”或“右”)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实像。7.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首先要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_______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以保证凸透镜所成的实像落在光屏的_______。已知实验中所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0厘米或15厘米,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16所示),当蜡烛向左移动到25厘米刻度处时,则应将光屏向______“左”或“右”)移动到_________(选填、“60~70”、“65~80”、“大于70”、“大于80”)厘米刻度范围内,才(选填“50~60”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图16⑸烛焰;⑹中央;⑺右;⑻“60~70”或“大于80”(两种情况都要写出)6.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0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5厘米时,所成的像()A.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可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一定是正立放大的虚像D.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7.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20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放在距该透镜焦点10厘米处,所成的一定是A.倒立的像C.放大的像B.正立的像D.缩小的像8、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A.倒立的缩小实像B.倒立的放大实像C.正立的放大虚像(D.无像)10、如下图1所示,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图1(B.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为虚像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C.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大于入射角12.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吧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平面镜凸透镜成像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