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题解】这是白居易十六岁的作品,也是传诵千古的名篇。他历来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无所寄托的作品,在这诗中诗人将春草和送别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出生在新郑(今河南新郑)。他的诗风格平易清新,质朴自然,常以揭发当时政治上的黑暗现象和人民的痛苦生活题材,他的《长恨歌》、《琵琶行》等长篇歌行,传诵尤广。 【难点注释】
1.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2.枯:枯萎。 3.荣:繁荣茂盛。 4.远芳:草。 5.侵:侵占,覆盖。
6.晴翠:阳光下翠绿的野草。 7.荒城:荒凉、破损的城镇。 8.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9.萋萋:青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古诗今译】
茂盛的野草长在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熊熊野火不能将它烧尽,春风吹过它又重新获生命。草香无边弥漫古老道路,一片绿色连接远处荒城。又要送别朋友去远游,春草茂盛好像满含深情。 【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8、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题解】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可信。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诗人
把一个充满童趣的画面和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娃娃形象写得呼之欲出、活灵活现。 【难点注释】
1.艇:轻便的船。 2.解:懂得。
3.浮萍:池塘里的水草。 4.采:摘取;收集。 【古诗今译】
天真无邪的小娃娃独自撑着一艘小船儿,悄悄地划到荷丛中摘了许多白莲蓬回来。兴高采烈得都不知道隐藏起自己的身影,满湖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开了一道波浪。
39、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题解】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以后文人词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难点注释】
1.忆江南:是词牌名。 2.旧曾谙:从前很熟悉。 3.江花:江边的花。
4.蓝:蓝草,叶子青绿,可制染料。 【古诗今译】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0、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题解】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生动地描写了一个小孩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再现了小孩认真专注,天真可爱的神态。 【作者简介】胡令能,莆田隐者。《全唐诗》仅存其诗四首。 【难点注释】
1.蓬头:头发蓬乱松散。 2.稚子:小孩。 3.垂纶:垂钓,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4.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 5.映:掩映,遮蔽。 6.惊:受惊。 【古诗今译】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他侧着身坐在潮湿的草丛中,绿草掩映着他的身体。当过路的人前来问路时,他只是远远地摇手示意,不让问路的人走近,生怕惊动了水中的鱼儿,所以不回答问路的人。
41、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题解】这首诗是《悯农二首》中的第二首。“锄禾日当午”写的是农民锄草时间,正午时分锄禾效果是最好的,但炙热难当,以此来表现农民劳动的艰辛。“粒粒皆辛苦”,道出了粮食来之不易,告诫人们应知道珍惜。《悯农二首》相辅相成,集中鲜明地表现出封建社会中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最普遍的矛盾。
【作者简介】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他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加者,而且是写新乐府诗,最早的实践者,和白居易、元稹的关系很密切。 【难点注释】 1.禾:禾苗。
2.盘中餐:碗里的饭食。
【古诗今译】农民辛勤锄禾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2、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题解】《悯农二首》(又称《古风二首》)是诗人年轻时的佳作,这是第一首。诗人的思想较贴近下层劳动人民生活,诗歌创作也以反映劳动人民的疾苦为主。诗的前两句写农事耕作情况,农作物丰收了。后两句叙述丰收后的农夫仍然吃不饱,仍然被饿死的悲惨境况,表达了诗人对剥削阶段的憎恨,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难点注释】
1.粟:谷子,去皮后就小米。这里指粮食作物的种子。 2.子:谷子。 3.四海:全国之内。
4.闲田:空闲的、没有利用的土地。 5.犹:还是。
【古诗今译】春天种下一料粟种,秋天收获万颗粮食。四海之内没有荒田,还有农民活活饿死。
43、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被贬到永州(今湖南零陵县)时写的,是作者五言绝句的代表作。诗中写一个捕鱼人冒着大雪在江上独自钓鱼的情景。全诗表面上是写景,实际上是写人,是通过诗来表现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运城县)人,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难点注释】 1.绝:绝迹,没有。 2.径:小路。 3.踪:踪迹。
4.灭:与上句“绝”的意思相同。 5.孤舟:孤零零的一条小船。
6.蓑笠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蓑笠:蓑衣和斗笠。翁:老人。 7.寒江:寒冷的江河。
【古诗今译】群山中到处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许许多多的小路上都没有了行人的踪迹。孤零零的小船上,有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正独自一人顶风冒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名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4、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带意思(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